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铁龙腾电贯秦蜀”实践队的12名师生,在宝成铁路宝鸡至广元段完成了一场历时8天的沉浸式社会实践。通过走访工业遗址、参与志愿服务、深入田间劳作,学子们以“行走的思政课”的形式,解码工业精神、感悟为民初心、见证铁路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
触摸工业记忆:在遗址与展馆中读懂奋斗基因
实践首日,师生们走进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聆听抗战时期工业西迁的壮阔历史。斑驳的窑洞厂房与泛黄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实业者“坚守生产、支援前线”的家国担当。随后,在铁路博物馆,队员们通过老式电力机车、钢轨等珍贵史料,重温宝成铁路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历程。“第一代女电力机车司机”等故事,更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工业精神内核。
服务民生一线:慢火车上的“流动课堂”
6063次“公益小慢车”成为实践的重要课堂。这趟横跨陕甘川三省的“惠民列车”,以低廉票价和密集站点,成为沿线百姓的“致富快车”。实践队员们在助学车厢与山区儿童共读绘本,在惠农车厢帮老乡搬运花椒、蔬菜,更见证了宝鸡市中医院随车义诊的暖心场景。“这趟车是山里人的希望!”列车长向宝林40年如一日的坚守,让学子们对“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有了具象认知。
赋能乡村振兴:田间地头见证铁路“血脉滋养”
在凤县花椒田,队员们化身“采摘工”,体验“大红袍”花椒助农增收的喜悦;在阳平关古镇,菜农们“靠列车卖菜致富”的故事,揭示了宝成铁路对山区经济的拉动作用。“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队员李敏在劳作笔记中写道。
实践感悟:三重滋养淬炼青年担当
“从工业精神到民生情怀,再到乡村发展,宝成铁路是一本立体教科书。”带队教师王磊总结道。学子们通过这场实践,不仅将电气专业知识与铁路建设紧密结合,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坚定了“科技报国、产业惠民”的理想信念。未来,这支“铁龙”队伍将继续沿铁路前行,用青春丈量中国发展的时代脉搏。
此次实践,让学子们把课堂所学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在历史、工业与民生的三重滋养中,进一步坚定了“学电气、兴产业、惠民生”的理想信念,为未来投身国家电力与铁路事业、担当青年使命注入了精神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赵彬 通讯员 吴昕怡 雷卓威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