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科生有什么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6 12:02:00 来源:缘之心

最近,我朋友圈里很多淮南籍朋友都很开心,热烈地传播着有关淮南的一切。

《六姊妹》海报

因为年代剧《六姊妹》的“出圈”,淮南的外界知名度显著提升,文旅生机勃勃,很多《六姊妹》的剧迷们都前往淮南打卡。

这一切都归功于出生于淮南的80后文科生伊北。他用笔“复刻”了曾经的那个热气腾腾的工矿城市淮南,让淮南被更多的人“看见”,令人神往。

今年3月10日,已95岁的淮南老市长宋长汉在《淮河早报》上撰写题为《过 劲——〈六姊妹〉引发的感怀》的整版文章,盛赞伊北。

宋长汉老市长这样写道,“电视剧中的故事是从1962年讲起,我则是1963年来到淮南。过去60多年的记忆,在《六姊妹》的故事中活了过来,为此我们要感谢《六姊妹》的作者伊北。”“算起来,伊北与我有18年的时光同饮淮河水,伊北与我的孙子年龄相仿,就是这位孙子辈的作家,以一己之力出了《六姊妹》这部扛鼎之作,一下子把淮南推向全国,让淮南的风光景致、风味小吃、市情民俗以至于淮南土语都风靡起来——《六姊妹》电视剧让淮南的取景拍摄地火了起来,大通区九龙岗时光小镇里,如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一己之力”这样的用词让老市长对这位孙辈作家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老市长还梳理了一下伊北在淮南的求学经历:“读完《六姊妹》之后,我对这位喝淮河水长大的淮南年轻人充满了感慨,于是就来到伊北的中学母校——淮南二中。二中校长向我介绍了伊北,原名陈亮,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99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淮南二中初中部,3年后考入高中部,2002年毕业。一个生活在田家庵街里面的二中学生如今能有这样大的出息,是淮南人的骄傲!”

伊北高中毕业后的人生故事,老市长没有写,媒体则已经充分采访报道。

从淮南二中毕业后,伊北本科考入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第一次考研没有成功,第二次以将近400分、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伊北毕业,顺利获得硕士学位,进入全国总工会下属的中国工人出版社做编辑。2015年,他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杂志社做编辑。

2018年,伊北辞职,成为职业作家和编剧,此后也迎来了人生的创作高峰期,那一年恰好也是创作《六姊妹》的日子。

伊北40多年的人生历程,正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成才之路。

淮南是一个中国非常典型的工矿城市,因矿立市,曾经辉煌,近年来却面临着艰难的产业转型。因为伊北这位曾经的淮南少年,这座城市迎来了朝向文旅产业发展的契机。

创造一座工矿城市的,可能更需要理工科人才,但“复刻”出这座工矿城市的历史记忆的,却是一个文科生。每一个淮南人都很喜欢听到这样的一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故事。

文理科并不对立。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六姊妹》探源淮南水陆交织的城河史诗
看《六姊妹》探源淮南水陆交织的城河史诗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不仅将淮南的市井温情与时代记忆搬上荧屏,更通过淮河码头的渡轮、老街巷的烟火,唤起了人们对这座滨河大城与水运历史的关注
2025-02-12 20:46:00
《六姊妹》电视剧火爆淮南
...》在央视一套的热播,作为剧情背景地与拍摄地的安徽省淮南市,便迅猛火爆,呼唤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置身同款场景、体验剧中人生、感受那段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淮南,这里有着千里奔腾的“
2025-03-11 22:17:00
...罗里达大学的终身教职,成为西湖大学首位从海外引进的文科教授,正式把讲台从大洋彼岸“搬”到了家乡杭州。不少朋友们对他的决定表示不解,来国龙却笑着说:“就是回家了。”回到家乡,他
2023-12-01 07:41:00
跟着《六姊妹》认识建在铁路上的安徽淮南
...新闻讯 时下《六姊妹》正在央视热播,该剧主要在安徽淮南完成拍摄。有媒体在对该剧报道时称淮南是一个小城,也有人说淮南是一个较大城市。淮南到底有多大呢?多年以前,有外地朋友也如此
2025-02-09 23:17:00
女生高考602分去职业技术大学引热议:女生回应学校98%就业率很心动
...议,这位女生表示(高中选考科目政史地,是不折不扣的文科生。),也有考虑过其他院校的文科专业,但还是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就业率给吸引了,“学校发布的就业率有98%,看着就非
2024-07-23 09:25:00
2024年,文科生的报考比例、招生比例都下降了10%左右,录取率仅有理科生的一半。随着复旦大幅度缩减文科生招生计划,冲锋号响了,相信文科生减少会更加迅猛。01复旦也扛不住了最近复
2025-03-29 17:29:00
...且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还不如理科。不少文科生,相比理工科学生在“博雅”方面完全表现不出什么优势。特别是在最顶尖的学生的那个层次上,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即便是从通常
2025-03-24 10:06:00
...顶不住了?中国大学真要抛弃文科吗?说抛弃不至于,但文科生招生规模减少,甚至将会大幅缩减,却是不争的事实。近日,云南、山西等多地政府,对教育的调整和引导引发关注,文科专业规模收
2025-04-07 14:01:00
摘要:在这个AI几乎能取代人思考的时代,文科生可以没有理科思维的危害性远远低于理科生没有人文关怀的危害性。让那些想挣大钱的人去玩人工智能吧,想混好文凭的人去扩招了的热门学科吧,请
2025-03-25 12: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去银行提取个人存款,是否需要向柜员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手机号码如果因为存在涉诈风险被停机,用户又该如何有效申诉
2025-11-13 10:57:00
一针“探”真相!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引导穿刺术,为颈部肿块患者精准诊断
鲁网11月13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成功为一名颈部肿块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微创方式精准获取病灶样本
2025-11-13 10:36:00
冬日暖洋洋(图)
一张童年照片的背后,是一家人对他满满的关爱。每一个骑行往来的人们,都在享受冬日暖阳下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施工现场,大家干劲十足
2025-11-13 10:35:00
一杯美酒的快乐表达——从文化节的延续效应看古贝春酒文化的精准建构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赵洪斌)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举办至今已过去月余,开幕式主题演出“非遗双酿,曲坛流觞”相声大会的视频还在网络上持续热播
2025-11-13 10:3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用心服务群众 用情守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各类突发警情,始终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11-13 09:46:00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