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家长擦亮眼 开学季提防这些骗局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7 15:29:00 来源: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假期结束,学子们重返课堂开启新学期,但同时开工的还有诈骗分子,骗子们蠢蠢欲动,开始精心谋划专门针对家长和学生的骗局。天津市公安局反诈民警总结近年来案例,提示大家加强防范通讯网络诈骗。

骗术一:缴纳费用诈骗

家长收到班主任、老师发来的“孩子在校表现”“交学费”之类的手机短信,一定要仔细甄别,不要轻信。例如,“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在本学校一周的学习情况及档案资料,让您时时关注孩子,第一时间与您一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点击××××链接查看。”“家长您好!这是学校对上学期各位同学在校的评价和学校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请点链接××××查看。”类似的开学诈骗短信不少,内容也五花八门,家长切勿随意点击。

现实案例中,也有诈骗分子混入班级微信群,将头像和昵称更换成在校老师,以收取服装、教材、资料费、学杂费等理由来诱骗学生、家长,诱使学生、家长向指定用户转账。遇此骗局,要及时与老师沟通确认,多方查证,不要盲目转账。

骗术二:谎称提供“助学金”

骗子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称这笔钱已经转入教育部门的账户,需要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将助学金转入学生账户。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他们又会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遇到此种情况应向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咨询,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骗术三:谎称孩子出意外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长通讯录,冒充学校老师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假借 “孩子身体不适或上课途中突发疾病急需医药费”等理由,趁着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催促转账,以此骗取钱财。遇到此类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孩子,不要盲目汇款。

也有一种情况是骗子盗取学生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费,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家人转账汇款。家长收到信息凡是孩子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谨慎,务必与孩子进一步沟通核实,确保是孩子本人要求汇款,以防钱财损失。

骗术四:“投其所好”设陷阱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追星,对明星的话往往不设防,骗子就用当红明星周年回馈粉丝返现活动引诱当事人步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一步步达到诈骗的目的。此外,很多孩子爱玩手机游戏,但常因超时被强制退出,骗子就投其所好,以能解除未成年人游戏限制一步步诱导孩子通过家长手机验证,获取钱财。

警方提示 “馅饼”下面是“陷阱”

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孩子明白对待陌生人的来电要做到不轻信。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时刻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记馅饼下面一定是陷阱。

1.学会分辨真假信息

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应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班主任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家长还可以向学校或班主任直接联系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不要急于转账、汇款,避免被骗。

2.个人信息不泄露

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的隐私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家长、学生也不要随意对他人公布班级群的信息,不要轻易拉人入群。同时,老师要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群聊。

