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各位家长
本学期资料费278元,请尽快缴费”
“我是一班班主任
您的孩子在学校晕倒了
急需用钱,快转账到这个账户”
……
家长收到类似信息
先别着急转账
你很可能已经陷入骗子圈套!
学期伊始
随着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
越来越紧密
骗子们也开始异常活跃
以 下 骗 术
请家长们务必擦亮眼睛
高!度!警!惕!
常见骗术一
想方设法混进班级群
假冒班主任或老师在群里
发送各类缴费信息
进群后先“潜水”一段时间,锁定班主任老师的身份并摸清其活动规律,随后克隆班主任或老师头像和昵称,在班级群里发送有关“学校收取学费、资料费、班费、资料邮寄费、充饭卡”等信息,或私信联系家长缴费,从而骗取钱财。
另外,诈骗分子还可能会安排同伙在群里发送已缴费的截屏,以此带动其他家长一起缴费。由于家长群(班级群)的真实性,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后,便会立即响应。
特别是新生家长需高度警惕!新生入学,家长与老师之间还不熟悉,此类诈骗处于高发状态。
警方核实情况后,发现3人被骗遭遇如出一辙,都是骗子混入学校“新生群”冒充老师,以“充饭卡”为由行骗。
常见骗术二
“您有一笔助学金待领取”
诈骗分子常以教育部门或慈善机构的名义,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学生,声称有助学款或捐助款需发放,但因系统问题无法直接到账,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或者要求缴纳相关手续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等,都会有官方通知渠道与规定程序,不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联系个人要求提供信息,更不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
常见骗术三
“冒充同学借钱应急,骗取钱财”
开学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多,诈骗分子也在伺机而动。
不仅仅是因为骗子善于伪装
更关键的是
他们抓住了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
警方提示
↓↓↓
如果你是家长 须谨记
2. 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
5. 一定要保存好老师电话,接到类似“孩子受伤、突发疾病”等需要转款的电话或信息时,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
如果你是老师 须谨记
1. 要加强学校家长群等各联络群管理。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2. 一旦发现身份可疑人员,及时清除出群。
3. 提醒群成员谨慎发言,不乱发、乱点链接,谨慎发言,不轻易向无关人员转发群众的重要文件、通知等。
4. 遇涉及孩子重大问题时,尽量通过电话或家长会、当面告知的方式联系家长,避免将孩子隐私信息发至群里。
如果你是同学 须谨记
1. 收到同学、好友通过QQ等社交软件发来的借款、代付等请求时,一定要与对方电话或者当面核实,切勿直接转账付款。
2. 如果好友、同学与你视频聊天,可以通过互打手势确认或制定行为动作进行辨认,防止遭遇AI视频换脸诈骗。
3. 如果发现个人QQ等社交账号被盗,应及时找回账号并提醒亲友,以免他人上当受骗。
4. 遇到同学、好友的求助,可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征得同意。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
请广大家长
一定要擦亮眼睛
对于“老师”发来的信息
要多方验证核实后
再进行操作
同学们在享受校园生活时
也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若遇到诈骗
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
110或96110(全国反诈专线)
或到派出所咨询
-END-
转自:云南警方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