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9: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1127年,北宋最后两位君主随同一众妃嫔及朝中众臣被金兵虏去了北国。这便是宋人口中的靖康耻。至此关键时刻,大宋最能打的杨家将去哪里了?要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咱们需要知道几点,首先北宋最强战力并非杨家将,而是驻防西夏地区的,种师道麾下的种家军。

当时各地勤王之师尚未赶到汴梁城,两位北宋君主就先一步被金兵给虏走了。随后大宋最后的皇室子弟,仅剩下了在江南募兵的康王赵构。

其次杨家战力强的威名,是指杨家前三代人。后来杨门众女将率军出征的故事根本就不存在,这些都是演义小说杜撰出来的。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杨继业身处时局最混乱的五代时期,他的父亲杨信曾官拜麟州刺史。趁着时局混乱,杨信先割据麟州,随后又先后归顺了后汉,后周。

在杨信归顺后汉的同时,为了结交河东节度使刘崇,他便派儿子杨业到刘崇麾下效力。因两地相距甚远的关系,杨信本人并没有顾忌身在太原的儿子,而是率领麟州上下投靠了对麟州更具威胁的后周。杨信病故以后,其子杨重勋(杨业的弟弟)接管了麟州,并重新归顺北汉。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因杨业在为后汉效力的过程中作战勇猛,刘崇便将他收为义子并改其姓名为刘继业。大宋覆灭后汉以后,宋廷利用后汉君主(刘继业的义弟)逼降了刘继业。

投降后的刘继业恢复了本来姓氏。在为北宋效力的过程中,杨继业因作战勇猛,屡战屡胜,打下了杨无敌的威名。再后来杨继业率领宋军北伐辽国失败,兵败身死,杨继业的儿子们也相继被朝廷里的文官奸臣陷害,死的死,亡的亡。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杨继业死后,杨家比较有名的将领只剩下了杨延昭和杨文广,父子二人。

杨延昭继承了父亲的风格,每次作战必身先士卒,战后功劳杨延昭都会分给麾下兵卒。所以杨延昭麾下的兵卒,都敢为其效死。

杨延昭在替宋廷镇守边关的二十年时间里,辽国惧其威名,对他十分敬重。杨延昭死后其子杨文广,在军事方面也颇有建树。史料记载杨文广因讨伐逆贼张海有功,得到了宋廷的封赏。后杨文广与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发现了杨文广具备出色的领兵才能。

随即范仲淹便让他和已经在军中效力的狄青,跟随自己南征广西。但杨文广因多年作战积劳成疾,最终病死在了任上。杨文广死后宋廷仅追封他为大宋观察使。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战力超强的杨家将是指,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父子三代人。即使是统兵能力及其出色的杨文广,在其死后,也只是被宋朝廷追封了个观察使,这样芝麻绿豆的小官。由此人们便可知北宋将领活得是多么的憋屈了。杨家将被后世之人交口称赞,多是因为演义小说的夸大,在宋朝他们根本不被重视。杨文广死后,杨家子孙相继远离了大宋官场,最终散落各地。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大宋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被赵匡胤就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基调。如果说北宋灭亡时有一支军队能够改变这一局面,那也只能是宗泽新招募至麾下的,地方勤王之师。因为宗泽组建地方勤王之师的时间,正好在北宋二帝刚刚被金兵掳走,赵构尚在南方募兵,这一权力的真空时期,没有了束缚的宗泽才能施展抱负。正是因为有了宗泽的存在,南宋才先后发掘了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可惜在南方建立南宋的赵构,不相信地方勤王之师的战力,且赵构不希望北伐迎回父兄。最终壮志未酬的老臣宗泽,病逝于床榻之上。但宗泽在临终之际,依然给岳飞、韩世忠等人留下了励志北伐的信念。

总结一下,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将没有出现的原因。其一,北宋灭亡的太过突然,各地勤王之师还来不及救援。其二,此时的杨家将已经凋零,杨家后人已经远离了宋朝官场。其三,杨家后人即使没有远离大宋官场,家中也没有了出色的领兵子弟。

北宋灭亡后,为何杨家将也消失了?

