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9 10:4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皖新闻记者日前来到淮南上窑林场,看到这里曾经的荒山,如今已建成新四军纪念林景区,景区分为六大板块,集教育、旅游、生态为一体。

记者了解到,为弘扬新四军在淮河两岸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丰功伟绩,23年来,新四军纪念林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共植树10万多棵,增加绿化区36片,绿化面积3000多亩,在传承新四军精神时,也造福了当地百姓,让林场职工住上小康楼,喝上自来水,用上天然气,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安居梦”。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也先后被省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成为淮南市一张亮丽的红色名片。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被省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自筹资金兴建纪念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以植树纪念先人的传统。在2002年10月15日纪念新四军建军65周年和淮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10周年的理事会上,有人提出淮南市是淮南、淮北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是新四军二师、四师浴血战斗的地区,应该建一处新四军纪念林,警示人们要“居安思危”,以林为体,以碑为魂,宣传新四军的英雄事迹,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缅怀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弘扬新四军精神,这个提议获得一致通过。

“说起淮南建新四军纪念林,就不能不提‘一虎带三羊’。”淮南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刘德文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当时由单星、宋长汉、柴慎显、丁朝群四位老同志负责自筹资金,不花政府钱筹建新四军纪念林。单星属虎,宋长汉和柴慎显、丁朝群都属羊,也就有了“一虎带三羊”建新四军纪念林的故事。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南门。

单星是14岁就参加新四军的老同志,对新四军有着深厚的感情。建林紧张之际,单星因癌症赴上海治疗,临行前,生死未卜的他写下几句话,说“纪念林是我难丢难舍的一件事”、“若能健康归来,将立即归队,投入建林工作中去”。说到做到,从上海出院回淮南的第二天,70多岁的老人,又出现在林地上。

宋长汉原任淮南市市长,从小在抗日民主中心小学读书,埋下红色种子,成为儿童团团长后,参加过街头抗日宣传,进扫盲班里当“小先生”,在兵站里帮助运伤员。建纪念林期间,他的老伴身患胆管癌,他既要忙纪念林,又要去医院护理,一天也没放松对纪念林的建设。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新四军军歌。

“兴建纪念林,是对新四军的敬仰。新四军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部队,他们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人民解放事业,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功勋卓著,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7月8日,95岁高龄的宋长汉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建新四军纪念林所需资金采取自筹解决,不给市财政增加负担。建纪念林的倡议发出后,老战士、老同志带头捐款,有上百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以及上千名干部、职工和数以万计的群众、中小学生为纪念林捐款捐物,还有几位已故新四军老战士的儿女及孙辈也主动捐款,共筹集资金200余万元。

2003年7月1日,新四军纪念林建成揭碑,只用了短短8个多月时间。其间经历了寒冬腊月、“非典”肆疟、洪水泛滥、酷暑炎热,在荒山秃岭上完成了建林任务,创建了一处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兵器广场上展出退役的战机、坦克等,让无数参观的青少年热血沸腾。

“四人筹备组,三人已作古,接力有来人,迈步新征程。”这首诗是宋长汉在2024年6月4日94岁生日时写下。“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是我们集体的智慧和结晶,这个集体现在有了接班人,队伍也壮大了。”宋长汉说,淮南市委原副秘书长刘德文、原淮南计生委调研员樊传德都曾当过兵,20年前,两人60岁退休后,先后加入到淮南新四军研究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主力军,义务为纪念林兵器广场跑武器,最终搞来退役的战机、火炮、坦克等,让无数参观的青少年热血沸腾。如今,刘德文、樊传德等人仍在义务为新四军纪念林服务。

数字里的寓意不能忘

如今的上窑山上,林涛阵阵,花香四季,忠魂巍巍,千秋永祀。

大皖新闻记者看到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主碑位于通往景区主干道路右侧的山顶平台中央,巍然耸立,“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9个字如灼灼烈焰,与N4A标志相互辉映。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9个字如灼灼烈焰,与N4A标志相互辉映。

在通往主碑区有37级台阶,两侧挡土墙上镶嵌着26块碑刻,记载着新四军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战役,形成一个“碑廊”,一个“露天军史展馆”。人们在参观时,即可拾级而上,诵读军史,寓教于游,受益非浅。

踏着37级台阶,站上山巅平台,俯瞰山下,一棵树代表一颗高洁英勇的灵魂。北上大道两侧,纪念树共分4片区域,分别以“拳拳之心敬功臣”“深深之念缅前贤”“绵绵之思寄战士”“殷殷之情献亲人”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

与纪念林主碑隔路相对的是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一进展馆,《新四军颂》瞬间把人带回80年前的烽火岁月。室内展厅以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记录了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展现了江淮儿女纵横大江南北,不怕牺牲,奋勇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展厅中的铜像、铜雕、铜钟极具特色,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奋起抗日的英雄气概,形象再现了中华儿女以血肉构筑的钢铁长城。展馆内的现代兵器模型,深受观众喜爱,引发观众对国防知识的浓厚兴趣。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

