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17: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盐城2月5日电(谷华 顾名筛)5日上午,江苏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的老村书记朱浩开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参观者进行义务讲解。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位于江苏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的新四军军部旧址。谷华 摄

新四军军部旧址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土黄的外墙、褐色的茅草屋檐,以及张爱萍亲笔题写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匾额,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

1941年7月下旬,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由盐城转移至阜宁,直至1942年12月撤离阜宁,在阜宁战斗生活了18个月。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朱浩开为参观者讲解。谷华 摄

今年75周岁的朱浩开告诉参观者,新四军移驻停翅港后,当地有名的士绅,也是自己的叔辈朱太俊把自家两间正房腾出来,给陈毅和刘少奇居住,军部和华中局其余指战员们分散借住在周围老百姓家里。“现在的军部旧址,是2003年仿造朱太俊家原址重建的。布局、朝向,甚至连屋檐上的茅草都是完全按照当时的样子修新如旧的。”

四合院的庭中,地面铺设着青色的砖,正中是刘少奇、陈毅等一起分析形势的群像雕塑。东厢房内,陈列了陈毅、刘少奇在停翅港军部期间曾使用过的床铺和办公桌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徐珊为参观者讲解。谷华 摄

阜宁县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中心工作人员徐珊介绍,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不仅是新四军军部的10个旧址之一,也是当时中共中央华中局所在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政最高指挥中枢。

新四军在停翅港落脚后,迅速组织各部投入反“扫荡”战斗,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相继收复阜宁、东沟、建阳等镇,粉碎了日伪军巩固其占领区、消灭抗日游击武装的企图,胜利保卫了华中抗日根据地。此后一年多时间里,陈毅、刘少奇等在此领导军民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指挥新四军浴血奋战。

创办抗日杂志、成立湖海艺文社、创作抗日文艺作品……徐珊介绍,新四军还在停翅港村附近建立了文化村,吸引了贺绿汀、范长江等一大批文化名流纷纷聚集到此,形成了一种空前热烈的文化氛围,还辐射带动众多爱国乡绅、社会贤达,在你来我往、诗文唱和中结成了最广泛的苏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春走基层)访江苏阜宁新四军军部旧址:茅草屋内“炼”铁军 凝聚军民鱼水情

刘少奇、陈毅等一起分析形势的群像雕塑。谷华 摄

2007年,朱浩开退休后负责看护新四军军部旧址并担任义务讲解员。“军部在停翅港时期是新四军最困难的时期,日军疯狂扫荡,飞机狂轰滥炸。”朱浩开说,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大多已经去世,一些老人在生前经常向晚辈讲述新四军在停翅港战斗生活的点滴。

“我家也见证了新四军的光荣革命历史。”朱浩开回忆说,为防止被敌人发现目标,新四军军部和电台是分开的。当时电台就放在他家里,每次电台接收信息后,就由两个通信兵轮流送往军部。“我父亲弟兄四人,四合院是我家二叔的。1964年,我二叔将老屋推倒重建,发现在院墙里面埋了很多电台使用过的电池,可惜当时不懂这个电池的价值,全部倒在河里了。”老人惋惜道。

“新四军在停翅港村的这段时间里,军民的关系十分融洽,农忙时,陈毅会让新四军战士帮着老百姓收粮食。”朱浩开说。

在四合院外面的广场上,排列着一组组雕塑,展现百姓送子参军、慰问战斗英雄等感人场景。一批来自阜宁县慈善总会的参观者,神情凝重瞻仰雕塑,认真阅读旁边的故事介绍。

“从小我就听爷爷奶奶讲新四军在阜宁的故事,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更加深刻的思政学习。”“90后”青年小张说。

先辈已去,精神永存。据阜宁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阜宁全县现有红色遗存79处,以烈士命名行政村15个。2017年,该县成立了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中心,专门负责对全县红色遗存和相关纪念场馆进行统一管理运营和提升保护,对全县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塑造“铁军驻地,华中热土”红色旅游品牌新形象。

“从2017年至今,各场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约50万人次。”徐珊说,寒假和春节期间,很多群众都会自发前来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精神洗礼。作为江苏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的她,每天接待日程满满,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次讲解,播撒心中的“红色信仰”。(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再燃鱼水情!2024“迎新春,话浓情 ”原二十军老战士茶话会举行
...共计五十余人,共话军旅生涯,共忆峥嵘岁月,共叙军民鱼水情谊。“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百听不厌是军乐,常唱不衰是军歌。活动在一首铿锵有力的《
2024-02-02 10:08:00
鉴往知来|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穿越烽火
...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结束返京途中,来到江苏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江苏
2023-12-04 15:10: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安徽作为华中抗战的领导中心和新四军坚持八年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见证了无数英雄壮歌。近日,大皖新闻记者循着历史足迹,重访皖南岩寺、泾县,皖中庐江、肥东等承载
2025-08-01 19:37:00
兴浦社区退役军人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然,果断出手相助的英勇伟绩赞叹不已,正是当时“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的真实写照。再抬首望向那幅美丽的山水画,在这层美丽的背后,抛洒过无数英勇战士的鲜血,回荡着无数爱国志士的
2024-06-19 10:36:00
...参观新四军井、新四军军坝,听一段红色故事,感受军民鱼水情;实地探访新四军修械所遗址、新四军医疗所旧址,深刻理解革命前辈经历的艰苦岁月,参观赵亚夫事迹馆,学习亚夫精神。据了解,
2024-01-30 08:18:00
...命历史等内容集中宣讲。陈集红色底蕴深厚,现有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红色遗存17处。9月中旬以来,该镇机关组织年轻党员前往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聆听红色故事、观看历史图片展
2023-09-29 01:54: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铁军精神 历久弥新
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镌刻有新四军红色印记的英雄之城。坐落在盐城市中心的新四军纪念馆,讲述着新四军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2023-12-04 18:13:00
主题活动服务地方发展
...长陈平带领19个镇区分会的负责人和协会同仁参观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要求大家牢记革命历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再立新功。讲好红色故事。去年12月
2024-01-11 00:18: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领五支队开辟津浦路东根据地,打起仗来不要命。”军民鱼水情:600名青年参军背后的信任“这是赖传珠夫人孙湘用过的橱柜,当年她住在村民何奶奶家西厢房。”在“军民鱼水”展区,一个雕
2025-08-03 12: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