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8 19: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611年,楚国王宫内,来了一位特殊的大臣。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这个大臣,名叫伍举。后来那位著名的复仇者伍子胥,就是他的孙子。而伍举这次来到楚国王宫,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想要试探一下那位已经即位三年之久的楚王的真实想法。

早在三年之前,楚国的老楚王楚穆王去世,然后楚穆王的嫡长子顺利登基,这就是后来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楚庄王。然而楚庄王即位之后,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只顾吃喝玩乐,从来不管朝政。

如此一来,楚国自然开始逐渐出现问题。在楚庄王上位三年之后,楚国已经是矛盾重重。原本和楚国敌对的国家,开始试探着进攻楚国。原本被楚国压制收服的蛮族,也开始再次反叛。各种天灾出现之后,也没有人管。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面对这种局面,楚国内部很多正直的大臣,自然是看不过去,纷纷前来进谏。然而接下来,面对这些大臣们的谏言,楚庄王却一概不问,甚至直接在王宫门口,挂上了一块‘进谏者,杀毋赦’的牌子。

如此一来,大家为了保命,自然也就都不敢再进言了。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了,经过三年的衰落之后,楚国此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作为一个正直的大臣,伍举实在是看不过去了,这才有了这一趟王宫之行。

伍举来了之后,楚庄王便询问他的来意。接下来,聪明的伍举倒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说明自己的来意,而是给楚庄王打了一个哑谜。

伍举当时问楚庄王: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神气,但是却不飞不叫,这是为什么呢?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楚庄王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回答说:这种鸟并不是凡鸟。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你去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伍举明白,楚庄王肯定不是那种真正喜欢吃喝玩乐的君王,而是有着自己的志向,就像故事里的那个大鸟一样。而楚庄王的回答,也是在暗自将自己比作那只大鸟,暗示自己未来肯定会有所作为。

然而让伍举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当时楚庄王说的挺好,但是接下来的几个月当中,楚庄王却依然没有任何表示,每天依然只是吃喝玩乐。如此一来,下面那些正直的大臣,自然更着急了。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接下来,又有一个叫苏从的大臣,再次来到王宫。这一次,苏从没有再像之前的伍举那样,打什么哑谜,而是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而当苏从直言劝谏之后,楚庄王顿时勃然大怒,问道: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在王宫门口放得牌子吗?竟然还敢来多嘴?就不怕我杀了你吗?

面对楚庄王的怒火,苏从只是平静回答道:我知道大王的那块牌子。但是只要您能听从我的谏言,就算是死,我也认了!

听到苏从这么说之后,原本勃然大怒的楚庄王,反倒是转怒为喜,开心地说道:我知道你们是替国家着想,你们怎么做,我们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然后,从这以后,楚庄王便一改往日的作风,不再沉迷享乐,而是变得积极进取,勤于国事。此后的几年里,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迅速恢复了生机,不但平定了内乱,而且还再次开始对外扩张。后来,楚庄王更是成了春秋时代的又一位公认霸主,和之前的齐桓公、晋文公比肩,带领楚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就是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作为春秋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霸主,楚庄王在春秋历史上的影响,那绝对是相当大的。他不但改变了楚国的衰落趋势,而且还成了一位公认的霸主,扭转了晋国和楚国的对抗趋势。这在整个春秋历史的大背景下,意义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同时,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更是广为后世流传。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一鸣惊人这个成语。

但是同时,很多人在读楚庄王的故事时,可能都产生过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楚庄王即位之初的三年,会只顾吃喝玩乐,不问朝政呢?楚庄王明明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什么在刚刚即位的时候,会表现的像一位昏君?为什么前后反差会这么大?难道真的是那两位大臣的谏言,让楚庄王从此洗心革面,想要做一个好国王了?

当然不是啊!

实际上,楚庄王即位之初,之所以只顾吃喝玩乐,表现的像一个昏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他在暗中积蓄力量。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和楚国之前的那段历史有关系了。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简单来说,楚庄王即位的时候,比较年轻,根本压不住场子。而他从他爹手里接过来的,又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所以在即位之初的时候,楚庄王不得不表现得像一个昏君,暗中积蓄力量。

想要真正理解当时楚庄王的表现,我们还得从之前楚庄王他爷爷在位的时候开始说起。

作为春秋时期的顶尖大国,楚国的崛起历史,可以说是相当坎坷的。早在商朝末年的时候,楚国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那个时候,楚国只是一个小部落而已。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后来,周武王讨伐商朝,楚国作为一个小部落,也跟着响应号召,参加了那场武王伐纣的战争。不过,因为规模太小,所以即便是楚国当时参加了战争,也没立下过什么大功。