在陈列馆两侧,是3年游击战争纪念园,记录了南方八省游击队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兵器广场上,退役的坦克、火炮和战机静述峥嵘,引得无数青少年热血沸腾。

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中注意到,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数字都有寓意。

当年纪念林有65亩,正好符合纪念新四军成立65周年之意;在修建主碑区时,开山挖石、修筑台阶的过程中,从入口处的底部至中央平台修建了37级台阶,寓意新四军是1937年成立。纪念林中央的至高处平台为正方形,长20米,宽20米,共400平方米,2和4数字寓意淮南一带曾是新四军二师、四师将士们英勇战斗的地区。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纪念林里的铁军阁。

“建纪念林在树的大小、多少、栽的地点方面也作了精心安排。”刘德文秘书长介绍,当年栽植15公分粗的银杏树65棵,广玉兰、雪松各65棵,以纪念新四军成立65周年。选择30公分左右的大银杏24棵分三组栽在南、中、北三处,每组8棵,寓意新四军是红军长征后留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八省的健儿组成;坚持抗日战争8年;在华中创建了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江、浙东和鄂豫皖等8块根据地。纪念林四周还栽有1600多棵火棘(四季不落叶,秋季结红果),作为绿篱,寓意着新四军的成长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披荆斩棘,千锤百炼,铸成“铁军”,与敌人浴血奋战,果实累累,万古流芳。纪念林中还栽植10棵大的桂花树,寓意新四军成立于1937年,撤销番号在1947年,十年征程,功勋卓著,香飘人间。

林场工人圆了安居梦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开”。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在新四军纪念林的启迪和带动下,围绕着新四军纪念林,当地离退休老同志建了“夕阳林”;教育部门开展素质教育,建了第二课堂“学子林”;新闻媒体建了“记者林”;组织、人事部门建了“人才林”等30多个绿化区,这些绿化区现统一纳入到新四军纪念林景区中。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是安徽省唯一的以林、碑、史三位一体弘扬新四军精神和以史育人的宣传教育阵地。”淮南上窑林场负责人甄长勇介绍,新四军纪念林由上窑林场统一管理后,公园以营造红色景区为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了陈列馆、铁军阁、思源书院、双拥园、学子园等26个景点。使纪念林的人文景观和上窑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交相呼应,相辅相成,提升了上窑森林公园的整体形象,2009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纪念林里的双拥桥。

上窑林场的魏山、朱家大山和李家洼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采石塘口,大建设时代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石料产品。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林场的山体毁坏严重。2014年,政府关停了上窑山的采石场后,淮南市林业局和市新四军研究会率先发起魏山复绿工程的攻坚战,种植各种树木1.7万棵。昔日的采石场,经修复后已绿树成荫,成为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内的一个靓丽景点。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新四军纪念林里设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

记者探访新四军纪念林时,还在大黄山南麓看到秀美如画的思源新村静卧在青山碧水间,青瓦白墙,绿树成荫。这个美丽的生态小区是上窑林场职工家属房。

家属区85岁的陈大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过去,上窑林场职工居住的房屋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瓦房。有的一家三代挤在四十多平方米的破旧房里,因无钱修缮房屋,雨天漏雨现象严重。住在低洼处的职工一遇夏季山洪,家中就被淹。

2006年7月1日,单星等几位老同志与林场党员干部过特殊的组织生活会时,遇上了瓢泼大雨,他们亲眼目睹了林场职工住房被水淹的惨状。“建纪念林就是为了弘扬新四军精神,就是要使精神变物质,教育出成果。”宋长汉说,不能“灯下黑”,对林场职工的疾苦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单星、宋长汉、柴慎显、丁朝群等几位老同志建言后,把上窑林场职工危房改造作为当年新四军纪念林景区建设的项目任务之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免费进行了规划设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职工自筹资金的办法,仅用了3年时间,就建成106幢单体的小康型住宅楼,每户建筑面积247平方米,多层住宅楼两幢(65户)。从此,林场职工住上了小康楼,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实现了林场职工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安居梦”。改造后的生活区被命名为“思源新村”,成为一处集生态、文明、环保、宜居、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民居。

思源新村这处美丽的家园,是教育出成果精神变物质的示范,也是在新时代传承新四军精神,践行初心宗旨结出的硕果。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传承铁军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上窑林场职工因新四军纪念林住上了单体小康型住宅楼。

据介绍,新四军纪念林自建成之日起就担负起了以史育人、弘扬铁军精神的宣传教育职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闻名省内外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景区。

