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23 09: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户外玩捕鱼游戏。资料图片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扫二维码看更多精彩内容

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大家对保教质量的评估标准有了全新认识,良好的师幼互动,成了衡量保教质量的核心标准。为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我们以“持续性半日活动的观察与评价”为研修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对城乡接合部一所新开办的公办园小(1)班教师和幼儿开展为期一周的持续性观察和评价,找到师幼互动中的问题与短板,并提供相应支持,以提升教师回应与支持能力。

梳理互动结构,优化回应方式

小(1)班5月的课程主题为“甜蜜蜜”,通过“甜蜜派对、送甜蜜、跟我学刷牙”等子主题推进。为让幼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教师生成了立足于主题背景的生活类团讨活动“我的牙医爸爸”。我们将团讨活动各环节的教师回应及幼儿表现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再依据《评估指南》中的师幼互动维度进一步评析,发现师幼互动以简单、重复的言语回应居多,开放性回应较少;以教师发起居多,幼儿主动发起较少;师幼互动次数较多,同伴互动次数较少。于是,在评价后,我们作出了如下支持与优化。

厘清师幼互动回应样态。借助思维导图评估工具,我们将现场还原,将团讨活动3个环节中的教师回应与幼儿回应作了对照,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教师回应多的环节并不代表师幼互动效果好。从现场幼儿表现与积极状态看,反而是教师言语互动较少、师幼互动频次较低、同伴互动较少的环节——集体“刷牙歌”韵律活动效果更好。那是不是意味着此环节更有价值呢?

我们立足活动目标、环节架构、小班幼儿新经验的增长3个维度开展对话,发现虽然本环节幼儿表现最积极、最自然,但它对幼儿的经验学习没有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从课程审议中“趣情境”的情感价值出发,我们认为,此环节需要继续优化。

分三步支持师幼互动。第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已具备“观察画面,根据画面说出相应内容”的能力。在前期经验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有看牙医相关经验,但他们对看牙医很排斥,会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创编了生动有趣的绘本《我的牙医爸爸》,团讨活动通过“趣素材”,提供框架支持,“趣环节”,汲取多重经验,“趣情境”,传递情感价值,帮助幼儿缓解看牙医的紧张情绪。我们认为,在“牙医为什么有趣”“如何保护牙齿”等方面可以给幼儿更多表达机会。

第二步:对幼儿的好奇作出回应。幼儿对牙医既畏惧又好奇,畏惧的是看牙医时的痛苦体验,好奇的是看牙工具、保护牙齿的方法等。因此,在“有趣的牙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借助牙医与歌唱家、清洁工、粉刷匠3种角色的转换,并将看牙医过程比拟成唱歌(检查牙齿)、扫地(清洁牙齿)、粉刷(涂氟),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但当下教师的回应略显单薄。如何对幼儿的好奇作出回应,值得思考。

第三步:有目的地追问和回应。现场观察发现,部分幼儿没有积极举手,教师也未给予提示,且不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各种回答与反应。比如,当教师问“牙齿是什么样的”,幼儿答“白茫茫”,教师未给予及时追问,而是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教师梳理自己回应的优势与劣势,对活动“我的牙医爸爸”作了更深入的剖析,并在多个类似案例中反复提炼提问方式、回应策略,师幼互动能力明显提升。

梳理互动对象,拓展回应广度

师幼互动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计划的,无论是个别的还是整体的,其方式都很重要。小班幼儿和教师在玩“野营”游戏,通过持续观察,借助思维导图评估方式,我们将游戏中的教师回应与幼儿表现进行梳理与对应。从“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问题可以看出,教师的回应方法与策略有所提升,但如何从回应个体到回应整体,教师能力相对欠缺,其回应基本集中在3—4个幼儿身上。于是,在评价后,我们作出如下支持与优化。

开展游戏对话,从个体转向整体。教师在重视回应方法、策略的同时,更应立足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将对话渗透到游戏各环节,自然地引入幼儿的思考。游戏导入环节,以集体对话为主,个别化为辅,教师要做个好的倾听者,请幼儿说说上次游戏的感受、本次游戏的意愿,同时加入开放式讨论:本次想新加什么材料?还想怎么玩?在游戏过程中,对话以个别化为主,小组其次,集体为辅,教师可运用开放式问题促进游戏发展。游戏后,对话以集体为主,个别化为辅,梳理和小结游戏主题,对游戏中的闪光点可着重评价,可以请幼儿说说游戏中发生了什么、怎么解决的,同时加入拓展性问题: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你还会怎么玩?

