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0: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598年,为期7年的万历援朝战争(壬辰倭乱)结束,大明为了自己的藩属国朝鲜动员了国内的戚家军(戚继光余部),麻家军(宁夏麻贵所部),水师陈麟、邓子龙部以及辽东边军主力(李如松部)这些帝国精心打造的精锐部队,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与日本武士苦战7年之久,最终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野心,但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辽东边军参战时间贯穿战争全程,损失相对更加严重,使得大明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受到削弱,就在援朝战争结束后的第18年(公元1616年),辽东的女真部落首领努尔哈赤趁明军在辽东防卫空虚之际,公然反抗大明,并建立自己的政权,是为后金。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但是大明在援朝战争中也不是一无所获,尤其是大明表现的大国担当和人道主义精神,强化了大明在东亚的共主地位,开玩笑大明这个大哥确实够意思,小弟们自然也乐的跟着大明干。其中对大明最忠诚的莫过于朝鲜(李氏朝鲜),对朝鲜而言,大明就是它的再生父母,朝鲜王则多次在公开场合宣传大明的恩情,并大肆宣扬大明与朝鲜的关系不仅是君臣关系这么简单,而是父子关系那么浓厚。本来朝鲜远离中原,向来与中原局势关系甚微,但随着后金的崛起,尤其是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大明失去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朝鲜的战略地位才凸现出来。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朝鲜在后金的侧后方,与毛文龙的东江镇(皮岛)驻军互相联络,经常性袭扰后金的后方,特别是毛文龙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部来着朝鲜。其实就在萨尔浒之战时,朝鲜也曾派出15000名士兵参战,与明军一起与后金军作战,但后金八旗军的强大战力,使得明军惨败,作为外援的朝鲜军也几乎是全军覆没。战后,努尔哈赤将主攻方向盯上了辽西走廊,一时间也无暇顾及朝鲜。而大明则积极联络朝鲜,使得后金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无法集中所有力量对抗大明。

此后,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明军的火炮击中身亡,皇太极成为后金新的领导人,皇太极一改努尔哈赤的战略方针,暂时停止对大明的进攻,开始着手朝鲜问题,同时期,皇太极也开始对蒙古的林丹汗动手了,真是忙得很。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1627年正月,皇太极以二贝勒阿敏为主将、贝勒济尔哈朗为副将统率4万八旗军东征朝鲜。正月十三,八旗军渡过鸭绿江,围攻朝鲜北部重镇义州。朝鲜守军仓促应战,同时,内应韩润四处纵火,打乱守军防御部署,并趁机打开城门,迎接后金军入城。就这样,义州沦陷,城中参与协防朝鲜的10000明军和20000朝鲜军被全歼。攻陷义州后,阿敏以8000骑兵留守义州,亲率主力继续南下攻击,连破平壤、汉城等重镇。朝鲜王只得逃往江华岛(汉江入海口上的岛屿),因为后金军不善水战,只能望江兴叹,最终在劫掠一番后,双方缔结兄弟之盟,皇太极部署的第一次征讨朝鲜战事落下帷幕,战后后金主动撤出朝鲜国境,双方重回开战之处的态势。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第一次征伐朝鲜结束后,皇太极将主攻方向投向了西部的蒙古部,当时的蒙古大汗林丹汗是成吉思汗正宗的后裔,在蒙古草原有很高的威望。后金崛起后,林丹汗与大明握手言和,双方还缔结了对抗后金的军事同盟,大明为蒙古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器,而蒙古则成为大明抵御后金袭扰的北部重要屏障,如此一来,蒙古、大明、朝鲜就形成了对后金西、南、东三方面的战略合围,大明的计划好不精妙。但皇太极也不是吃素的,在皇太极的攻击下,林丹汗很快败亡,皇太极利用联姻的方式将蒙古贵族纳入了满清的统治阶级上层,如此一来,蒙古成为了后金的盟友,大明的北部防线洞开。就在皇太极积极攻击蒙古的同时,大明也没闲着,明军联合朝鲜军从南、东两个方向袭击后金,这也间接导致皇太极无法对林丹汗斩草除根,只得眼睁睁看着林丹汗逃亡青海。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解决完蒙古问题后,皇太极再一次把朝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这一次皇太极要一揽子解决朝鲜问题。1636年十二月初一(此时皇太极已经把后金的国号改为大清,族名女真改为满洲),皇太极调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各部兵马汇集盛京(沈阳)御驾亲征,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几乎所有能打的将领全部带上了,比如代善、多尔衮、多铎、多罗贝勒、岳托、豪格、杜度等,阵容无比豪华。皇太极亲率主力部队从正面进攻。大军出发后,势如破竹,连续攻陷了义州、郭山、平壤。朝鲜举国上下惊慌失措,朝鲜王试图带领嫔妃和大臣再次逃亡江华岛,但有了上次的教训,清军早就派骑兵抢占朝鲜军后撤江华岛的通道,切断其退路,朝鲜王只能逃到南汉山城,清军将南汉山城团团包围,并昼夜强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窘境下,朝鲜王最终选择了投降。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1637年初,濒临绝境的朝鲜王打开了南汉山城的城门,亲自前往皇太极的驻地,向皇太极投降,最终皇太极和朝鲜达成了协议,朝鲜对清朝称臣纳贡,断绝和明朝的关系;朝鲜向清朝纳质子;派遣数万军队参加对明朝的战争;交还所有逃到朝鲜的流民;不能擅自修建防御措施和城墙。