演义小说中曾写道:杨文广在后来对抗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随之宋神宗便将他晋升为定州兵马副总管,步军都虞侯。但辽人用大军向宋廷施压,提出想要议和就要割让出代州土地的条件。随即杨文广向宋神宗献出攻伐幽、燕二州策略。但宋神宗依然坚持延续宋廷多年议和的主旋律,随之杨文广郁郁而终,病逝。再后来杨家又涌现出了杨怀玉,但因宋英宗的不信任以及朝中文臣的打压,最终杨怀玉选择了挂印辞官。

其实在《水浒传》中,关于杨家后人杨志的境遇描写,就已经说明了,此时的杨家已经凋零很久了。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可能有一些子嗣身在汴梁城,但他们手中无权,麾下无兵,根本阻止不了北宋被金兵快速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2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潘仁美为啥害杨家将?因这一仗他糗大了,险被杨继业、佘太君阵斩
在《杨家将演义》中,潘仁美和杨家将是死对头,一直陷害杨家将,害死杨继业,射死杨七郎,杨家将被害的死走逃亡。潘仁美和杨家将到底有多大仇,为什么要害杨家将?因为这一仗他糗大了,杨继业
2024-10-12 11:41:00
杨家将三代之后再也没有出过名将,其实是大势所趋
杨家将的名声,想必众人皆知。他们的故事如今依旧被人所传颂,比如戏曲小说影视。杨家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七子去,六子归”。然而在真实历史上,杨家三代过后,就没有出过名将,这是为何
2023-01-02 14:00:00
揭秘杨家将:杨继业兄弟二人和子孙
在“杨家将”故事里,火山王杨衮有七个亲生的儿子,一个义子。老大郎杨继忠、老二郎杨继孝、老三郎杨继仁、老四郎杨继义、老五郎杨继康、老六郎杨继凯、老七郎杨继业。还有老八郎杨继亮,原名
2023-04-28 11:18:00
北宋末年杨家将为什么没有出来抗金?
北宋末年,杨家将为什么没有抗金?因为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没有“杨家将”了。北宋建立于960年,灭亡于1127年,享国167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人来计算,大概是六到七代了。从皇帝来说
2023-01-26 21:26:00
杨家将在经历三代之后,为何再没有出过什么大将军
相信不少人对于杨家将有一定的了解,杨家将的悲惨故事也是得到了许多人的传颂,人们对杨家将也是十分的推崇,有许多影片也是专门为杨家将所拍摄,其中一句:“七子去,六子归”,更是让许多人
2023-04-23 10:41:00
她以百岁高龄挂帅,率领女将们打败敌军
...龄,仍身挂帅印,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集中地体现了杨家将的爱国精神,是古典作品中少见的人物,在民间广为流传。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
2023-07-19 18:08:00
青年演员联袂献上经典剧目(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天津京剧院演出杨派名剧《杨家将》青年演员联袂献上经典剧目(图)刘莉莉 摄影 姚文生本报讯(记者 刘莉莉 摄影 姚文生)昨晚,天津京剧院在滨湖剧院上演杨派名剧《
2023-12-04 05:07:00
山西大山里的杨家将后人至今仍过着古代生活
...和生活方式传递给后代,让世人惊叹不已。这个传奇就是杨家将后人。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杨家将后人如何保持着他们祖辈的传统生活方式,继续传承古老的技艺,并保留着历史的珍贵痕迹。让我
2023-11-08 17:20:00
杨家将与潘仁美的真实历史
相信大家都看过关于杨家将的电视剧、电影、戏剧等等。杨家将世代忠心护国,一代代好男儿战死沙场,到最后连女人都上了战场。今天我主要是说两个人,一个是佘太君的丈夫杨继业,另一个是他的死
2023-11-29 13: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