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秦腔走进大湾区”巡演开启
《再续红梅缘》在广州掀起秦腔热潮
演员李梅在《再续红梅缘》中展示秦腔“吹火”绝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供图)
11月4日晚,广东粤剧艺术中心灯光璀璨,座无虚席,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排的秦腔古典剧《再续红梅缘》在这里隆重上演。舞台上凄美真挚的爱情,典雅精致的舞台呈现,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秦腔叙事,无不惊艳观众,现场掌声与喝彩声不断。
记者了解到,本场演出也是“秦腔走进大湾区”巡演活动的首场演出,自此之后,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班底的巡演队伍,将带着秦韵声声,唱响广州、深圳、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秦”声飞扬 火爆羊城
本次“秦腔走进大湾区”巡演的首场演出,也拉开了广东粤剧院“名家演出周(特邀)·李梅秦腔专场”活动的序幕。李梅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主工正、小旦,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被誉为“秦腔一枝梅”,曾获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组委会特别奖等。在此次活动中,李梅共携秦腔古典剧《再续红梅缘》与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两部代表作,向羊城观众展现秦声风采。
4日晚,由李梅领衔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获得者王航联袂主演,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团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演出的秦腔古典剧《再续红梅缘》率先登场。该剧取材于明传奇《红梅记》,在创作改编中继承传统艺术精华,更保留了秦腔《游西湖》的经典片段及“吹火”绝技,使其既有传统耳熟能详的戏曲叙事,又符合当代观众唯美精致的艺术表达,是戏曲回归传统经典的成功尝试。
现场演出中,李梅跨行当一人分饰李慧娘、卢昭容两个角色,显示出她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角色塑造能力——《游湖》一幕中,琴箫和鸣,画面唯美空灵,表现出李慧娘忠贞的浪漫主义爱情情愫;《鬼怨》一幕中,“怨气腾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一段,李梅用激昂高音唱出秦腔的“咏叹调”,荡气回肠;《杀生》一段中的“吹火”技巧展示,更将现场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传统绝技之中,既有浪漫主义的泼墨恣肆,又有主人公李慧娘爱情的闪光,引发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气氛非常火爆。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感慨,《再续红梅缘》不仅展现了秦腔艺术,更诠释了跨越剧种藩篱的演唱和声腔艺术实践,“是剧种艺术交流和对话的有益尝试,也是戏曲艺术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发展的成功实践”。
秦腔剧种展开新的“破圈”交流之旅
当晚的演出不仅吸引了羊城普通文艺爱好者纷至沓来,还有不少广东业内专家前来观演。“秦腔《再续红梅缘》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文辞优雅,舞台设计唯美,曲调委婉悠扬,充分体现了剧团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显著的综合实力,也让秦腔跨越地域,获得广东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勇观看演出后感慨道,他希望有更多的当地观众能有机会观看和欣赏到这部艺术作品。
用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剧目和抒写时代精神的现代新创剧目,全方位展示秦腔艺术的魅力和风采,同时在与大湾区文化的交流中共促文化繁荣发展,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秦腔走进大湾区”巡演活动的主旨,正是为积极践行陕西文化走出去战略,进一步传播陕西戏曲艺术,“巡演首站前往广州,也源于秦腔与广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结下了深厚缘分——1959年国庆节庆典之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就曾参随‘三大秦班’巡演活动在广州连演12场,盛况空前,留下‘三秦奇花,岭南飘香’的美誉。此次秦腔再度走进广州,既是两地艺术缘分的回望之旅,也是古老剧种新的‘破圈’学习交流之旅,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推动秦腔艺术的繁荣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
广东省剧协秘书长谭臻则表示:“秦腔不愧是文化底蕴深厚的璀璨瑰宝!愿陕韵秦风常到岭南!” (记者 孙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