浅析皇太极两征朝鲜的必要性

从此朝鲜完全沦为满清的藩属国,还是没有多少自由的那种。皇太极两次攻打朝鲜,尤其是第二次的御驾亲征,彻底摧毁了朝鲜与大明的军事联盟,使得大明利用朝鲜在后方牵制满清的计划破产,满清一劳永逸解决了后方不稳问题,加上此前征服蒙古部的军事行动,皇太极将大明的军事联盟完全粉碎,并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进攻大明,几乎就在第二次攻打朝鲜军事行动结束后,皇太极就组织了大规模进攻明朝腹地的军事行动,皇太极绕过明军重兵把守的关宁锦防线,从蒙古地界攻破长城杀入中原,并一直持续了5次,歼灭了大量的明军有生力量,沉重的打击了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基础,为之后顺利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太极两次征朝鲜,结果分别如何
皇太极是清朝建立的关键人物,在他任内,后金变成了清朝,对内进行帝制改革,对外西服漠南蒙古,东揍朝鲜,南侵明朝,后金(清)与明朝的形势对比为之一变。皇太极两次征朝鲜,第一次是162
2023-04-24 11:59:00
皇帝攻打邻国抢劫奴隶女人,此邻国国王誓死保护
...还将逃亡的汉人送给了明朝,当时明朝的政权犹存。当时皇太极即位,对朝鲜的举动十分愤怒,他即位后第一个举动就是——征讨朝鲜。这是皇太极第一个重大军事举动。其实,清朝与朝鲜结怨,不
2023-04-17 16:44:00
明朝灭亡379年,此国仍有16万人自称大明遗民,崇祯忌日集体痛哭
...大君可是将满清视作一生之敌的朝鲜君主。公元1636年,皇太极亲征朝鲜,为的是日后在对明朝发动进攻时没有后顾之忧。在占领了朝鲜后,皇太极就将朝鲜世子凤林大君送到了沈阳押作质子,
2023-10-26 17:20:00
朝鲜昭显世子在皇太极身边当人质,最让人反感的是,吃的太多
崇祯九年,亦是崇德元年,新皇皇太极雄心勃勃,深知欲克大明,必先安内。内安之道,在于控朝鲜。八月,年方四十四的皇太极亲率大军,直指朝鲜。朝鲜仁祖大王见势不妙,为求自保,毅然决然与明
2024-08-27 11:20:00
崇祯接手“烂牌”所以没打好,皇太极的更甚为何打得好
...帝崇祯刚刚成年,仅仅只有十八岁,而清朝这边的统治者皇太极三十六岁,虽然皇太极的年龄是崇祯的两倍,可崇祯所拥有的江山面积却是皇太极的数十倍之多。同时,两个国家的兵力对比也十分悬
2023-08-03 20:22:00
后金与朝鲜的兄弟之盟关系破裂后,其中女俘的归宿如何?
...问题丁卯之役后两国“兄弟之盟”关系破裂,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城正式称帝改国号后金为清,并向朝鲜发出威胁:“尔王若自知悔罪,当送子弟为质。不然,联即于某月某日举大军以临尔
2023-05-11 13:13:00
明末为何有这么多人投靠满清
...就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在投靠了皇太极之后,孔有德就被封为恭顺王,并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在之后几年,三顺王充当了清军的急先锋,带领6千清军攻打朝鲜,迫
2024-06-08 13:17:00
为何说皇太极是大清最杰出皇帝
...手,其他都不是穷兵黩武便是空有其名。然而,他的先祖皇太极也有“八大文治武功”,而他的这八件大事,却是正儿八经的大功绩。第一,革除努尔哈赤弊政,善待汉民努尔哈赤的晚年最大的失误
2024-03-26 16:38:00
明朝危难时,谁提出2条策略,一条可灭八旗,一条可增国土
...其国家自强,而非沦为战争的工具。相反地,后来称帝的皇太极便是用了此法先征服了朝鲜解决后顾之忧,不至于使自己带领军队前方征战时被朝鲜偷袭导致后院失火钱,避免了被动地处于顾头不顾
2024-04-26 1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丰硕 通讯员 赵欣怡 枣庄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载体,4月19日,枣庄三中市中校区高一年级走进临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2025-04-22 14:55:00
书讯 |《跨山海Ⅱ:12位古代诗词偶像图鉴》读千年诗词,看古人见自己,跨人生山海
本书是继《跨山海》经典后重磅推出的《千古风流人物》系列第二本图书。作为VIP节目,原纪录片在各个平台上都创造了播放量新高
2025-04-22 16:39:00
袁崇焕应为“东江内乱”负责?真要甩锅也该甩给孙承宗
袁崇焕假诏处死毛文龙后,虽然明知主帅蒙冤,但东江镇并未出现什么过激反应,更别说叛乱了。因为袁崇焕此举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谋划很久了
2025-04-22 12:45:00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
05年“背母上大学”的刘霆,10年后接受变性手术,后来怎样了?
2007年,在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一位22岁的清秀男子脱颖而出。此人名为刘霆,因“背母上学”的感人事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2025-04-22 12:35:00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