回应从面向点转换,鼓励幼儿进行想象性游戏。从持续性自主游戏观察中看到,幼儿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重建经历,但游戏内容仍相对单一。游戏材料集中在帐篷、锅碗勺、娃娃等结构性较高的材料上,材料不足时,幼儿“以物代物”的假想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回应中更有方向性,鼓励并支持幼儿多进行想象性游戏。比如,可以通过游戏伙伴的方式,弹性把控幼儿游戏状态:“你想要什么跟我说,我是你的小助手……”

回应从刻意转向自如,有目的地选择问题。我们还发现,教师喜欢听到声音就回应,幼儿有问题就积极回应,没问题就想办法回应,回应显得刻意。因此,我们提出,教师要对幼儿的提问、表达进行筛选,有目的地选择问题进行回应。因此,我们设计了回应的流程思维导图,给予教师回应的思路与方向。例如,一名幼儿在用轮胎做煤气灶,教师可以回应:“怎么了?煤气太小了吗?”(发出互动信号)“可以换一口小锅,或者用木块搭成煤气灶,用轮胎当炉架吗?”(提供支持)……

梳理互动环节,提升回应灵活性

在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往往得以窥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就算一日生活中时间占比较少的洗手环节,教师若用心捕捉,运用有效的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同样可以生成精彩的课程。我们借助思维导图评估工具,将小(1)班青年教师(3年教龄)在短短几分钟洗手环节中的回应与幼儿表现进行对应,发现教师的回应相对随意,并以集体性、重复的语言指令为主,对幼儿间的有趣互动存在沉默、无视现象,随机回应意识较弱。那么,如何抓住契机,将这些日常互动中自然、随机的教育契机转变为能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的深度学习呢?

选择性回应并思考其价值。在洗手环节的诸多关键性事件中,教师是否需要面面俱到、喋喋不休地回应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别化问题进行回应与互动。

认真倾听,理解幼儿。教师静下来倾听、观察、思考幼儿行为与对话过程时,必须敏锐抓住幼儿行为及对话背后的关键问题,并思考其中是否蕴含着较好的教育契机。虽然洗手环节时间较短,但教师必须有“生活即教育”的意识。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小(1)班两名幼儿在边洗手边聊关于蛀牙的问题,教师采用了催促、制止的回应方式,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在类似情况中,教师首先要听幼儿的对话内容(蛀牙),然后捕捉幼儿认知的矛盾点(吃饼干是否会形成蛀牙),此后翔实记录幼儿的对话、表情等,接下来可以链接生活、经验、主题,生成相关课程。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评估方式,它能快速有效地将师幼互动过程可视化,让各环节更具关联性、逻辑性。教师通过可视化思维导图评估工具,可以更好地把握活动价值、目标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筛选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进而拓展幼儿游戏、学习、生活的新经验。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画”“语”相融 游戏分享更精彩
...游戏中搭“墙”。郑可心 摄“积木保龄球”游戏树状式思维导图。郑可心 摄幼儿在户外进行“娃娃家”游戏。(资料图片) 游戏分享活动是指在游戏后,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回忆游
2023-04-30 09:06:00
游戏变革引领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标和典型行为,学习分析和解读幼儿游戏中的直接经验、思维方式,发现幼儿游戏行为中所蕴含的学习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尝试组建了“教研观察团”,采用边观察、边研讨的现场教研方式,来
2023-10-08 09:12:00
自主游戏催生“师幼共生”文化
...路径,逐步形成了“师幼共生”的文化,为培养具有高阶思维的幼儿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共创: 重构游戏场域,学会自主选择游戏场域是游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探索初期,我
2023-08-20 09:06:00
...游戏意图,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拓展幼儿在游戏中的思维与学习?当下,不少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布鲁姆分类法向幼儿提出一系列问题。布鲁姆分类法将问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
2023-08-27 09:05:00
循“性”育人,尊重成长 融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崇俭幼儿园
...教师基本功修炼基地校,教育部规划课题“幼儿园游戏化思维活动课程”引领园,省安吉游戏及幼小衔接实践基地园、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教育培训基地,已成为学前教育的品牌基地
2024-04-19 12:59:00
教研升级新态势,户外游戏展新颜
...表征想法、梳理游戏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高级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游戏计划是否有必要?崔召中心幼儿园的冰冰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游戏前,我会鼓励幼儿制定游戏计划,游戏中,孩
2023-06-01 00:55:00
...对接研修方案中每次研修的主题,重质轻量;过程记录以思维导图绘制,强调逻辑与内化;研修反思通过九宫格与三维度自评,来实现九宫格强调发散性思维,三维度自评与目标对接可进行数据分析
2023-06-18 09:04:00
...一些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以成年人的思维去理解绘本,这会让幼儿丧失对绘本最初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厌倦感。单一的方式,不但会让幼儿对绘本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
2024-05-30 09:56:00
从“冰墩墩”到“彩虹飞船” 看德州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分析问题——策略猜想——实验验证”问题追踪式的良好思维习惯。在儿童的“实际发展区间”和“潜在发展区”之间搭起支架助力儿童发展。“在自主游戏中,教师作为观察者,帮助幼儿提升自主
2023-07-06 13:2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