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跌破1.7万!这城楼市,急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3-13 12:21:00 来源:瘦子财经

01

苏州,拉开2025年救市大幕

谁也没想到,拉开2025年新一轮救市大幕的城市,会是苏州。

3月10日,苏州市住建局表示,已经会同相关金融机构研究出台了“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叠加人才房票政策,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购房置业。

低首付:15%。

低利息:最低商业贷款利率3%。

低月供+宽期限:前五年每月最低归还100元本金,延长购房者的本金还款期限。

为了解释清楚这次的组合拳可以给购房者省多少钱,苏州官方还举例进行了说明:

以吴中区本科学历购房者为例:若购买总价200万元的新房:首付30万元(比例15%)中,人才房票可抵用8万元,购房者自筹22万元。贷款170万元按利率3%计算:普通房贷客户(30年期等额本金)首月还款8972元,特色化金融产品客户前五年每月还本金100元,首月还款4350元,首月月供减少约51%。

来源:苏州住建

低首付、低利息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去年落地了,包括广州、深圳以及京沪外围区皆如此,并不新奇。

苏州这次组合拳的亮点,在低月供:前五年最低每月只归还100元本金。

很多人可能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这里就详细解释一下。仍以苏州住建局给出的例子,200万的新房,购房者的人才房票可以抵用8万,自己掏22万,总共凑齐30万首付,然后可以向银行申请170万贷款,最低利率3%等额本金30年。

关键地方来了:

如果没有低月供这个政策,那么按照正常来说,每月还款8972万元。这里的8972元4250元利息+4722元本金。

有了低月供政策,则前五年每月只需要偿还4250利息+100元本金=4350元。

相当于前五年的每月还款压力减轻了一半。

当然,本金在五年之后还是会加上去。你可以理解为压力后移,减轻了购房者的前期压力。

而且,这与降首付有区别。降首付是加杠杆,虽然首付少,但贷款多,成本更高。

而这个组合拳,前期本金少还,后期多还,没有增加购房成本。

苏州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升成交量。

02

苏州,二手房均价已跌破1.7万

从2009年至2019年,苏州房价翻了近4倍。2010年苏州房价登上万元,2017年登上2万元。2019年的高位均价是2.58万元/平方米。这只是均价,核心板块的工业园区与姑苏均价直逼4万元。

如果从上一轮大牛市的起点2015年开始算,四五年时间苏州房价翻了一倍。

由于房价上涨过猛,特别是2019年上半年,半个月里拍出了三个地王,最终引发了住建部约谈点名。最终苏州在5月份连出两条调控政策,终止了苏州房价上涨势头。

从2019年7月份开始,苏州的房价就见顶向下。2019年至2021年,苏州房价在温和下跌。

进入2022年,在民众收入缩水、工作前景不明、不确定性充斥之下,苏州房价则开启了狂跌模式。

根据苏州楼市的梳理,当年,苏州6大区23个板块进入了全线调整模式,其中跌幅最大的板块是吴江区的汾湖,同比下跌了75.3%。 苏州房价天花板的园区,跌幅最大的板块也超过了三 分之一。

从苏州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苏州的商品房成交量(包括住宅、写字楼、商业用房等)见顶于2020年。

2020年苏州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192.2万平方米,2023年跌至1704.1万平方米,跌幅22.3%。

根据其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均价从2021年开始下跌,从2021年的1.85万元/平方米跌至2023年的1.67万元/平方米,跌幅9.9%。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苏州市统计局

去年926一线城市拉开的救市大幕,让苏州、成都、武汉、南京、宁波等二线城市的成交量,也跟涨了一波。

但由于前三季度成交惨淡,其全年新房与二手的成交量,仍低于2023年。

克而瑞苏州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苏州市区新房成交量约为429万㎡,同比减少约26%;2024年,苏州市区新房成交均价约为26637元/㎡,同比下跌约5%。

