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媒看太原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古建筑约有2.8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国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10月3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金台观晋》栏目以《你所不知道的山西“守庙人”》为题,讲述常年与庙为伴的“守庙人”的故事。其中,对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国保单位狐突庙“守庙人”王中有、王世文父子作了重点介绍。
报道称,父亲王中有93岁,从2005年开始守庙,直到现在还一直住在庙里。儿子王世文58岁,2012年接替父亲的工作。今年4月,王世文入围国家文物局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初评名单。
据记载,狐突庙是供奉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的庙宇。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重修于元代,明清两代又经过多次修葺。据说全国各地曾有过100多座狐突庙。在现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狐突庙中,西马峪村的这一座,是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
2006年,狐突庙成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在前一年,王中有来到庙里做文保员。他的工作其实并不复杂。打扫院子,爬房修瓦。来了客人,也是义务讲解员。他最怕两件事,一怕火。上世纪80年代,村民堆积在狐突庙山门下的谷草起了火,最终山门被烧得只剩下基座和部分建筑构件。所以,如果有村民在周边堆放杂物,王中有绝不留情面。二怕盗。狐突庙现在还不具备对外开放条件,隔三岔五就会有人慕名而来。多年前,曾有游客打着参观的幌子行盗,父子二人对游客总是很小心。
2012年,王世文接替父亲的工作。但是,王中有还是不放心,与儿子共同守护。日复日,年复年,在枯燥的日常中像守家一样守着狐突庙。而王世文则期待着狐突庙能早日开放,也希望全国各地的游客能来看看家乡的宝贝。
在山西,像王中有、王世文这样的守庙人有3000多人。山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保员是为解决文物多而管理机构少的矛盾而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5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