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7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将目光投向与古建筑结缘的3名年轻人,他们通过手绘插画、复刻古建、学习古建技艺等方式,让更多人看到古建之美。其中,第一位便是画出古建“网感”的太原手账插画师秦志臻。
报道中,圣母殿前,秦志臻一笔笔描画,重檐歇山顶、绿釉琉璃瓦一一呈现。跳跃的空间、放大的细节、大块的色彩……秦志臻笔下,一座座古建灵动鲜活,充满“网感”。
报道介绍,秦志臻从小就在晋祠旁长大。难老泉为什么有10个孔,宋代仕女像与元代仕女像有什么不同……童年时,姥爷口中的一个个故事成为秦志臻的古建启蒙。2014年,秦志臻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中国美术史对山西古建筑着墨尤多,像晋祠圣母殿、五台山南禅寺、应县木塔等,不胜枚举,秦志臻愈发领略到山西古建的美。
从事古建手账系列创作,秦志臻选择从熟悉的晋祠开始。“大家喜欢有地域特色的事物。山西最有特点的是古建筑,从唐到清,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值得被更多人看到。”2022年,一家出版社找到秦志臻,约稿70幅古建插画。他开始系统地画古建,从山西省北边的大同市开始,一路向南,已经画了30多幅。
做文创是秦志臻传播古建文化的又一种尝试。“朋友想把我的画做成明信片送人,开始只是试一试,没想到大家很喜欢。”第一组12张古建主题明信片推出后,秦志臻在网上分享这个好消息。每条留言,他都看得仔细,“有网友问能不能出款古建拼图,后来我们真就做了一款古建拼图。”秦志臻常常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画古建兼顾了热爱、专业和生计。“除了个人努力,也借了时代的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秦志臻对此深有感触,“这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我要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古建,进而喜欢古建。”秦志臻的努力有了回响。不少网友留言:看了你的画,我决定去山西看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