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身为吴王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沿用“吴”这个国号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2: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386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同时定年号“洪武”、国号“大明”。这也引出了明朝被热议的第一个话题,身为吴王的朱元璋为什么不沿用“吴”这个国号?

按照源自于商周时期的旧制,一个新的朝代诞生,其国号应使用君主的封爵名。不仅秦、汉、魏晋、隋、唐莫不如此,连夹在东西汉之间的“新朝”,也是从王莽的侯爵名(新都侯)中取出。

吴王朱元璋没有沿袭这一传统,是因为这套旧制到他这个时候已经被废弃了。

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各皇朝存续的时间都很短。建立新皇朝的节奏太快,导致“创业”的皇帝们没时间,也顾不上先弄个爵位来过渡,自然也就无法再走“先爵位后国号”的老路了。

像刘知远、郭威都是认个“祖宗”后,就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皇朝“汉”和“周”。赵匡胤效法郭威“黄袍加身”后就有点尴尬了,既没有爵位,又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找不出一个皇帝祖宗。他只得用自己官职(归德节度使)属地宋州将自己的皇朝命名为“宋”。

注:刘知远冒称自己为汉室后裔,郭威则自称先祖为周朝虢叔。

此后在中原北方陆续建立的辽、夏、金等,以及重新统一中原的元朝,更是用实际行动彻底抛弃了以爵号定国名的传统。

“辽”来源于契丹人的发源地辽水;女真崛起后针对辽自称“镔铁之国”,就将自己的国名取为“金”(金克铁)。“元”这个国号则来源于《易经》中的“大哉乾元”。

因此轮到朱元璋为自己的皇朝选择名字时,已经没有了延续封爵名的旧制限制了。那么朱元璋选择“明”的原因,是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向“小明王”韩林儿致敬呢?

毕竟朱元璋尊韩林儿为皇帝是事实,朱元璋“吴公”这个爵位也是韩林儿册封的(吴王是朱元璋自封的)。但是明朝官方自己就把这个说法给否了,万历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专门提到过这个问题: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盖返左衽之旧,自合如此,且以有别于小明王也。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

明朝的正式国号不是“明”,而是“大明”。加个“大”字除了是向元朝学习外,还有个目的就是和韩林儿的“小明王”做区分。这其实也解释了朱元璋不选用“吴”的原因,他根本就不想人们将他的皇朝和韩林儿的“龙凤政权”联系起来。

朱元璋最初并不是独立起兵反元,他是投奔了红巾军“亳州制节元帅”郭子兴。至正十三年朱元璋放弃所有也要自立门户的重要原因是,他觉得红巾军是帮只会互相倾轧的乌合之众,跟着他们没前途。

此后朱元璋一方面重新组建势力,撇清与红巾军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严肃军纪,不允许军队去抢劫士绅大户,主动向各地士绅大族示好,这也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主要措施之一。

因为朱元璋清楚在皇权的时代,不与士绅们合作,别说长期经营皇朝,连一统天下就不可能。所以朱元璋随着自身势力的扩大,对红巾军的排斥也越来越厉害,后来不仅否认“龙凤政权”的合法性,还斥责红巾军为祸害天下的“盗匪、妖人”。

所以这样的朱元璋怎么可能用“龙凤政权”给予的“吴”来命名自己的皇朝呢?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选择“明”呢?

首先,历代皇朝在建立之初都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任务”--确立皇朝的法统。这不仅仅是为了粉饰装裱新朝,也是为了说明皇朝统治天下的合理、合法性以收拢天下民心。

历代皇朝基于自身权力、统治的考量,千年来一直排斥“叛乱”,也在不停的塑造臣民不得叛乱的理念和价值观,但尴尬的是推翻前朝建立新朝本质上就是“叛”。因此在论证自己的法统时,一方面需要说明是前朝失德被“天”所弃。另一方面也需要强调自己得朝是承天命,例如“五德终始说”。

这个学说简单归纳起来就是每个朝代都有自身的固有属性(“金木水火土”之一),这些属性互相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大明会典·大宴乐章》

