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守护稀有剧种 传承文化瑰宝(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3 06: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武存英

在大众文化娱乐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古老的地方戏曲如何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从十几岁学戏开始,我和同行们一直在探寻答案。

山西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群众基础好,过去几乎村村有戏台。仅拿五台赛戏来说,这一古老剧种融民俗礼仪与表演艺术为一体,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演出时,没有固定程式,也没有婉转曲折的唱腔旋律,而以道白和吟诵诗句为主。其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和吹奏乐,一些剧目还需演员佩戴面具。朴素的演出形式、悠久的历史传承,使其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种独特存在。

追本溯源,许多地方剧种都源于民俗活动,活跃于乡间。乡野大地散落着丰富的戏曲遗存,也聚集着天然的受众。由此而言,唤醒赛戏的生命力,不能脱离乡村这个根。我们走乡串镇,走访民间艺术团体,收集、整理遗留剧目,希望更大程度完善赛戏“拼图”。同时,我们多次到周边村镇演出,观演村民达2.6万余人次。有年长的村民告诉我,“一场赛戏,从幼时听到现在”。对他们来说,赛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刻进骨子里的“文化乡愁”。

艺术传承发扬,必须创新。作为五台赛戏的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排练演出了《孟良盗骨》《戏柳翠》等剧目,推进《梦断三国》《赶旱船》两个剧本。赛戏的道白多以方言为主,年轻观众、外地观众不易听懂,若全用普通话,又失了原汁原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排戏时将普通话和方言结合,形成“五台普通话”道白,演出效果更好。在剧场演出时,我们还不时穿插一些流行小曲、说念段子,用以暖场、活跃氛围。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剧本、表演和传播方式,使之更加契合时代、贴近受众,才能让地方戏曲获得新的生机活力。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地方文化的响亮招牌。近年来,山西加强对本地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增加公益性演出场次等形式,以展演促发展、以活动促繁荣,不断增强稀有剧种的生命力、影响力。得益于此,赛戏也有了更多展演机会、触达了更广泛的受众。乘着政策东风,我们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进社区,同时以省际艺术交流为契机,将赛戏唱到内蒙古、江苏等地。今年“五一”假期,我们在五台山景区连演5天,为游客带去耳目一新的戏曲文化体验。这启示我们,顺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趋势,找准文旅融合的发力点,有助于扩大受众范围,增强戏曲发展的内生动力。

艺术常青,文化常新。一段时间以来,从广东潮汕的英歌舞、福建的游神,到甘肃的社火表演,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赢得更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释放。我们由衷高兴,也信心倍增。守护稀有剧种,传承文化瑰宝,我们会一直唱下去。

