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调整饮食 呵护消化系统健康
□ 王美华
如今餐桌上美味佳肴诱惑不断,人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要关注消化系统的健康。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呢?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较快,喜食辛辣、油腻、甜食、过烫或生冷食物,长期大量饮酒等都会损害我们的消化系统。预防消化道疾病应注意清淡饮食,从低盐、低脂、低糖三个方面做好膳食调整;保证新鲜果蔬的足量摄入,注意饮食多样性;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
良好的饮食习惯究竟有多重要?专家介绍,有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成年人总死亡人数中,约有1000多万人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而其中70岁以下的人群就有500万例,这个数字大约占全球成年人总死亡人数的22%,已经接近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人数。
调整饮食正当时
早诊早治勿拖延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吞咽,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这就是上消化道,然后经由空肠、回肠、结直肠,最终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肝脏、胆囊、胰腺这些消化道腔外的器官也参与了消化过程。”专家介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肠道疾病等。此外,消化道肿瘤有很多种,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公众较为关注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相关研究显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临床研究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由于绝大部分的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并没有典型症状,当出现吞咽困难、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到肿瘤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从发生到发展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这就给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创造了条件。
对患者而言,首先要关注消化道肿瘤的一些常见症状,例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腹部不适或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如有以上不适要及时就医。此外,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定期进行消化内镜筛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由于消化道肿瘤包括数种疾病,其高危人群也有差异。例如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有食管癌家族史、有食管癌前病变等,而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结肠癌的好发人群包括饮食中以红肉(牛羊肉)为主、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大便长期不规律(包括便秘或者腹泻)的人群、长期久坐人群。但是,这些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都与年龄相关,例如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为40岁以上人群,而胃癌的高危人群为60岁以上人群。
呵护消化系统健康
用好筛查“金标准”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水平。”2018年,我国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正式成立。此外,需要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教育,不断宣传早癌筛查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早筛理念。
消化道肿瘤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手段有哪些?专家介绍,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手段可分为无创和有创。常见的无创检查手段主要包括化验检查(血、粪便等)、碳13呼气试验、胶囊内镜以及B超、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有创检查主要包括胃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等检查。其中,胃肠镜是尽早发现消化道疾病最精准的检查方法,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也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在疾病早诊和预防方面,胃肠镜检查的作用不可小觑。
提到胃肠镜检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难受、恐惧,甚至逃避、拒绝检查。胃肠镜检查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吗?
胃镜检查时因镜身通过咽部引起咽反射,会引起恶心、咳嗽等反应,但检查前一般会口服局麻药来麻醉咽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适。肠镜检查过程中需要充气使肠腔扩张,患者会感觉腹胀,而这些不适感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耐受。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目前的胃肠镜镜身较细、柔软,再加上内镜医生的熟练操作,一般不需要过度担心。
专家介绍,胃肠镜检查主要适用于40岁以上人群、一些有症状人群、高危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及体检发现异常的人群等。“如果难以克服内心的恐惧,经过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专家说,无痛胃肠镜是在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先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患者可在毫无知觉中完成胃肠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可迅速苏醒。一些患者说,感觉做无痛胃肠镜就像“睡了一觉”,大大减少了传统检查带来的不适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7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