所以,战后大家分蛋糕的时候,楚国也没能分到太多。但是好在,后来周王室这边总算是没忘了楚国的功劳,给了楚国一个‘子爵’的爵位,并且允许楚国建国。

虽然起点低了点,但是从这时候开始,楚国算是逐渐摆脱了部落的身份,正式成为一个国家了。此后的两百多年里,整个西周时期,楚国在南方不断发展。但是在中原诸侯国以及周王室的眼里,楚国始终都是所谓的南蛮,大家也不太愿意带着楚国玩。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后来,到了西周后期的时候,楚国干脆另起炉灶。既然你们不带我玩,那我自己就自己玩呗!从西周后期开始,楚国就开始在南方大肆扩张。但这样一来,楚国自然就成了周王室的眼中钉。为了打击楚国的随意扩张行为,还曾经有周天子亲自征讨过楚国,最后逼得楚国不得不低头。

不过好在,后来,到了西周末期的时候,随着周王室逐渐衰落,楚国这边的压力也越来越小。楚国本就地处南方,属于那种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的状态。如今周王室衰落之后,楚国就算开始搞事情,周王室最多也只能口头谴责一下,那楚国自然就更没有什么忌惮了。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从春秋后期开始,楚国开始大规模搞扩张。当时南方本来人口就不多,很多地方连人都没有,楚国基本上可以跑马圈地,随意开荒。少部分诸侯国,虽然之前国力未必比楚国差,甚至可以还在楚国之上。但是奈何他们不敢扩张,或者受到周王室那边的限制更多,所以后来发展速度就追不上楚国了。

就这样,等到西周结束,历史进入春秋初期的时候,这时候的楚国,已经在南方彻底崛起,成了一个上升速度极快的新兴国家。正所谓一步快步步快,进入春秋时代之后,其他国家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开始扩张的时候,楚国已经早就开始扩张很多年了。

所以,楚国领先的这一步,后来就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进入春秋时代之后,楚国先后经历了楚若敖、楚宵敖、楚厉王、楚武王这三代四位楚王。经过这四位楚王的发展之后,到了楚武王时代,楚武王就已经名列春秋三小霸之一。而且,到了楚武王时代,楚国已经基本控制了整个江汉平原,并且拥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

而楚武王之后,接下来的楚文王,同样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的掌控下,楚国刚刚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彻底稳住了基本盘,彻底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国。而楚文王之后,接下来的楚堵敖,算是楚国在春秋初期少见的一个昏君。不过他仅仅在位三年之后,就被自己的弟弟干掉了,所以也没有改变楚国的上升势头。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就这样,楚堵敖被干掉之后,他的弟弟顺利登基,这就是楚成王,也就是后来那位楚庄王的爷爷。

严格来说,楚庄王即位之初的尴尬局面,其实就是源自于他爷爷。

在楚国的历史上,楚成王是很重要的一个国君。因为他在位的时间比较长,一共有四十七年,接近半个世纪。而这四十七年,恰恰也是春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在楚成王登基之前,因为周王室衰落,各地诸侯群雄并起,大家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扩张的状态。谁能在这个阶段,率先吞并更多的国家,谁就能在接下来的时代抢占先机。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但是到了楚成王即位之后,历史上有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这个人,基本重塑了整个春秋时代的争霸规则。

这个人叫齐桓公。

大概在楚成王他爹楚文王在位的时候,齐桓公就已经上位了。而到了楚成王的时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在齐桓公的带领下,齐国已经顺利称霸,成为了中原诸国的霸主。

齐桓公的称霸,在春秋历史上绝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大家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扩张的状态。而到了齐桓公时代,几个大国已经彻底崛起,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大国再想吞并其他小国,就已经会对上小国背后的大国。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就是在这种局面下,齐桓公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叫做称霸!只要你能成为霸主,你就可以拥有一大堆小弟,然后在这些兄弟的帮助下,继续去欺负和兼并其他国家。这也是后来春秋中后期,几个大国竞相争霸的原因。

因为只有当了霸主,才有机会继续扩张。

最初建立并且把这套规则玩明白的,就是齐桓公。而从楚国这边来说,楚成王生活在这个时代,显然是他最大的不幸。楚成王本人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奈何他和齐桓公同时代生活,而且被齐桓公抢占了先机。所以这就注定楚成王在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被北方的齐国压着打。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顺便说一句,齐桓公能够称霸,很重要的一个功绩,就是击退了楚成王统领的楚国,保护了那些弱小诸侯国不被兼并。

