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重8.1吨 精度毫米级
历时5个月,大胜关长江大桥成功更换“髋关节”
图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更换主桥支座施工现场。 通讯员 郑雨彤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吴春霞 摄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雨彤记者吴春霞)“这个支座是大胜关长江大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连接部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好比人体起到连接和缓冲作用的‘髋关节’部位,非常重要。”记者从市交通集团所属三桥公司了解到,近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竖向支座更换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这项重点桥梁养护工程圆满完成。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于2005年10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通车20年来,已累计保障约2.13亿车辆通行。支座是桥梁的核心部位之一,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据介绍,大桥更换“髋关节”历时5个月,成功更换了主桥南、北主塔,南、北辅助墩及南、北过渡墩12个竖向支座和引桥8个盆式支座,并通过多维度检测与评估,全面保障了桥梁结构安全与交通运行效率,为三桥高速路网稳定运营注入强大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更换的部分支座最大重量达8.1吨,是目前江苏省更换过的最大吨位球形拉压支座。评审专家认为,此次支座施工过程面临施工空间小、吊装运输难度大、危险性作业多等重重困难。
三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项目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施工,从原材料的筛选把控到支座成品的试验检测,从整体方案的探讨、布置到局部点位的细化、优化,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零差错、零隐患,以精细化管理保障工程品质。
针对技术难点,三桥公司在施工前专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同步控制算法实现顶升精度毫米级控制,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全过程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仅如此,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专项方案中安全保障、施工工艺等要求进行,并开展全过程第三方施工监控,对支座更换工艺中的顶升精度、位移控制、材料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有力保障了施工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所有监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了支座更换工程的成功实施。
此次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竖向支座更换成功,将进一步提升大桥的结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同时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