(作者为山西赛戏团晋剧戏曲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本报记者郑洋洋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3日 05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通过全国政协的舞台不断推动中国戏曲的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秦腔艺术赓续的“守艺人”和“传承者”,让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2024年,李
2025-02-25 18:00:00
聚名团名家名角,2023年戏剧百戏(昆山)盛典开幕
...为戏曲百戏博物馆揭牌。戏曲百戏博物馆是国内首个集齐中国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馆内设有各陈列展厅、公共教育和文创区,融入戏曲主题收藏、展示、
2023-10-11 11:59:00
“点亮北方戏窝子——河北省戏曲全剧种会演”汇报演出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演出在这里上演。36个河北地方戏曲剧种悉数亮相,如同中国戏曲百花园中36朵鲜花绽放出浓郁的芳香。“震撼!太美啦!”演出现场,河北师范大学学生罗雯雯激动地说,以前只是偶尔听听京
2023-11-19 07:10:00
龙须沟畔传薪火 经典再绽新光辉——北京曲剧《龙须沟》复排,传承北京曲剧艺术魅力
...动人民在新社会获得新生的描写,生动地诠释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从艺术形式上看,北京曲剧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了北京的方言、音乐和民
2025-02-27 15:27:00
雪堂社区:“科技 + 文化”赋能,党员教育启新程
...午,党员们来到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作为全国首个集齐中国348个剧种资料的博物馆,这里宛如一座戏曲文化的宝库。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场景还原和精彩的多媒体展示,党员们深入了解戏
2025-05-22 16:40:00
《再续红梅缘》在广州掀起秦腔热潮
...腔、眉户、碗碗腔,被誉为“秦腔一枝梅”,曾获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组委会特别奖等。在此次活动
2023-11-06 04:26:00
山东移动东营分公司:弘扬吕剧文化 赓续非遗华章
记者 任小杰吕剧是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的剧种,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黄河三角洲的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山东移动东营
2023-10-24 12:20:00
2024全国南戏展演:古景古戏营造“人在画中游,戏在景中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泉州有戏”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
2024-04-17 20:05:00
...了影调戏班,其代表剧目有《牛顺投案》等,这些彰显着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判断的戏曲被观众津津乐道。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凌源成立影调戏实验剧团,这标志着凌源影调戏走上了正规发展之
2023-05-14 22: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开展“警钟长鸣 演练先行”夜间防震避险演练活动
鲁网9月3日讯9月2日晚20时15分,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组织全体住校生开展夜间防震应急演练,旨在提升师生夜间突发地震时的避险能力
2025-09-04 00:22:00
王焱刚:这盛世,我们共同守护!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黔南州都匀市公安局行政拘留所所长王焱刚作为全国公安系统英模代表之一
2025-09-04 00:34:00
“兵支书”黄恒礼:回归“新战场”,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受邀观礼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25-09-04 00:34:00
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集中收看九三阅兵直播盛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贵州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集中收听收看直播
2025-09-04 01:05:00
刺梨赋能新茶饮!比赛还没结束,这款刺梨红茶已斩获800万元订单
9月2日,在贵州茶叶创意冲泡大赛半决赛现场,一款贵州刺梨和都匀毛尖创新制作的新茶饮“蔚醺浅啜”,斩获800万元生产订单
2025-09-04 02:39:00
近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5年山东省广告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启动。本次竞赛为省级二类竞赛,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9-04 03:03:00
专业专注铸就新辉煌 同心同行开启新征程——中天远大餐饮集团新学期开工培训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胶东在线9月1日讯 8月27日,中天远大餐饮集团以“专业于行,专注以心,齐心致远,一路同行”为主题的新学期开工培训暨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2025-09-04 03:03:00
近日,中国共产党武穴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武穴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在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中担当作为的意见》
2025-09-04 03:38:00
【阅兵观礼在现场】陈福江:以司法公正共筑和平正义“万里长城”
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仪仗肃立。礼炮鸣响,国旗冉冉升起。人民军队步伐铿锵,阵列如山,彰显和平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风范
2025-09-04 03:42:00
大后方|视频·文澜阁《四库全书》贵州历险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策划/黄蔚视频制作/王子琪AI素材生成/刘畅实景拍摄/周尧图片素材整理/实习生 熊天翔 王文佩编辑/王子琪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2025-09-04 03:42:00
《当代贵州》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号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文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烽火燃遍神州大地,贵州凭借独特的战略区位与坚韧的民族精神
2025-09-03 23:01:00
杨振彬 孙美璆: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从省级、市(州)级、县(区)级相应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党建联动机制
2025-09-03 23:01:00
康梅花:积极探索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
2025-09-03 23:01:00
池州贵池:“安全+环保”双护航 为船舶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大皖新闻讯 2023年,池州市贵池船舶基地造船完工量已达62万载重吨、交付30艘船舶,全口径统计产值近25亿元,造船完工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2025-09-03 17:11:00
聚焦双报到社区建设,济南市激活红色文化传播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自“双报到”工作开展以来,省委党史研究院与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坚持线上线下协同推进
2025-09-03 1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