来源:克而瑞苏州

2024年苏州市区二手住宅成交量约为657.4万㎡,同比减少约4%。

从成交套数来看,2024年苏州新房、二手房成交总量首次跌破10万套,住房总需求量仍在缩减。

来源:克而瑞苏州

进入2025年,2月份春节月的成交量差强人意,环比当然是下跌,同比相较于2024年2月份的春节月增加了不少。

永联行数据显示:

2月份,苏州新房住宅签约1384套(含政策性住房),环比下滑3.28%,同比上涨26.39%。

但价格仍在下跌。

贝壳找房APP追踪的二手房成交均价,2月份为1.65万元/平方米,环比下跌10.8%,均价已经跌破1.7万。

而且,从数据来看,2月份挂牌的二手房中,有64330套在降价,涨价的只有4305套,这意味着大多数房东和业主,仍在寻求降价离场。

来源:贝壳找房

03

苏州楼市启示

恰如我之前分析宁波楼市时所说,这一轮无论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苏州、南京、成都、宁波、青岛、西安、武汉、厦门等二线城市城市,房价无一例外都在调整,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结论:

即便拥有不错的产业、经济和人口,也抵挡不住大趋势。因为尽管高房价城市中,有一批产业、经济、人口表现都不错的城市,但是,高房价严重透支了这些城市的支撑力和购买力。

区别只在于,产业强、人口竞争力强的城市,跌幅相对小一点,前两者弱则跌幅相对大一些而已。

一线城市的产业不可谓不强,苏州的产业也不可谓不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苏州的工业实力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2023年,苏州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上海。2024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017.41亿元,进一步甩开了上海。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从营业收入角度看,苏州同样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工业强的背后,最关键的是,苏州以新兴工业、民营工业为底色。

苏州统计局披露, 2024年民营工业产值达到23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3% ,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此外,制造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726.3亿元 ,比上年增长7.7%,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1%和15.9%。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产值比上年增长8.4%。集成电路、传感器、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0.1%、81.2%、11.1%。

第二,产业强,拥有全国第二多数量的千亿产业。

按照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苏州有11个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在千亿产业数量上,苏州甚至比深圳还要多,位居全国第二,千亿产业数量仅次于上海的13个。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这一产业上,苏州的实力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

而且,目前全国各城市中,拥有万亿产业(单个产业非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三个,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苏州市统计局

即便如此,又如何?难道因此房价就能涨到天上去?

2021年开启的这一轮全国性调整,本质上是市场对房价德不配位的反馈。

这一轮调整是全面的、深度的,在大周期面前,谁都得服从,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本号早就说过,尽管高房价城市中,有一批产业、经济、人口表现都不错的城市,但是,高房价严重透支了这些城市的支撑力。