景区集林、碑、路、池、桥、亭、廊、馆、阁、楼于一体,供游人参观、游览。原来的上窑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单一,因缺乏人文景观的品味,公园每年游客不足5万人次。经过20多的发展建设,公园已形成了一处集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人文景观、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级森林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文/图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军纪念园第十三届公祭活动举行
...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铁军纪念园坐落于九公山长城纪念林,作为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已连续多年举行公祭活动,900余位新四军、八路军等革命将士在此长眠。伴随献花曲,全体
2023-09-25 16:40:00
...展苗圃,共同致富。他的先进事迹被录入上窑林场新四军纪念林专题片《青山不老》。7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市政法委和淮南市委宣传部了解到,2023年,王庆龙荣获2022年度“
2025-07-22 13:09:00
...人物,常态化引领传承;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依托新四军纪念林、上窑锣鼓、古寿州窑等地方文化资源,加大历史文化培育和扶持传承力度,做响、做亮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树立典型
2022-12-28 16:30:00
...,山河铭记。行走在江淮大地的山水之间,仿佛仍能听到新四军将士的抗日壮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追寻新四军在安徽抗战
2025-07-31 19:44:00
水塘边立起“黑将军”塑像
...父亲的嘱托,1996年春,她们一家人在水塘西南侧栽植“纪念林”,在水塘边专门建起一间“黑将军”纪念室,里面挂着“黑将军”的大幅素描。逢年过节,她会带一家人到这里追忆那份恩情,
2023-12-26 04:59:00
水韵江苏·美好乡村|盘活红色资源,刘老庄村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纪念园,形成了以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红星广场、纪念林为代表的几大特色景观,成为集宣传、凭吊、教育、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园林式陵园。走过矗立着纪念雕像的烈士广场,穿过烈士陵园
2023-09-10 20:57:00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陈集镇停翅港村的老村书记朱浩开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位于江苏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的新四军军部旧址。谷华 摄新四军军部旧址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
2024-02-05 17:58:00
鉴往知来|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穿越烽火
...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江苏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江苏
2023-12-04 15:10: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铁军精神 历久弥新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镌刻有新四军红色印记的英雄之城。坐落在盐城市中心的新四军纪念馆,讲述着新四军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2023-12-04 18:1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很多人开启人生第一次飞行之旅,提前多久去机场?怎么值机过安检?行李如何托运?哪些物品不能带上飞机?作为“首乘旅客”毫无经验
2025-10-08 14:35:00
“什么?猴哥跟labubu同框出现?李白跟昭君组cp?小龙虾上街游行了?”10月1日,不少武汉市民的短视频平台被光谷街头的热闹场景刷屏
2025-10-08 15:17: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国庆中秋共欢畅 公益电影进乡村
鲁网10月8日讯为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李家义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开展
2025-10-08 15:32:00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十堰各地乐享欢乐假日
十堰广电讯 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各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市民游客沉浸式游玩体验,尽享欢乐假日生活。这个假期,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2025-10-08 15:33:00
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节日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鲁网10月8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王艺璇)为规范辖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筑牢节日文化安全防线,全力守护群众“精神家园”
2025-10-08 16:08: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进万家】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国庆中秋聚一堂 “一村一年一场戏”乐民心
鲁网10月8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沟头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暨四季村晚活动火热开演,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16:39:00
这个假期,有一种“焕新”叫辽源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辽源这座城市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老街新生 记忆与未来的交融10月1日,辽源“小什街”开街仪式上
2025-10-08 17:18: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长岭老产品陈列馆:见证“军转民”的突围与生长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 156 项重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已走过 70 年历程。长岭老产品陈列馆以“以史增信
2025-10-08 17:51:00
央媒看太原月满中秋,情满家国,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赞美幸福生活,祈愿国泰民安。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栏目以《月满中秋各地多彩活动欢度佳节》为题
2025-10-08 18:33:00
节日我在岗丨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值守 护航城市安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刘嘉辉 通讯员 周杨扬)国庆中秋假期,十堰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员上岗,全面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及街头游园的树木修剪与管护
2025-10-08 20:07:00
宁国:600多名游泳健儿逐浪青龙湾
大皖新闻讯10月8日上午,2025年长三角公开水域邀请赛暨宁国青龙湾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的宁国市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激情开赛
2025-10-08 20:35:00
垓下遗址博物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8日从垓下遗址博物馆获悉,该馆即将试运营结束暂时闭馆。公告显示,博物馆将于2025年10月9日(周四)起正式闭馆
2025-10-08 20:35:00
假日抢抓施工期 三荔水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6日,三荔水库工程大坝枢纽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者坚守施工一线,以“节日不停工
2025-10-08 20:48:00
金秋揽月迎双节 河南迎游客8136.3万人次,旅游收入539.1亿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8天超长假期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强劲活力。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2025-10-08 21:07:00
大皖新闻讯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太湖县以晴好天气为主,文旅市场持续向好。假日期间,全县文旅供给丰富多元,文旅消费活力充分释放
2025-10-08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