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岁男孩鼻塞持续数月,出现了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等异常症状。医生检查后,竟发现其鼻腔后端竟有一处直径近2厘米的肿物。由于儿童鼻腔较成人窄,可操作空间小,手术医生与麻醉科团队密切配合,最终通过内镜引导下在鼻腔内切除了肿物。
随着“互联网+科普”的兴起,有一些病频繁冲上热搜。其中,号称“颜值杀手”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病”。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也不乏因自我怀疑“腺样体肥大”而求医心切的家长。然而,并非所有的张口呼吸、鼻塞打鼾都是腺样体的错。
近日,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接诊了一名10岁的小男孩可可(化名)。据家长描述,孩子持续鼻塞好几个月了,起初只是单纯的鼻塞,以为着凉了,可吃了感冒药一直不见好,还陆续出现了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等异常症状。“孩子难受我心里着急,便开始上网搜,我怀疑他是那个网红疾病‘腺样体肥大’,麻烦医生给查查吧。”可可妈妈说。
耳鼻喉科接诊医生查体发现,可可的鼻塞不伴随打喷嚏和流鼻涕。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可可的左侧鼻腔后端有一处直径近2厘米的肿物。肿物不仅堵塞了后鼻孔及鼻咽部,还阻碍了鼻窦的引流,引起了鼻窦炎。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仅症状会越来越严重,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根据可可的病情,耳鼻喉科专家决定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儿童鼻腔较成人窄,可操作空间小,耳鼻喉科团队进行了充足的术前准备,力争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手术医生与麻醉科团队密切配合,最终通过内镜引导下在鼻腔内切除了肿物。术后当晚,可可就呼吸畅通、不再打鼾了。术后的病理检测结果显示切除的肿物为良性(鼻息肉)。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慢性疾病,外观上像新鲜荔枝,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半透明的肿物,可以出现在鼻腔和鼻窦黏膜的任何部位。鼻息肉常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并呈进行性加重,甚至完全阻塞鼻腔通气,鼻塞严重者表现为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或丧失。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病情加重,鼻息肉越长越大,直至填满整个鼻腔,最终导致鼻子变形,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提醒,孩子长时间鼻塞,可能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以及潜在的鼻部肿瘤等多种原因有关,不可想当然地认为都是腺样体肥大惹的祸。出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刁明杰 通讯员 王鑫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4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