对于房价远超城市平均购买力,超前透支城市经济、产业实力的城市来说,房价回调是必然选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3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深圳房价下跌,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
...多个项目都在降价。以深圳为代表的四个一线城市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也是最坚挺的房地产市场之一,然而,近段时间以来,深圳楼市也扛不住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2年11月份,深
2023-01-02 23:38:00
长三角楼市:3月量价齐升
...数量是近4年的最高峰。作为房地产业必争之地,长三角楼市表现如何?上海楼市明显回暖首先,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上海楼市回暖信号明显。商品房住宅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实现转负为正。二手
2023-04-26 05:54:00
月供最低100元,苏州政策创新能否扭转楼市颓势?
苏州楼市的现状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为了拯救这一困境,苏州市住建局在3月10日携手相关金融机构,推出了“三低一宽”特色化金融产品,并叠加人才房票政策,试图为青年人、新市民购房
2025-03-17 11:00:00
大分化!深圳房价嗨了,广州房价难了
...易燃同样是一线城市,同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深圳楼市为何容易躁动,广州楼市又为何难以托起来?深圳能够迅速回暖背后,核心逻辑就一条:这座城市本身不缺购买力,而且供小于求是这座
2025-03-19 12:44:00
楼市走向,定了
...完,就能发现这个脉络。这个脉络不仅仅是对大A的,对楼市,对经济也是期待能够按照步骤一点点的慢慢复苏。特别是楼市,十一期间的楼市成交量如股市一样有点疯狂,而那种短时间的疯狂并不
2024-10-15 08:00:00
楼市现状:市场信心逐渐修复,改善需求先行
...回暖,但偏远地区、配套较差的区域回暖有限。导读当前楼市呈现点状复苏,商品房成交量在边际修复、资金宽裕的房企补充优质土储。从结构上看:二手房市场好于新房、一二线城市好于三四线城
2023-02-25 01:00:00
深圳楼市,火上浇油了
01深圳楼市,一根大阳线9月末的新一轮救市,让一线城市的楼市强势崛起,其中深圳更是像火箭般蹿升。10月份深圳新建住宅网签套数4153套
2024-11-12 11:59:00
15%首付时代,万亿城市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517”楼市新政发布10天后,一线城市陆续加入史诗级救市大军。上海、广州、深圳纷纷官宣,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在此之前,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开始执行楼市新政,首套房最低首付比
2024-05-31 11:21:00
这个超大城市,房价跌了三分之一
01东莞楼市,仍在泥淖中超大城市东莞,虽然经济走出了水逆,但房价仍在泥淖之中。首先解释一下东莞为何是超大城市。按照住建部对城市级别的划分,城区人口超500万低于1000万的是特大
2025-03-24 12:3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厦企超15亿元收购算力产业链企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9月29日,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懋科技”)发布重组方案,将以15
2025-10-04 09:20:00
我爱你中国丨走过四季,中国石油人用行动诠释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4 20:16:00
河北中行创新金融工具助企化解汇率风险
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是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的关键。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025-10-04 09:37:00
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烟火小店流量涨超125%、订单涨超178%
“十一”假期,第一批“吃货”已跟着“必吃榜”深入大街小巷,“吃”出了一份“味蕾游”指南。10月2日,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
2025-10-03 10:34:00
节假不停歇!织金摩天冲磷矿日均采矿量维持高位
井下胶带运输机轰鸣声不绝于耳,选矿厂浮选设备转动不停,调度中心大屏数据闪烁不断……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大山深处的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公司摩天冲磷矿项目日均采矿量仍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3 22:01:00
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开展专项宣传 筑牢企业金融安全墙
近日,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普惠金融与风险防范”专项宣传。活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
2025-10-04 02:03:00
贵阳燕楼镇保障房项目建设不停歇|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3日,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室内区域内,施工队正严守成品精装标准开展墙面处理、管线布设等装修收尾工作
2025-10-04 02:10:00
速度刷新!又一省重点项目全面封顶
10月1日,随着最后一立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025-10-03 17:54:00
油田一案例入选“十四五”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近日,胜利油田“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成功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这标志着油田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2025-10-02 10:26:00
金汇泉城 共绘未来|天津银行这场对接会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
9月23日,一场以“金汇市中·融聚未来”为主题的政银企对接会在济南市市中区火热召开。天津银行济南分行携手市中区政府,联合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
2025-10-02 16:43:00
黎平县“企业之家”为12家企业协调资金约8000万元
9月25日,黔东南州黎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泽猛在“企业之家”主持召开企业融资需求协调推进会议,聚焦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凝聚多方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5-10-03 02:14:00
北大教授亲自为您支招,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助您快上手
买保险,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就图个心安,不仅要买好,还需买对。可以说,这本白皮书给出了新选择,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给出了最佳路径
2025-10-02 16:09:00
在青岛楼市,海景房才是真改善……
摘要:买到的不只是房子,是一片海,更是青岛的历史与未来!从崂山前海住区到市南滨海区,青岛的一线海景房已经越来越少……如今
2025-10-01 10:17:00
有色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有色金属行业迎来指导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025-10-01 10:58:00
招商银行科创贷,为科技企业腾飞插上金融羽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招商银行面向科创企业客群焕新推出“科创贷”专属产品第三版,以金融产品创新助推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2025-10-01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