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用数字赋能文物活化与文化传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1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李林静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指出,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当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契机。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要积极开展数字化创新探索,用数字化赋能文物活化与文化传承。近年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下简称“三峡博物馆”)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在全国博物馆运行评估中名列前茅。自2024年3月开始的“壮丽三峡”展厅改陈提升工作便是一次成功的博物馆数字化实践,生动全面地呈现出三峡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历史。

加快推进文物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设,实现文物保护和管理数字化。三峡博物馆积极建设馆藏资源数据库,已形成藏品数据资源79390件/套、高清三维藏品1626件/套,使文物资源拥有了“数字生命”,信息备份得以实现。文物信息数字化可以减少需要移动文物本体的情况,从而降低损耗风险,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馆藏资源数据库建设有利于藏品管理数字化,提升博物馆运营效率与文物研究水平,方便馆际交流。同时,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也为陈列展览的数字化呈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次对“壮丽三峡”展厅的改陈过程中,三峡博物馆运用数字化管理,利用藏品数字影像资料与三维模型模拟策展效果,形成展厅预览图,极大提高了展厅改陈效率,保证了展览呈现效果。

推动展览展示数字化,提升观众参展体验,增强展览叙事性与感染力。专业性展览是博物馆向大众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博物馆自身媒介属性的重要体现,展览展示数字化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数字技术“具有弥合展览内容割裂和时空限制、拓宽展品类别、提升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的作用”,展览数字化通过改变展览设施、展示方式、叙事逻辑等,以沉浸式的体验效果增强观众的参与感,提升展览以及文化的感染力。传统的博物馆展览通常由静止的文物组成,常常面临时空错位、难以系统全面展示文物信息的困境,而数字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展览内容割裂、时空错位等问题。如“壮丽三峡”展厅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展现文物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补充了文物不便于展览的信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拓展博物馆的物理空间边界,通过视频连线将其与三峡博物馆“文化一脉同源”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相连接,对展览内容进行了补充,拓展了展品类别。数字技术还可以通过打造动态、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效果,激活文物背后的历史场景,真正做到让“历史说话”。传统的博物馆参观过程主要涉及“视觉”这一感知功能,但通过数字技术,博物馆展览不仅可以纵向延伸“视觉”这一单一感官效果(例如全景3D显示),还可以横向拓展至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知体验。“壮丽三峡”展厅通过立体环绕音效与LED动态影像配合,将三峡独特的地质风貌所形成的气候表现逐一展示,顶部影像将顶面与墙面连接,营造强烈的包裹感与氛围感,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三峡地区的自然风貌。在对镇馆之宝战国时期青铜乐器虎钮錞于的展示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将这件珍贵文物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更加直观地展现给观众,又为观众呈现了击打虎钮錞于所发出的声音,为文物补充听觉信息,激活了巴人“以金錞和鼓”的历史场景。通过数字交互体验,博物馆展览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观众在游览中的叙事身份也由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的参与者甚至创造者转变。“壮丽三峡”展厅中的三游诗人板块便设置了定制诗词互动环节,运用触摸一体机、AI模型等,模仿名家风格,通过对观众的个人喜好进行筛选计算,为观众定制与三峡有关的诗词,并将定制完成的诗词通过投影投放至展览空间中,与三游洞的场景相融合,极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使其可以沉浸式感受三峡诗词文化。

推动博物馆传播数字化,拓宽博物馆受众范围,强化博物馆品牌建设。数字化技术可以让博物馆的宣传推广更加广泛和高效。三峡博物馆十分重视博物馆传播体系建设,不断打造多种形式的新媒体产品,优化宣传推广内容,持续提升官方自媒体影响力,打造了多个博物馆品牌全媒体传播项目,强化博物馆品牌建设。“壮丽三峡”展览的配套宣传也将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新媒体平台,制作相关文稿、视频、音频等融媒体产品,在各媒体平台、馆内自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包括三峡博物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形成线上传播矩阵,通过发挥社交传播等新媒体传播效应,拓宽博物馆展览受众范围,提升展览传播效果。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文物保护和管理数字化、展览展示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数字文创等多个方面。这次“壮丽三峡”展厅改陈是三峡博物馆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为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范例,实现了博物馆展览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利用数字化讲好“三峡故事”,赋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新年摇福”—新春文创发布——与数字交互产品体验活动
...—新春文创发布暨数字交互产品体验活动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该活动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摇钱树座”为核心元素,通过“文创产品+数字技术+交互体验”等方式,给观众提供
2024-01-02 12:12:00
领文创产品、与文物亲密互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送上“新年礼物”
...有机会领取文创产品一份。这是元旦佳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的“新年摇福”—新春文创发布暨数字交互产品体验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体验,现场热闹非凡。该活动以馆藏文物“摇钱树座
2024-01-01 15:47:00
新年到!三峡博物馆邀请大家一起来把“福”摇出来
...掉……这样新奇的新年祈福想不想来亲身感受一把?三峡博物馆“新年摇福”——新春文创发布暨数字交互产品发布体验现场2024年的新年第一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的“新年摇福”——
2024-01-01 15:50:00
巴楚文化之风扑面而来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探访团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巴楚文化之风扑面而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虎钮錞于。王筝 摄□ 长江日报记者王允祺“青铜时代的三峡主体文化可被称为巴楚文
2023-11-13 05:26:00
视频 | 大学与博物馆“双向奔赴” 医学生秒变“文物小医生”
...,将书正面向上放在台上......”11月29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专家走进重庆医科大学,为医学们上古籍修复课。吴聖聪指导同学们文物修复。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现场,专家以
2023-11-29 19:55:00
...游产品和三峡文物考古研学游品牌,充分利用文物建筑、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工地等建设研学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三峡考古和博物馆研学游等活动。规划明确,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依托
2023-05-29 16:48:00
超13万人次走进三峡博物馆过“双节” 探秘古人怎么玩成观众最爱
...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自己的行程中加入了打卡各种博物馆。受此影响,10月7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公布的人气成绩单也同样全线飘红,假期中既能欣赏精美文物、感受历史印迹,同时还
2023-10-07 20:04:00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这个古籍文化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
...更重要的是对古籍文化传承。”9月28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丹函萃蕴”古籍文化策展人刘兴亮正在向媒体记者介绍着。为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延续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
2023-09-28 15:58:00
馆长说文物 | 双鲤石鱼水标,见证千年来长江的潮起潮落
...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华龙网、重庆文艺网推出《探秘重庆博物馆“镇馆之宝”·馆长说文物》栏目,以数字化为支撑,让千百年来的文物会“说话”,让沉睡的文博馆藏“活”起来。位于涪陵城北的
2023-12-31 11: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