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2月16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人在桥上走,直看江水流”,这样一幅岸绿水美的“六水”新画卷,即将在明年年底,随着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的竣工而成为现实。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6.19亿元,治理起点为南圣镇草头桥,终点为春雷电站,涵盖了河道生态修复、滨河雨林风貌提升、河道观光、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建成后将很好地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及水质,真正实现碧水绕城。
自“六水共治”攻坚战打响以来,五指山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谋划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等水环境治理项目72个。作为五指山市通什镇人大副主席的李慧敏,也积极参与到这场攻坚战中。
“平时我们会组织广大妇女干部积极参与‘六水共治’(巾帼行动)活动,如清除河道违规种植、河道环境卫生清理等河湖‘清四乱’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河道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李慧敏表示,同时,还会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中”等重要节点及暑期学生防溺水等重点工作,联合各村、各社区开展“汇聚治水力量进乡村、进社区”宣传活动,不断夯实六水共治工作群众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通过科技加持,助力“六水共治”。“我们以大疆无人机为主线,进一步优化巡河盲区,解决部分人力难以到达的河段巡查难题,拓宽巡河范围、提高巡查效率,优化发现、处置、反馈问题的协同工作流程,为河湖智慧化巡查提供支撑。”李慧敏介绍。
在书写五指山岸绿水美“六水”新文章的进程中,作为市民的我们,应从自我做起,从拧紧水龙头、不随便排污水、不侵占河道、不破坏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积极参与村(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做起,争当“六水共治”的践行者。
为助力营造“生态建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今年9月以来,海南省妇女联合会联合省水务厅、治水办开展“六水共治母亲行动”宣传推广系列活动,发动妈妈环保团、天涯巾帼宣讲团,共同承担起治水科普主力军的角色,传播治水知识、节水理念,以“巾帼红”书写“生态绿”。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周玉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7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