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上巡检。九江长江大桥是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咽喉要道,平均每天桥上通行200余趟列车,桥下通航600多艘船舶。大桥有钢梁3万多吨,螺栓100多万套,桥梁工每月都要对大桥进行一次全覆盖检修,保障运输安全畅通。56岁的孙凤生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桥工段的一名桥梁工,从九江长江大桥开通时就在这里工作。28年来,孙凤生和徒弟们爬钢梁、下桥墩,战严寒、斗酷暑,检查大桥每一处设施,轻敲细探,排除安全隐患。2012年春运期间的一天,大桥吊杆因大风晃动剧烈,孙凤生检查后发现是桥上的两个阻尼器疲劳断裂造成的。为确保桥梁结构安全,他和工友们将作业吊篮绑在结冰的吊杆上,在寒风中高空作业7小时,成功更换了阻尼器,作业完成时,孙凤生已是四肢麻木,全身冻透。如今,孙凤生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青年工人。29岁的徒弟张文亮在2020年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担任工区工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师傅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文亮说。上工路上,孙凤生在桥头堡大厅看着大桥老照片说:“守桥28年了,退休前能把这‘老伙计’健健康康地交给徒弟们,我就安心了。”今年春运开始后,通过大桥的列车增多,检修频次也相应增加,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桥医生”们更加忙碌了……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右)在九江长江大桥上给徒弟张文亮检查安全绳。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中)和徒弟张文亮(左)在九江长江大桥上等待列车驶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对九江长江大桥支座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对九江长江大桥钢梁进行清理检查。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在夜晚的铁路“天窗期”,孙凤生(左)和徒弟张文亮在九江长江大桥上测量钢轨数据。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在桥头堡大厅观看九江长江大桥的老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在检修前,孙凤生(后排右一)和徒弟张文亮(后排右二)与工友一起开安全预想会。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桥梁工在上桥检修前清点作业工具。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1月23日,孙凤生和工友在九江长江大桥的桥拱上巡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摄pagebreak
这是1月23日在江西九江拍摄的九江长江大桥(无人机照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