最终朱元璋和他大臣们研究确认自己的皇朝是“火德”,而“明”属火。有个旁证可以证明朱元璋确实信这套理论,例如他规定自己子孙取名时,就要求名字的第三个字必须以五行为偏(每代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循环使用)。

除此之外,元朝国号的出处在《易经》中的原话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而紧跟其后的一句话是,“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注:蒙古人选“元”实际也是暗指之前中原各皇朝的国号表示它们只代表特定的古代诸侯国(如秦、汉等等)或某些地方(如辽、宋等等)。

蒙古人定国号为“元”的一层意思是,开创了一个“多元合一”并包容一切的新世界。朱元璋则针对性的直接用后文解释,元朝虽然开创新世界,但是治理能力不足,大明才是天下的救星。

所以选择“大明”为国号,上合天意!

其次,元末大起义时期,也是白莲教盛行的时期。当时白莲教不仅在民间有大量信众,朱元璋自己的队伍里也有很多士兵和将领是白莲教的拥趸。朱元璋创建新皇朝,多多少少也需要考虑一下他们的愿景。

当时白莲教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其大意是在末世劫难中,弥勒佛会降下自己的法相“明王”扫除黑暗、重现光明、拯救苍生。

所以朱元璋将自己的皇朝命名为“大明”并自称“明王、明帝”,会非常“应景”。其收拢天下民心的作用,数倍于选用其它国号。

因此选择“大明”为国号,下顺民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小众或者说有一些牵强的理由。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史记·帝喾本纪》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史记·秦始皇本纪》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后汉·南匈奴列传》

统御天下既是皇帝个人的梦想,也被整个中原视为自身的骄傲。因此在屈服于异族百年之后,皇朝也需要一个让人振奋的新名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称帝前有吴王的爵位,为何会选择“大明”为国号?
...选吉祥的字,以《易经》“大哉乾元”定国号为“元”。朱元璋的取舍到了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国号的选择成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头等大事,其实朱元璋很好选,首先自己有韩林儿封的吴王爵位,自
2023-07-23 22:54:00
朱元璋称帝前已称吴王,为何最终定国号为明?
朱元璋在渡江攻占应天(今南京)之后,正式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为了稳固自身的势力,而缓解元廷与其他义军势力对自己的敌视,朱元璋在建国方略上采纳了谋臣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
2023-02-11 19:52:00
朱元璋曾被封为吴王,为什么称帝后定国号为大明
...朝末年的反元义军中,江南最强大的就是三股: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亲率二十万大军击败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陈友谅战死,朱元璋取得了决战的胜利。此战过后,朱元
2024-07-07 21:40:00
揭秘中国历史:王朝国号的起源与意义
...相承,体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铁木真)【明】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的国号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如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所说的和吃菜事魔的明教有关,而是与佛教里的白莲教密切相关
2024-04-15 11:24:00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吴朝改建明朝?仅仅是出于对他的歉意吗?
...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而归德军驻地在宋州。以此类推,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应该叫吴朝,因为他曾经被封为吴国公,进而自立为吴王,并最终以此身份登上帝位。但是,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在应
2023-01-08 11:21:00
朱元璋是吴国公,推翻元朝后为何国号取名为“大明” ?
...被杀之后,刘福通就尊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主。1355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第三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掀起高潮。之所以
2023-01-08 11:25:00
唐王李渊建立唐朝,吴王朱元璋为何不建立吴朝?
...前的“王号”当作自己的“国号”。如果照此情况类推,朱元璋曾经被封为“吴国公”,同时还自立为“吴王”,那为什么建立的朝代叫“明朝”而不是“吴朝”呢?明太祖首先咱们来聊一聊朱元璋
2023-01-14 12:45:00
朱元璋的大明国号,既另类又深思熟虑
...个重要的改变。等明朝建立之后,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朱元璋他也是有封号的,那就是韩林儿给他的吴王,“吴”这个字既有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朱元璋的封号,按理说朱元璋建立的就应该是吴朝
2024-10-28 11:01:00
朱重八如何逆袭张无忌
...在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教徒朱元璋了吧?虽然论人品和武艺都不是教主张无忌的对手,却在蛰伏待机后建立大明王朝,将明教一网打尽……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出
2024-05-16 17: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