楚成王大概在齐桓公的阴影下,度过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直到他登基近三十年之后,齐桓公去世了,然后齐国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内乱,齐国丢掉了霸主国的宝座,楚成王这才赢得了新的机会,得以继续扩张。

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齐桓公的去世,几个大国开始疯狂争夺霸主国的宝座。当时有资格争夺霸主之位的,主要是秦晋楚宋这几个国家。最开始的时候,秦国对晋国,楚国对宋国。在这场半决赛当中,楚成王带领楚国,战胜了宋襄公统领的宋国,顺利北上,将楚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北扩。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但遗憾的是,再之后,楚成王却遇上了晋国的那位晋文公。晋文公同样也是一位雄主,之前秦国本来和晋国是对手关系,但是晋文公登基之后,却说服了秦国,和晋国结盟,一起对付楚国。如此一来,刚刚取得一定胜利成果的楚国,就不得不以一敌二,同时面对秦晋两大强国。

更可怕的是,后来齐国那边,为了恢复齐桓公时代的威势,也加入到了晋国的阵营。如此一来,楚成王等于是以一敌三,同时对付秦晋齐三大强国,再加上他们的一堆小弟。就算楚国再强,也不可能和大半个天下为敌啊!

所以后来,楚成王被晋文公击败,晋文公顺利称霸。而在两国交手的过程当中,还留下了一个‘退避三舍’的成语。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不过,楚成王虽然在战场上败给了晋文公,但是在寿命上却胜过了晋文公。晋文公称霸之后,仅仅只过了四年,就去世了。这个时候的楚成王,虽然已经老迈,但仍是觉得心有余力,想要再次去争霸。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内部出问题了。

简单来说,楚成王早年立了一个太子。但是到了楚成王晚年的时候,楚成王又对这个太子不满意,想要换其他儿子做太子。

如此一来,这个太子自然就不干了!凭啥我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年的太子,最后被你一纸诏令就给废了呢?最关键的是,这位太子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跑都没法跑。就算他想逃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也不敢收他。所以,只要他被废,等待他的一定是一个很悲惨的结局。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既然这样,那还怕什么?

干就完了!

所以,在这之后,这位太子直接发动了政变,控制了王宫,然后逼楚成王上吊自尽了。这位太子逼死了自己老爹之后,自己迅速控制了楚国高层,然后登基做了新楚王,这就是楚穆王,也就是楚庄王他爹。

请注意,这段往事,对后来楚庄王的处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别看楚穆王干掉了自己老爹,顺利抢过了王位。但是杀自己亲爹这种事,始终是不太得人心的。即便楚国和其他中原国家不太一样,不太讲那些规矩,可是对这种杀自己亲爹的行为,一样很抵触。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在古代,因为权力斗争骨肉相残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就比如后世唐朝那场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做的事情,其实和这位楚穆王是一样的。但问题是,李世民当时敢杀自己的大哥,却不敢杀自己的亲爹。杀兄弟和杀亲爹,这可完全是两个概念!即便这样,李世民后来依然被骂了上千年。

可想而知,当时杀自己亲爹然后继位的楚穆王,到底会有多大压力。在楚国内部,很多高层贵族,虽然名义上对楚穆王俯首称臣,但是心里却很不服气。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这就为楚国内部的分裂,埋下了一个伏笔。

不过好在,楚穆王也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接下来的十二年时间里,楚穆王在位期间,靠着自己的雷霆手段,还是坐稳了王位。而且,随着那位晋文公去世,接下来几大强国之中,也没有那种特别雄才大略的君主。所以楚穆王在位期间,就可以带着楚国继续扩张。

在这十二年当中,楚穆王先后灭了江国、六国等国家,进一步控制了整个江淮地区。毫不客气的说,单论打下的地盘大小,楚穆王贡献其实丝毫不比他爹弱。但就是因为之前有弑父的经历,所以楚穆王的头上,那顶帽子是摘不到的。不管他立下了多大的文治武功,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但同时,因为楚穆王确实比较能打,而且在他的带领下,楚国确实得以进一步扩张,满足了那些高层贵族的扩张欲望。所以就算他戴着那顶弑父的帽子,仍是可以坐稳王位。

不过,这种稳定,是建立在楚穆王可以掌控朝局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楚穆王本人身体出了问题,稍微失去一些对朝政的控制,这种平衡就会彻底失效。

