• 我的订阅
  • 健康

战死神!他们冲在救死扶伤前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0 17:41:00 来源:南昌新闻网

医院中有一个与“死神”搏斗的战场,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是突发状况最多也是挑战最严峻的地方——急诊科,在这里,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的场景时刻都在上演。近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市第一医院(南院)急诊科,记录抢救室里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急救故事。

争分夺秒

忙碌一个半小时救下一条生命

10月11日早上8点,急诊科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现在有一名突发胸痛的病人正在来的路上,请各科室做好准备。”10分钟后,120急救车的警报灯闪烁在急诊室门口,四五名护士连忙上前将病人从救护车上转移至病床,飞速推进抢救室。病床上躺着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只见他脸色发白,痛苦地捂着胸口。

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杨文龙医生迅速来到患者身边,在病床上躺着的男子已经神志不清。杨文龙双手交叉,在男子的胸口处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辅助呼吸等抢救步骤一气呵成,急诊科的护士们则全力配合,为男子测心电图、抽血送检。病人的情况依旧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心跳停止的可能。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医护人员各司其职,一刻也没停歇,尽力救助着患者,经过一个半小时紧张的抢救,男子逐渐恢复意识,一众医护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之前有胸痛的情况吗?”男子苏醒后,杨文龙问道,“经查看你的心电图,以及心梗三项检查,我们初步判断你是突发心梗,虽然已经度过危险期,但你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接下来还需要转去心内科,做进一步治疗。”记者了解到,男子是一名快递小哥,10月11日上午他刚上班,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没过多久就浑身无力晕倒了,于是他的同事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他送来了医院。“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离死亡那么近,真的很感谢医生和护士们尽心尽力地救治我,让我重获了新生。”快递小哥激动地说。

“大家让一让,这里有人要急救!”短暂的平静后,11日下午4点,一名男子背着一位老人快步来到急诊科。护士长刘娟立刻冲上前,引导家属将老人放在病床上,并询问病人情况。“我妈妈之前得过脑梗,这次是她一个人在乡下,突然发病了,我们从乡下赶来还耽误了不少时间,你们一定要帮帮我。”老人的儿子情绪有些激动,眼里闪着泪光。“立即给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刘娟一声令下,急诊科全员闻令而动,合力救治着老人。急诊室的门开了又关,心电图机发出“滴滴”的声音弥漫整个抢救室,医生护士行色匆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患者“抢”命。

“这位脑卒中的老人,年龄70多岁,2点半的时候突发肢体偏瘫,初步判断是中风、脑梗,我们就对她进行了溶栓治疗,待检查出结果后才能判断病人的具体情况。”刘娟介绍说,目前病人已经脱离危险,正在进一步治疗当中。

坚定不渝

坚守急诊十余年练就“火眼金睛”

“请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呼吸顺畅吗?”10月11日8点30分,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漆婵正在询问一名患者情况。据漆婵介绍,该患者是一名65岁的男子,10月9日下午2点,因突发急性哮喘来急诊科治疗。当时,医护人员对该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对其进行了吸氧、平喘、消炎等相关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是漆婵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一,对急诊病房的每位患者一一询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患者早日康复。

记者了解到,漆婵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10余年,现在是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急诊科来的病人个个都非常着急,突发事件多,每天的病源非常多,抢救工作非常忙,毕竟是急诊,讲究的就是一个‘急’字,而且急诊也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其实就是和死神抢时间,把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同时,我们做急诊的要具备‘火眼金睛’,第一时间识别出哪些是濒临险境的,在对病人进行分级救治的同时,也要根据紧急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风险管控。”漆婵向记者说道。在急诊科的工作岗位上,印象最深的是急救一些心脏骤停的病人,通过急诊科同事全力紧急抢救,挽回了生命,那时候自己和同事们内心是非常自豪的。

