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3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发布消息,4月1日起,文物出境审核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建筑大学了解到,最新实施的文物出境审核规范系列标准中,《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25部分:中国画及书法》的三家主要起草单位均来自安徽,分别为安徽博物院 (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安徽省美术馆、安徽建筑大学。
此前,为适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域标准化的战略要求,提高文物出境审核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文物局组织制定了《文物出境审核规范》。2016年,《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1部分:总则》等第一批共17项文物出境审核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4年,第二批14项文物的出境审核规范发布,并在今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分别对中国画及书法等14项文物的出境审核程序、类别判定、年代判定、价值评定以及审核结论形成等提出了技术要求。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全国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工作,防止我国珍贵文物流失,有力支撑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
"这个标准一是更加规范,二是实操性更强。"《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25部分:中国画及书法》主要起草人之一、安徽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陈治军介绍:"我们形成了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
文件从前期准备到成文发布历经了六年,期间项目负责人张耕及各位起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我们总结了近10万件书画文物的鉴定流程和操作方法,比对了大量的材料。"陈治军表示,"制定中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考量实操性’的问题,一切的程序、判定都围绕着实操性开展。"
据陈治军介绍,此前中国画和书法的出境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管理办法和审核标准,但没有详尽的出境规范,通过量化标准说明需要如何记录整理。本标准的制定将更有利于文物出境的规范管理,"有了成文的规范后,书画文物走出国门就有规可依,中外文化交流将会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此外,陈治军表示,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安徽省美术馆、安徽建筑大学三家单位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体现了其在文物鉴定方面的权威性,这个标准的制定过程对安徽以后制定省级标准或者是其他类似的出境审核标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编辑 陶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