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结肠,这个长约1.5米的管状器官,每天要处理约1.5升的食物残渣。当麻辣火锅的辛辣刺激成为味蕾常态,烟熏烧烤的焦香频繁占据餐桌——这些舌尖上的欢愉,都可能成为肠道“入侵者”的温床……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刘长江表示,结直肠癌也就是大肠癌,主要是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肿瘤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腺瘤——不典型增生——癌”的演变过程大概要经过10至15年。因此,只要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阻断恶变进程,就可以大大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几率。
正确识别
结直肠癌的危险信号
1.排便习惯的“异常电波”
结直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出现一些非典型症状,如排便习惯的改变、轻微的腹痛或腹胀感、以及粪便中可能带有潜血。
【专家提示】
当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便意频繁却排不净、粪便变细如铅笔,这些都可能是肿瘤占位引起。
2.便便的“血色密码”
随着肿瘤的生长,结直肠癌中期症状逐渐明显。持续性腹痛或腹胀感升级,可能出现腹部包块;排便异常加剧,甚至因肿瘤破裂出血或肠道黏膜受到侵蚀而发生便血;出现贫血、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专家提示】
结直肠癌出血常与粪便混合,可能伴有黏液或颜色暗红,且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如变细、里急后重)。
3.全身的“能量警报”
结直肠癌发展至晚期,全身症状显著且严重。腹痛剧烈,常为阵发性绞痛;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恶病质状态;易转移到肝脏、肺部等器官,导致肝区疼痛、黄疸、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
【专家提示】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性疲劳感、夜间盗汗,都需要警惕。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做对这8件事,降低发病风险
1.饮食管理,把好“入口关”
少吃红肉(牛肉、猪肉等)和加工肉类(香肠、火腿、培根等),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远离烧烤和油炸食品,建议用蒸、煮、炖代替。
2.控制体重,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高糖饮料(奶茶、可乐等)和高热量零食的摄入,建议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3.戒烟限酒,别让毒素“腐蚀”肠道
吸烟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酒精会直接刺激肠道粘膜,建议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杯(1杯≈啤酒250ml),女性不超过1杯,最好不喝。
4.坚持运动,避免久坐
久坐不动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运动,比如跳广场舞、骑自行车、游泳、快走等。
5.及时干预与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人群风险较高,需定期复查肠镜并遵医嘱治疗;普通人群若长期腹泻、便秘或便血,应及时就医。
6.肠镜检查: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建议普通人群从45岁开始筛查(有家族史或症状者需提前);肠镜检查正常的人,可间隔5-10年复查;若筛检出肿瘤,可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并进行综合治疗;若检出息肉,切除后需遵医嘱进行复查,避免癌变。
7.家族史:高风险人群要警惕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增高,建议比亲属确诊年龄提前10年开始肠镜检查,必要时进行遗传基因检测。
8.慎用保健品,保持好心情
通过适当晒太阳或食用蛋黄、鱼类补充维生素D,不盲目服用保健品,保持心情愉悦。
刘长江主任表示,做好科学预防与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完全可防可控。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除了上述肠镜检查,还包括肿瘤标记物检测、大便潜血试验等,也能为早期发现肠道病变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及时捕捉健康隐患,守护肠道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