所以,到了楚穆王在位后期的时候,麻烦就来了。

简单来说,楚穆王之前之所以能干掉他爹,顺利即位,身边自然也是有一些死忠粉的班底。而这批班底当中,有一个最关键同时也是最核心的支持者,名叫成大心。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这个成大心他爹,名叫成得臣,同时也叫子玉。当年楚成王在位时期,这位子玉或者说成得臣,就是楚国的头号大将。当年楚国和宋国打仗,击败宋襄公的那场战争,就是这位子玉负责的。但是后来,晋国和楚国决战的时候,同样也是子玉负责。只不过后来楚国打败了,所以战争结束之后,子玉就被楚成王给赐死了。

大概正是因为自己亲爹被楚成王给赐死了,所以成大心后来对楚成王就不太满意,后来做太子的楚穆王,发动政变干掉楚成王的时候,成大心自然也就支持楚穆王这边了。而等到楚穆王登基之后,成大心则是直接被任命为楚国的令尹!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在楚国,令尹就相当于是其他国家的丞相,权力只在楚王一人之下。所以,在楚穆王时代,成大心就相当于是楚国的二号人物。也正是因为成大心以及其背后家族的极力支持,楚穆王才能坐的稳王位。

但是到了楚穆王在位后期的时候,这个成大心死了。而成大心死后,楚穆王因为依赖成大心背后家族的支持,所以就继续重用成大心的弟弟成嘉,继续做令尹。

不过,这样一来,楚穆王这个权力小团体,内部出现的变动就太大了。先是二号人物成大心去世,成大心的弟弟接替二号人物的位置。紧接着,不到一年之后,一号人物楚穆王的身体情况,又越来越差,逐渐到了要去世的地步。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在这种情况下,楚穆王这个小权力团体,想要继续牢牢控制住楚国的大权,自然就不可能了。而其他贵族,也势必会想要乱中取利,夺取这个小团体手里的权力。

对于其他贵族来说,他们或许不敢直接篡位,但是他们却敢争夺令尹的位置。如果能挤掉成嘉,同时让成嘉身后的家族让位,那么对于那些高层贵族来说,同样是巨大的收获。

所以,到了楚穆王去世之前,楚国内部的矛盾,已经成了一个火药桶。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楚穆王去世的那一刻。

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楚穆王去世了。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然后,所有的矛盾,都被引爆了。

在楚穆王去世之前,恰好楚国边境出现叛乱。一些原本依附于楚国的附属国和附属势力,见到楚穆王身体不行了,就开始叛变了。面对这样的行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的楚穆王,依然选择以雷霆手段,粉碎这种叛乱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那些想要搞事情的人。

因为楚穆王本人身体不行了,负责平叛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小团体的二号人物,令尹成嘉的头上。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都到这个时候了,楚穆王为啥不用自己的儿子呢?如果当时楚穆王直接让自己的儿子上场,是不是既能帮儿子树立威信,同时也能确保楚国的权力传承呢?为什么楚穆王当时不这样做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楚穆王不想,而是因为他儿子年龄太小了。

当时楚穆王年龄最大的嫡长子,年龄也没超过二十,而且没什么资历。年龄最大的儿子,就是后来接班的楚庄王。以楚庄王当时的资历和年龄,就算强行让他去平叛,他也没办法解决问题。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平叛的任务,只能落到令尹成嘉的头上。

但是这样一来,成嘉就势必要带着大军,远离楚国首都。而成嘉离开之后,楚国首都这边,小团体的二号人物,带着大量精锐离开。一号人物楚穆王,又到了弥留之际。作为接班人的楚庄王,年龄又太小,根本镇不住场子。

在这种局面下,要是还不发生一些事情,那才是怪事呢!

当时在楚国贵族当中,已经有了一股反对势力。这个反对势力的首领有两个人,一个叫斗克,他也是楚国的将军,只不过排名要稍微靠后一点,但是在军中声望也是足够的。另一个人叫做公子燮,这个公子燮是楚穆王的侄子,也算是王族之后。而且从法理上来说,如果楚穆王去世之后,楚穆王又绝后了,这位公子燮其实是有继承可能的。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这两个人结成了同盟。然后,很多想要夺权的贵族,开始逐渐围绕着这两个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团体。

就是在这样的诡异局面下,楚穆王去世了。而楚穆王去世之后,楚庄王作为一个新即位的楚王,根本压不住场子。只能由令尹成嘉,帮忙控制朝政。但同时,在楚国边境,此时又发生了叛乱,成嘉又必须带着主力军队,外出平叛,只能留下楚庄王单独留在京城。

