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7 21: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党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本西羌之一支,原居青藏高原。汉文典籍有关党项的记载首见于唐魏徵等所撰的《隋书》,《隋书·党项传》记:魏、周之际,数来扰边,但《魏书》、《周书》不载党项事。其后唐李延寿撰《北史》,杜佑撰《通典》,五代、北宋修纂的《旧唐书》、《新唐书》、《五代会要》,新、旧《五代史》,元修《宋史》等都有党项专传,这些史书中或直接称党项为“党项羌”。西羌与党项的关系,据《旧唐书·党项羌传》记述:“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的汉代西羌主要居地是:“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赐支,或析支,即指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曲一带地方,这里是羌族发源之地。古析支既是党项初起的居住中心,则他们当与西羌同源。早在汉代西羌曾大量内徙于河陇及关中一带。遗留在原居地的广大羌族,在西晋末为吐谷浑所统治,其势微弱。自西魏废帝元年(552年)至北周保定四年(564年),附属于吐谷浑的宕昌(中心在今甘肃宕昌)和邓至(中心在今四川九寨沟县)两个羌族小政权相继为西魏和北周灭亡之后,“党项始强”。以后,宕昌、邓至有一部分融入党项,成为其组成部分。故《隋书·党项传》称“其种有宕昌、白狼”云。“因此可以说,党项羌应是汉魏后居于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的西羌诸部发展而来,是居于这些地区的西羌,在北周后的泛称。”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自北周后,党项羌兴起,其分布地域,据《隋书·党项传》的记载:“东接临洮(今甘肃岷县),西平(今青海西宁市),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到唐代初年,活动范围有所扩展,史书记述亦较准确。《旧唐书·党项羌传》记载:“其界东至松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接叶护(今新疆若羌)南杂舂桑、迷桑(今青海、四川交界处,果洛、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等羌,北连吐谷浑(今青海北部,甘肃南部一带),处山谷间,亘三千里。”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关于党项人的发源地,据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发现的西夏文献中一首记载党项祖先的颂诗称:“黔首石城漠水边,亦面祖坟白河上,高弥药国在彼方。”②20世纪初以来,中外西夏学家对诗句进行过多种译释考证,说法不一,但基本肯定是一首记叙党项祖先发祥地的史诗。即“黔首”与“赤面”指党项人,因其脸色黝黑,并用红颜料涂面。白河”即今嘉陵江上游白龙江,古称白水。“弭药”是党项人自称,后吐蕃沿用此名。该诗概述党项羌的原分布地是在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一带,与汉文典籍记载相合。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党项人的早期社会生活,据《隋书·党项传》记载:“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织牦牛尾及瓶毛以为屋,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电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其俗淫秽烝报,于诸夷中最为甚。无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人年八十以上死者,以为令终,亲戚不哭。少而死者,则云大枉,共悲哭之。有琵琶、横吹、击缶为节。”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隋书》系唐魏徵撰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唐李延寿修《北史》,其《党项传》因袭《隋书》,仅个别字句有差异。至五代后晋刘煦于开运二年(945年)撰《旧唐书》,内容多直接取材于唐代史官著述,因时变迁与史料充实,其《党项传》略详于《隋书》,如《旧唐书·党项羌传》记党项有八部:“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而拓拔氏最为强族。”其还记载有关社会生活的内容有:“俗皆土著,居有栋宇”,“其人多寿,年一百五六十岁。不事产业,好为盜窃,互相凌劫。尤重复仇,若仇人未得,必蓬头垢面跣足蔬食,要斩仇人而后复常”。“气候多风寒,五月草始生,八月霜雪降。求大麦于他界,酝以为酒。妻其庶母及伯叔母嫂、子弟之妇然不婚同姓”,“死则焚尸,名为火葬”。

从古代羌族到西夏的建立,探寻党项族的兴起、族源及原居住地

《隋书》和《旧唐书》有关党项羌的记载,基本上描述了党项初期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情况及其变化,即当时的党项正处于以氏族为基础的原始社会末期向部落联盟发展的阶段除上述党项八部外,据两唐书《党项传》记载,在赤水(今青海共和)以西有“黑党项”与居于河西大积石山的雪山党项两大党项部落党项的名称是唐朝史家对建立西夏的羌人及其先祖部落的称呼。关于“党项”一词的原意,中外学者分歧很大①,张云《党项名义及族源考证》认为:“党项”一名来自藏文史书中所说四大族姓之一的“董氏”的音译。藏文对党项称谓的汉译作“弭药”、“木雅”、“密纳克”等。“党项”与“木雅”的含义基本一致,又有细微不同。该文还从藏语中初步找出党项八部的音译原型,它们都是董氏,即党项部落,或与之有亲缘关系的部落名称,其中拓跋氏为皇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不知去向,时隔900年专家找到原因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除了汉族之外还有哪些民族吗,而在我们中国我们把除汉族之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的就是关于少数民族的故事,不过不是讲我们现在社会的少数民族,要
2023-01-20 22:13:00
被历史遗忘的传奇,被风沙掩埋八百年后重见天日
...大乱,出逃之时他向天下的诸侯下令,命他们起兵勤王。党项族的首领拓跋思恭,没有忘记当初大唐对他们的庇护,带着自己集合的番汉兵马数万人驰援长安,攻打黄巢军,虽然失败,但是他退回定
2023-06-19 11:42:00
定难军为什么走上了造反之路
...其割据时间近200年。拓跋部并非西北大族,其前身不过是党项族的一支,在民族众多的河西地区并不占优势,河西老牌霸主先有汉人归义军,后有甘州回,鹘,但为何是拓跋部统一了河西?今天
2024-04-24 21:31:00
...么人群呢?长期以来,这是一个谜团。西夏的建立者属于党项族,而党项族又是羌族的一支,在汉代被称为“党项羌”,活动于青海一带。《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
2024-04-29 21:25:00
西夏强盛200年,党项人的起源,两次迁徙终成一方霸主
...了与宋、辽、金鼎立的西夏王朝,享国190年。如果从唐末党项族夏州地方政权算起,则时间长达347年。鼎盛时期疆域包括现今宁夏大部和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据史料
2024-06-19 21:30:00
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怎么壮大起来的,为何能建立西夏?
有关党项族的发家史,简单来说,就是在隋唐时期,一个西北游牧民族,受中原政权的影响,不断被内迁同化。后来到了唐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去帮唐朝中央镇压黄巢起义,所以才被唐朝皇帝赐予了一块
2022-12-29 20:12:00
...民族特征,族群也越来越大。 唐朝末年,拓跋思恭成为党项族的首领,同时受封为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自称刺史。黄巢入长安,拓跋思恭被
2023-01-02 14:52:00
西夏政权的崛起与发展历史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西夏的崛起和发展历史。一、从党项族蜕变成党项政权汉朝时期,我国迎来了一波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这一时期就存在对党项人的记载,它是羌族的一个分支,所以党项民族
2023-01-24 17:27:00
西夏王朝:少数民族掌权王朝的辉煌与衰落
...们虽源于汉字,但和汉字迥然不同。西夏文字源自羌族,党项族的祖先。他们在青海一带生活,从唐朝末年至北宋,以节度使身份统治夏州。在夏景帝的父辈努力下,党项人向西发展,并夺得河西走
2023-12-20 14: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