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22: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皇帝身边待着,固然是很厉害。但是我们也听过太多故事,因为皇帝对于其发生怀疑,继而对其出手。轻则这个人会丢掉官帽,重的话就会被皇帝杀害。所以自古以来,有很多人在皇帝身边呆着都是战战兢兢,不敢表现的太过聪明。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我们今天来介绍的这个人叫杨信,他是北宋时期瀛洲人。曾在宋太祖的手下做官,跟随老赵家一路走来,也是功勋卓越。他曾经在五代时期担任刺史一职。赵匡胤成为天下第一人之后,成功的采用了杯酒释兵权将手下人的兵权收回。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按理说,这样的一种说法也算不错,毕竟很多皇帝在登基后都会选择将自己手下战绩卓越的人直接除掉,以绝后患。宋太祖的这一招也深得民心,不过有一个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因为某些事情而被太祖杀害。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此人名叫张琼,在北宋初年也是鼎鼎大名的将领。在赵匡胤的危难时期,他屡次冒着险境将赵匡胤救出,太祖本身对其也是十分喜欢,封其为殿前都虞候,这个职位十分重要,是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职位。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不过呢,因为其性格耿直,一身正气,经常会得罪一些小人。这不,当时的两个小官史珪、石汉卿就诬陷张琼,说他图谋不轨。太祖听信了谣言,而张琼本身不服气,就与太祖发生争吵。最后,被赐身亡。后来太祖了解到真实情况,不过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就对其家属进行抚恤。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话说张琼死后,赵匡胤身边无人担任殿前都虞候一职,当时的他想要杨信来做这个官。不过杨信心中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到赵匡胤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杀,自己岂不是去了白白送命。用一个什么方法能够逃开这个祸乱呢,他想到了装哑巴,说不出话。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赵匡胤让人找他的时候,发现他成了哑巴,没办法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这样,杨信为了不去赵匡胤身边做官,整整哑了12年。直到他将要去世的前几天,终于开始说话。赵匡胤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开心,连忙赶到他家看望他。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在临终前,杨信握着赵匡胤的手说,连说幸运,感谢皇帝的不杀之恩。赵匡胤听到之后,也是哭笑不得。但是也由此可见,杨信这个人是多么的小心谨慎,为了保命用这么一个办法来拒绝做殿前都虞候。

杨信:北宋时期的智者,装哑12年躲过赵匡胤屠刀

后人在评价他的时候,也都为他的这种聪明所感叹,自古君王侧宛若伴虎侧,如此做法,虽然有些难堪,但也确实是一个保命的方法。不知大家看后,对杨信这个人是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太祖杨信为什么装哑巴?
...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市。杨信出身行伍,后周时期就在赵匡胤手下效力,算是赵匡胤的嫡系。北宋建立后,杨信历任权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铁骑、控鹤都指挥使等职。乾德三年(965年),杨
2023-08-28 12:30:00
赵匡胤为什么看上了张琼?
公元961年,此前籍籍无名的杨信,突然被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为殿前都虞候(相当于军委副主席)。但是杨信在上任后不久,突然“暴疾失音”,毫无征兆地就哑巴了。不过奇怪的是,在杨信临死的前
2023-08-18 17:54:00
杨信的权谋:装哑巴赢得赵匡胤的信任与荣耀
...朝时的张琼,因被小人诬陷,喊冤入狱二自尽,而同样在赵匡胤身边做事的杨信,凭着装哑巴在皇帝身边安然无恙直到归天。军事家庭的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实力,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
2024-04-10 06:27:00
杨继业的弟弟杨重勋为什么名声不显,他的后代看透了北宋的施政
...投靠后周,这次在后周升任防御使。事情又发生了转折!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成功,建立大宋王朝,杨重勋当时是后周的臣子,也就顺理成章的投靠了北宋赵匡胤,自然也就成为了北宋的臣子,这样就
2022-12-28 17:12:00
宋高宗赵构与赵匡胤后代的皇位传承
...后,随即开始实施一系列斩草除根计划。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军队中的故交好友“聚义十兄弟”等人拥立为帝,赵匡胤暴毙时,“聚义十兄弟”中,大将王审琦等已死,石守信等已被解除兵权,
2024-02-04 20:00:00
优秀的儿子不疼,遵守纪律的才喜欢,赵匡胤为何对武将有如此逻辑
...皆无甚难之意”。这是时人对宋太祖的评价,由此可知,赵匡胤是一个英明神武,宽仁大度之人。可是,为何对武将的防范却如此草木皆兵?哪怕一点风吹草动,也要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2024-02-22 22:36:00
...封鲁国公;另一个杨信,本名义,瀛州人,开始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禆将,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因战功升任铁骑控鹤都指挥使,逐渐升任殿前都指挥使领建武节度,其弟就是与杨延朗(杨六
2024-06-15 17:24:00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官场,最终散落各地。 大宋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被赵匡胤就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基调。如果说北宋灭亡时有一支军队能够改变这一局面,那也只能是宗泽新招募至麾下的,地方勤王之师。因为
2023-02-22 19:57:00
宋灭北汉时杨业屡战屡败,投降后为何受宋太宗重用?
...郭无为掌控,杨业在军队中逐渐被边缘化。从他在宋太祖赵匡胤征讨北汉时,每次出战领军不过一千就可以看出,他的兵权基本上被剥夺了,所带的兵马只是杨家将的私兵而已。与此同时北汉的外部
2023-01-31 17: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