所以接下来,就在成嘉前脚刚刚带着主力军队,外出平叛的时候,京城这边就开始出乱子了。以公子燮和斗克为首的小团体,直接发动了政变,控制了整个京城,宣布楚国京城戒严。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得知此事之后,身为令尹的成嘉,自然在第一时间带着精锐,返回楚国首都,平定政变。当时的局面是,身为令尹的成嘉,是前朝老臣,手握重兵,在外边把楚国首都围了起来。但是同时,公子燮和斗克这两个人,却控制了京城,同时手里还握着楚庄王这位新楚王。

接下来,双方自然就有了一场极为精彩的斗法,后世史称‘公子燮之乱’。而在双方斗法之后,最终,手握重兵的令尹成嘉,还是占据了上风,杀入了京城。而公子燮和斗克这边,则是挟持了楚庄王,逃离了京城,另立了一个政府。

但是后来,两人带着楚庄王逃出京城之后,又被一个楚国地方官员使了一个计策,引诱出来干掉了,楚庄王这才脱离了两个人的控制,然后被送回了楚国。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楚庄王继承王位的过程,就是这么奇葩。在即位之初,就经历了一场政变。

不过,从楚庄王的角度来说,回到京城之后,虽然已经成功继承了王位,但是他的王位却依然不稳。一方面,楚庄王当时还不到二十岁,资历和威望,都镇不住场子,下面的大臣也不怕他。另一方面,谁又能保证令尹成嘉就一定是忠臣呢?

要知道,之前成嘉已经是楚国的二号人物。在之前那场政变当中,成嘉又拥有了大量的兵权,并且在政变当中胜出。这样的成嘉,显然已经权力有些过大了,随时有可能威胁楚庄王的王位。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如果放到后世,这时候的成嘉,迅速发动政变,再次控制京城,然后架空楚庄王,自己做楚国的无冕之王,一点都不奇怪。同样的故事,后来发生过太多次了。

在这种局面下,楚庄王该怎么办呢?

如果当时楚庄王有足够的班底,他自然可以迅速接管朝政,把各个要害位置,换上自己的人。但是从史书记载来看,当时的楚庄王,身边似乎并没有多少可靠的人手。

这恐怕还是得怨他爹。一方面,楚庄王即位的时候,年龄太小,还没来得及培养自己的人手。另一方面,当年他爹就是弑父自立,所以他爹楚穆王在位的时候,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是心有防范,不可能让楚庄王随意培植自己的人手。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楚庄王即位之后,就面对着一个极为诡异的局面:一方面,楚国刚刚发生过政变,此时权臣掌权。另一方面,楚庄王身边根本没有值得信赖的人手,他也不知道该用谁不该用谁。

此时的楚庄王,如果表现出自己的雄才大略,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很容易会被那些奸臣钻了空子,然后把他彻底架空。对此,楚庄王也明白这个道理。

相对来说,此时楚庄王最好的选择,就是彻底躺平,以不变应万变。此时的楚庄王,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任由那些大臣和贵族斗来斗去。在这个过程当中,楚庄王才能看出来,谁是真正的忠臣,谁是所谓的小人。谁可以为他所用,谁又是不能用的人!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所以接下来,楚庄王表面上就开始沉迷于吃喝玩乐,任由那些大臣贵族争权夺利,把楚国搞得乌烟瘴气。如此一来,那些正直的大臣,自然就看不过去,开始主动替楚庄王鸣不平。而楚庄王也可以借此机会,确定有哪些人,可以被自己信赖。

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去世了,就是那位令尹成嘉。

就在楚庄王回到京城不到一年之后,作为成功平定政变的令尹成嘉,楚国当时权力最大的一个大臣,就直接去世了!对于成嘉的死,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成嘉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背后另有隐情?亦或者干脆就是楚庄王在背后下的黑手?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因为没有史料记载,所以后世也说不好。但是显然,成嘉死后,楚庄王的王位倒是更稳了。同时,下面的那些大臣,也就斗得更欢了。

而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在这些大臣和贵族的争权夺利下,整个楚国被搞得乌烟瘴气。和楚国对峙的晋国,直接打到了楚国家门口。原本被楚国镇压的那些蛮族,也趁机反叛。在这个过程当中,无数的楚国贵族,自身利益受损。然而楚庄王本人,却只是冷眼旁观,只顾自己享乐。

