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得到一件避暑神器后,为何不许他人再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4: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如何避暑,古往今来都是人们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虽说现代人已经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很多的手段和方法避暑,不再遭受酷暑的煎熬。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雍正得到一件避暑神器后,为何不许他人再造

(消暑的凉屋)

相比而言,古人的避暑方式,反而显得生态而节能。那么,古人们是如何避暑的呢?

一、建造消暑“凉屋”。

和现代人一样,只要一到酷暑季节,古人们都会呼朋唤友地邀约上一大批人,来到“凉屋”消遣。除了能躲避酷热外,还能以文会友,以酒会友,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这种“凉屋”,不同的时期有着形象而独特的名字。在先秦时期,这种房屋叫做“窟室”,汉朝时期又名“凉房”“清凉殿”等。

这种房屋的选址非常重要,一般依山傍水而建,要求浓荫蔽日,林木森森,景色宜人,周围水流环绕。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微风习习;有树的地方,就能遮挡骄阳。例如宋代的凉屋“翠寒堂”,周围“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寒瀑飞空而下”。

除了环境外,屋内还有很多避暑设施:流水环绕的假山,莲花盛开的池塘,绕屋而栽的大树,终日不间断地从屋顶流下的水帘,挂在屋檐上垂下的竹帘等等。这些设施,不断地为主人带来阵阵凉风的同时,还把炙热的暑气隔绝在外。

当然,帝王将相的“凉屋”,还会摆上各种鲜花,或者是放置香木材料制作而成的珠串。在阵阵凉风中花香扑鼻,沁人心脾。

雍正得到一件避暑神器后,为何不许他人再造

(寒冰降温)

二、各种神奇的消暑工具。

首选仍然是风扇。,不过古人的风扇不能用电力提供能源,但他们能充分利用水的冲力,或其它机械能带来凉风。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手摇式,平民百姓就自己动手,达官贵人则有婢女等下人侍候。

据说西汉时期,一位巧匠就曾做成了一个七轮巨扇,其风力不亚于今天的几个吊扇,“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其次是挖深井采集冷气。在屋里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深井,让井里的冷气源源不断地飘散在屋内,能保持屋里的宜人温度。如果需要,这样的深井可以多挖几口,冷气就更加充沛。

这样的深井,在冬天也会起到保暖的作用。明代一位官宦之家,就曾在大堂内挖了七口深井,“皆以镂刻之,盘复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再次是利用寒冰降温。不过,这也应该是富贵之家才能享用的。将冰块放在木桶里,置放于屋内各处,或者直接放在床底下,降温效果十分明显。在皇宫内,还有专门负责采购和放置冰块的部门,以保证帝王和王公大臣,以及妃子们享受一个凉爽的夏天。

还有就是颇负盛名的“竹夫人”。它之所以被冠以“夫人”的名字,是因为这种消暑神器是床上用品,又叫做“青奴”。这是一种竹篾编织成的圆柱形中空凉器,长度约为1米。周身网眼密布,利用“弄堂穿风”的原理,能收风窜散,供人取凉,十分巧妙,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古人对“竹夫人”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就曾作诗云:“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雍正得到一件避暑神器后,为何不许他人再造

(故宫中收藏的象牙席)

最奢华最精美的消暑神器,要数象牙席了。在我国历史上,只发现过3件这样的稀世珍品。现有一件存于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被列为一级文物。

这件象牙席长2.16米,宽1.4米,制作于雍正年间,由非常薄的象牙片编织而成,整个纹路呈现人字形。

象牙席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由于象牙薄片十分脆弱,制作地点只能选择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完成,否则就会出现断裂。而且象牙在削片之前,要用特制药物做软化处理。

象牙席的整个编织过程漫长而精细,需要耗费大量的象牙材料,因此一张象牙席不仅奢华,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正是因其造价不菲,工艺难度极大,因此一向节俭的雍正帝下令,此后不再制作。

这件珍贵的象牙席本来流落在了民间,它最终能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还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民国年间,山东的一个典当铺老板无意间收购了这件象牙席,后送给了家乡的一位县长,县长又转手将它送给了一位大地主,被地主老婆当做竹席使用。在土改期间,一位贫农无意间分得了这件无价之宝,转手捐给了国家。

至于这件稀世珍宝是如何从宫中流失到民间的,至今无人知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介绍爱新觉罗·胤禛
...13年时间里,清朝的国库收入增长了7倍。雍正粉青釉尊 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帝深知“开源节流”,故而生性不喜奢侈浪费、崇尚节俭。雍正黄釉盅故宫博物院藏他一方面依靠不停的抄家,来
2023-02-12 16:38:00
看清代阿哥们学业有多忙?台北故宫展“阿哥养成记”
...,仅歇课五天,学业不可谓不沉重。澎湃艺术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新展——“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阿哥养成记”,展览以“阿哥上学去”“阿哥的功课表”“阿哥的老师们”三个单元
2023-09-07 15:36:00
大陆师生去了台北故宫,马英九陪同看了这些国宝
...台交流。18日下午2点40分左右,大陆高校师生团抵达台北故宫博物院,马英九也一路陪同大陆师生,参观了肉形石、乃孙作祖己鼎等“镇馆之宝”。在参观过程中,马英九一行人来到了摆放肉
2023-07-19 14:01:00
为何雍正有珍贵的凉箪不用还不让制造
...古代皇帝用的凉席就更加珍贵且避暑效果明显,在清世宗雍正时期,两广总督孔毓珣曾给雍正进献了一床极为珍贵的凉席,这床凉席至今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馆。孔毓珣进献的凉席不仅珍贵,而且消暑
2023-05-24 22:45:00
...让自己静下心来。原图:《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禛闲闲地提起:“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老皇帝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
2023-02-21 22:09:00
《甄嬛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讨会
...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7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来自故宫博物院、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等12家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
2023-08-03 14:22:00
雍正为拉拢臣子,甘愿降低身份去请他
...真的不知道如何伤害你、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等等。今天,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店周边商品的一些灵感来自雍正皇帝朱批。为了赢得人心,雍正也会在大臣的孩子们身上努力工作。在法庭上,张廷玉和
2023-01-31 18:52:00
宋代的儿童玩具,你知道多少?
...这个“土木粉捏小象儿”就是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传为南宋李嵩所绘的《观灯图》,就画了一个供儿童玩耍的小象玩具,可以看出这小玩意做得栩栩如生。南宋时,杭州
2023-06-04 16:40:00
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记:完成从“观众”到“故宫人”的转变
...杰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年夏天,38名粤港澳青年学生来到故宫博物院的14个部门“上班”。本周五(8月25日),为期六周的“粤港澳青年故宫实习计划”将结束。参与实习计划的粤港澳青年
2023-08-22 17: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