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许多历史爱好者好奇,明朝的国号为什么这么特殊?为何不像以往的国号那么“顺理成章”?这是因为明朝之前的中国,大多数的王朝都是禅让流,意思就是皇位是通过前代禅让过来的。
我们先一个简单的统计,不过在这里要除掉五胡十六国这种乱糟糟的时代,单纯看影响比较大的改朝换代。在元朝之前,改朝换代差不多发生了18回,这其中像刘邦这样个人打天下的有七次,而禅让则发生了十一回,这种方式几乎占据了元代之前2/3的最高权力交接流程,哪怕是南北朝时期,大家打得再狠,那最后也都得来一个禅让典礼。在这儿咱们就不去讨论这些禅让里面流程正不正规的事儿了,毕竟到了禅让的那个时间节点,你就是不想让也不重要了,不过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禅让来的王朝会把前朝封给自己的封号作为国号,哪怕是汉朝这种没有经过禅让直接亮刀子的王朝,刘邦也依然延续了“汉”这个字作为国号,因为他之前是被项羽封为汉王,这个封号也就成了国号。
所以在元代之前,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王朝的国号都和开国君主的封号有关。比如像秦朝是周天子封的秦国,曹魏是汉朝封的魏王,晋朝是曹魏给封的晋王,隋唐两朝开国君主都是前朝的隋国公、唐国公,这些封号一半也都和地名有关。像汉朝因为刘邦被封到了汉中,曹魏的核心在魏郡的邺城,封号就用了魏这种地名作为封号。
封号变成国号的方式在元朝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蒙古人在忽必烈之前就已经给自己的国家起好名字了,叫野克蒙古乌鲁斯,意思就是大蒙古国。这种名字在忽必烈的手里就不太好用了,因为这位爷在众多的蒙古贵族手里面抢夺大汗的位子,靠的的就是漠南汉人的力量,他不仅重用汉人,而且还领着有汉人成分的军队,直接打到了当时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来了一个反向操作的封狼居胥。所以忽必烈在国家的法统上倾向于用汉人的那一套,甚至忽必烈本人还亲自参与了讨论皇帝衮冕、礼服的设计问题,那么国号上自然也就不能够再用过去的那一套了,于是他就采取了汉臣们的建议,从《周易》当中的乾卦的“大哉乾元”里面“大元”两个字给提了出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号起名的一个重要的改变。
等明朝建立之后,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朱元璋他也是有封号的,那就是韩林儿给他的吴王,“吴”这个字既有地理上的概念,也是朱元璋的封号,按理说朱元璋建立的就应该是吴朝,可问题是朱元璋根本就不想用“吴”这个字,这个“吴”在历史上几乎都是割据政权,比如像东吴,那几乎成了鼠辈的等量代换词,而且这个字如果一旦用了,就等同于是承认了韩林儿龙凤政权是合法的。朱元璋在登基的时候就说过,韩山童这些人都是反贼而已,自己要继承的是元朝的大统,所以“吴”这个具有传统性质的国号就被废弃掉了,反而采用了元朝国号的那句话。
元朝用的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朱元璋就沿用了这句话的下一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采用了大明作为国号,那这样一来,等同完全继承元朝的合法性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