渐渐地,那些贵族受不了了。所有人都明白,如果楚庄王再不出来主持局面,楚国的局面会越来越糟糕。他们这些贵族的利益,也会进一步受损。到了这个时候,自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站到楚庄王这边了。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至于说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比如说拥立其他公子上位,换掉楚庄王,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显然,在那三年当中,楚庄王明面上是只顾吃喝玩乐,但是暗地里其实做了很多事情,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可能。

如此,三年之后,等到大部分贵族都受不了了之后,终于有伍举和苏从这样的人,强行闯宫,来为楚庄王直言进谏了。此时的楚庄王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已经有足够的人支持自己,自己自然就可以顺利掌权。而在之前的三年当中,楚庄王经过不断的观察,自然也知道哪些人可以为自己所用。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就比如伍举和苏从这种大臣,显然都是最好的重用对象。

所以,在苏从进谏之后,楚庄王终于一反常态,不再沉迷享乐,而是积极参与政务。而那些贵族们见到楚庄王如此上进之后,自然也都纷纷依附到楚庄王身边,帮助楚庄王控制国家,因为这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如此一来,楚国内部上下,大部分人团结一心。此后的几年里,楚庄王自然能迅速扭转楚国衰退的趋势,带领楚国再次崛起了。

这就是楚庄王一鸣惊人故事的真实历史背景。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

在那三年当中,楚庄王之所以一直沉迷于吃喝玩乐,不问政务。不是因为他不想做事,而是因为当时他不能做事。如果他表现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会直接侵犯下面很多贵族的利益,走到他们的对立面。到那个时候,楚庄王被人家直接换掉,都是有可能的。

说到底,在那三年当中,楚庄王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但是对于后世大部分人来说,大家只看到了那个一鸣惊人的故事本身。很多人只是单纯认为,楚庄王当时被大臣进谏之后,奋发图强,然后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明君。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真正的一飞冲天,在冲天之前,其实大多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而那三年的蛰伏,其实就是楚庄王的蓄力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庄王最让人敬佩和铭记的地方就是他一鸣惊人的故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是典故一鸣惊人中的主角,那么楚庄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呢?这一鸣惊人的典故又是怎么描写楚庄
2023-08-30 17:23:00
楚庄王:忍辱负重,终成一鸣惊人的霸业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儿子楚庄王继位。1.楚国形势由于楚庄王年少,楚国的大权被潘崇和斗椒两位辅佐大臣掌控。潘崇曾是楚穆王的老师,并在楚穆王弑父夺位过程中提供帮助。斗椒祖
2024-03-08 00:54:00
楚庄王假装不理朝政,假装颓废三年,原因主要有两点
弃政数年的楚庄王是如何巩固楚国的?大臣们汇报的事情,他都置若罔闻。朝中大臣多次劝他,他气不过,便下令,若再有人来言,必杀无赦。昏庸无道的楚庄王是如何让楚国强大起来的呢?我们必须从
2023-02-14 16:20:00
春秋时期的一个君王三年没有处理朝政,却变成最强大的国家
...天结盟了,明天就可能因为彼此的利益面临着分裂,直到楚庄王的出现才解决了多个国家混战的现象。
2022-12-15 17:25
楚庄王刚继位时被大臣绑架,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位列“春秋五霸”的楚庄王是整个春秋时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楚庄王刚继位时几乎看不出有成为霸主的可能,甚至一度被大臣绑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楚庄王继位的时
2023-05-10 21:22:00
楚庄王:胆量过人,德才兼备
说起楚庄王,楚庄王作为五霸之一,不仅仅战绩是没有人可比的。就是身旁的女人,似乎也比别人要强势一点。谈起楚庄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樊姬了。楚庄王自从当上帝王后,和其他帝王一样,楚庄王
2022-12-24 11:26:00
楚庄王与“一鸣惊人”:传奇故事背后的真相
...没争议的,他们分别是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以及楚国楚庄王。而且楚庄王是唯一一个封号为王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王“这个称号,至于吴王和越王敢称王那是因为他们处在春
2024-04-04 15:14:00
聊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上台之后贪图享乐,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从来不过问政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国之将灭的时候,楚庄王却以迅雷不及耳之势,问鼎中
2023-02-08 11:41:00
楚庄王通过包容和忍耐增强领导力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一日,楚庄王宴请群臣,并让2位爱妃出席助兴。酒喝正酣时,一妃子被无礼,楚庄王不以为意道:“不妨,众卿尽兴,继续畅饮!”楚庄王当真是不以为意吗?不,其
2023-11-03 2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