谈到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时,漆婵露出了些许笑容,她热爱急诊这份工作,而且自己丈夫和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支持,家里的大小事情以及带娃的工作都是家人默默付出,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让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急诊的工作上来。

医者仁心

把救人排首位全天保持战斗状态

“给2床的患者输液了吗,4床的病人要换药了。”11日下午3点,急诊科护士长刘娟正在嘱咐护士给患者们进行换药输液等工作。据了解,刘娟2005年从事护理工作,2011年转战急诊科,现在担任急诊科护士长,工作中,她用精湛的护理技术与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为患者们化解恐慌情绪。刘娟表示,她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医务工作者,如今已实现,来到急诊科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急诊科的工作属实很艰辛,偶尔会有病人家属不理解,但是看到一个个病人好转出院,内心是非常喜悦的,那种成就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作为医务人员,时刻都在待命,把救人排在第一位。当然,工作中要感谢护士们,平时的工作离不开她们的支持。其实,急诊科就是一个团队,每进行一场急救都离不开团队的全力配合。”刘娟说道,记得有几次,凌晨接到多起突发疾病的患者,需要多人配合急救工作时,她们会马不停蹄地赶来医院,及时参与到每次急救工作中。同时,急诊科护士除了处理日常的急救和护理工作外,还承担病房的环境消杀以及患者的心理疏导等工作,每次换班时,她们的衣物都已湿透,脱下口罩,脸上一道道勒痕,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在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地付出。

漆婵、杨文龙、刘娟只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缩影,急诊科接触的病人病情复杂多样,不停地遇到突发状况对他们而言早已是常态,急诊是一个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他们全天都保持着战斗状态,尽管他们困倦,尽管他们劳累,但仍坚守在岗位上,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他们大力践行医者仁心,保障生命安全。(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万清云 史雨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2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传递的是她们对工作的热爱。夜晚10点——这是一天中急诊科中最忙的时间。“医生快来,孩子喘不上来气了……”一位家长抱着孩子快速跑进急诊大厅。听到求助声,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
2024-05-13 07:01:00
...是责任,是“一家不圆万家圆”。走进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这里的医护人员脚步匆匆穿梭在患者中间,诊断、输液、换药……他们在与时间赛跑。忙完一天,尖椒鸡、鸭翅、鸭脖、花生……桌
2023-01-23 20:03:00
对话上海急诊专家:重症病人正快速上升,普通型肺炎不用太恐慌
...2月29日,位于上海东北部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美堂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12月29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由于就诊量大,医生被病人包围,经常连续8小时
2022-12-30 10:11:00
“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病人就收满”,上海十院全力救治急诊病人
...衣的医护不断穿梭在病床之间……近日,沪上各大医院的急诊科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位于静安区北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承担了繁重的急诊任务。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介绍,一方
2023-01-02 09:51:00
梁德金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每天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重患者。每一位进入急诊科的患者,都在经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因此,如何在急诊科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2024-06-21 10:19:00
灯火里的青春 | 急诊医生:点亮生命之灯
...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急诊科,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医生护士忙着接诊、清创、抢救,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来到急诊科,患者和家属焦急的心情终于有所平复,
2024-05-03 11:29:00
直击疫情下的急诊科:一天接诊四百多人,总数比去年翻了两三倍
...满当当,抢救室加床,医护人员小跑着救人……疫情下的急诊科,人人都在与时间“赛跑”。最近一段时间,在急诊科,有一群人,他们拼尽全力争取时间,他们常常奋战到深夜,他们见证着疫情下
2023-01-08 08:07:00
医生感染超八成,接诊量达平时5倍,上海急诊扛得住吗?
...简称“仁济东院”)发热门诊量一天的接诊量为867人次,急诊科则高达1351人次。其中,120救护车送至急诊的患者有114位,这个数字是平时的5倍左右。而与此同时,仁济东院急诊
2022-12-26 12:42: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日夜坚守、全年无休是医院急诊科的日常,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急诊科就是这样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地方。2
2023-02-13 16: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