3.时刻要有防骗意识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平时和孩子讲讲警方公布的案例,管理好孩子使用的手机。最好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骗App,一定程度预防诈骗。(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学了,请识别和防范这8类骗局!
01 缴费类骗局 02 “运作入学”骗局‍‍‍‍‍▲‍‍‍诈骗套路‍‍‍‍骗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帮助孩子“运作入学”或“转学”,待家长汇钱后,骗子随即失联。▲防骗提示入学报
2024-08-30 10:50:00
“法式”生活丨电诈风刮进“谷圈” 警惕潜伏在二次元的骗局
...谷子”不能“吃”。本期《“法式”生活》聚焦“谷圈”骗局,教大家如何识破针对青少年的“老套路”。吃“谷”人注意你的钱包被盯上了这里说的“谷子”可不是你想的粮食,而是商品名称的谐
2024-12-04 14:57:00
家长请注意!多地孩子陷“蛋仔派对”免费领皮肤骗局
...蛋仔派对”的吸引力为中小学生群体“量身定制”了系列骗局。2月28日,安徽旌德警方发布诈骗提醒,称近日旌德县及周边县市发生多起中小学生玩“蛋仔派对”游戏被诈骗的案件。2月25日
2024-03-02 11:37:00
暑假要当心!这些骗局正在“逼近”你的孩子
...出的事件总结出暑期中四大类未成年人最容易上当的网络骗局建议家长孩子一同观看提高警惕,拒绝被骗,安全上网01玩网游,当心“免费皮肤”随着网游在未成年人间盛行,各种借助游戏实施的
2024-07-30 19:25:00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扫码进群免费赠送 原来都是骗局一场太和县一未成年人半小时被骗6万元本报讯 记者从太和县公安局获悉,日前有市民报警,称自己的孩子在家用手机玩游戏时,遭遇电信诈骗,
2023-07-21 00:12:00
假期来临,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而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与此同时,诈骗分子趁机在虚拟的网络中,为青少年量身定制诈骗陷阱,由于很多青少年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
2023-07-04 20:50:00
...,引诱孩子们上当。今年刚上初一的小刘遇见后一眼识破骗局,悄悄视频录屏向警察妈妈核实举报,警觉、机智……为这位小朋友的安全防范意识点个赞!小刘今年12岁,今年刚上初一,近日独自
2022-12-31 11:48:00
...“兑换卡”真能兑换电话手表? 警方:天上不掉手表新骗局出现,请赶紧告诉身边的家长和孩子“在路边公交站捡了一张‘电话手表兑换卡’,但要微信扫码兑奖。我近期恰好要给小孩买个电话手
2023-11-25 00:44:00
“电话手表兑换卡”新型诈骗出现 请赶紧告诉身边的孩子和家长
...出手表兑换卡的活动。这张电话卡是假的!这是一种新型骗局!背后二维码是一个骗局,不要去扫码!如果捡到或有人送,要把电话卡及时剪掉、销毁!请告诉你身边的家长和孩子!
2023-11-18 07: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9月7日市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今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于9月3日18时结束。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即将开始,根据考生报考类型
2025-09-08 07:34:00
9月,伴随着学校开学,不少学校附近的房屋租赁市场也随之火爆起来,有的家长为了就近送孩子上学租房,有的大学生为了享有更加独立的空间在校外租房
2025-09-08 07:37:00
健康证,本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防线,如今却被明码标价,成为二十多元就能买到的行业“通行证”。假健康证泛滥,仅关注“一纸真假”
2025-09-08 07:38:00
近日,各大高校进入开学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两所高校新开设的本科专业“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受到大家的关注
2025-09-08 07:38:0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呵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种新生业态的兴起,未成年人做出民事法律的行为不断引起争执和思考。例如网上游戏
2025-09-08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轩记者王茸)9月4日中午,两辆轿车在栖霞区发生交通事故,引发火情,正巧路过的林国凯见状立刻停下车,将被困司机从驾驶室里拽了出来
2025-09-08 07:42: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9月7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位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的今世缘酒业总部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5-09-08 07:43:00
“心有理想,势不可当!”南工程新生开学,3个“李想”惊喜相遇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姜静)9月7日,南京工程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现场
2025-09-08 07:43:00
时隔近3年,又拍到了!
时隔近3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我国再迎“红月亮”如果凌晨您好梦正酣错过了这场天文奇观也别着急我们拍到啦快来一起欣赏一下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影 郭亮
2025-09-08 07:49:00
9月8日,备受关注的锦绣长风项目迎来选房时刻,对此,市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在选房流程中特别提醒,申购家庭在选房过程中弃选不算违约
2025-09-08 07:03:00
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山东工商学院三名新生报到日过生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王琳9月7日,山东工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有三名新生邂逅一段奇妙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
2025-09-07 20:38:00
别笑得那么早、那么欢!善意岂容肆意嘲弄!最近,一名深圳网约车司机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子谎称自己手机丢失
2025-09-08 0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
2025-09-07 08:47:00
“外五县瑜伽裤”,怎么就成捞女标签了?
当穿瑜伽裤骑车、爬山、健身成为烙在女性身上的一种不文明、不检点的标签时,原本没有属性的瑜伽裤被迫成为“性暗示”的载体。作者 | 邢亚琪编辑 | 宋爽题图 | 《好事成双》一个身穿
2025-09-07 12: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9月3日交通晚高峰,网约车司机郑师傅送一名脑出血女孩进岛就医,路遇警车,试着求助。“警车上的警务人员一听到求助
2025-09-07 0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