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6: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在清朝存续的这几百年的时间之内,也诞生过不少比较知名的帝王,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康熙,乾隆,还有雍正。其实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雍正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具有个人特色的皇帝了,他也确实把清朝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在雍正当皇帝的这13年的时间之内,他一直都保持着一个相当勤勉的态度,也大力推行了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康熙将清朝的版图进一步扩张,而真正让清朝变成一个比较富裕的朝代的其实还是雍正,不过雍正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子嗣实在太少。

其实雍正的那些孩子当中,稍微比较知名的就是乾隆皇帝(也就是弘历),其他类似于弘昼和弘曕这二人也都早早的都去世了,但是除了这三个人以外,雍正还有一个叫做弘时的儿子,但是这个人却一直没有什么消息,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弘时怎么了?

其实弘时在自己24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消息了,哪怕是清朝的史书上也没有任何关于弘时后来究竟去了哪的记载,也正是这样一个比较神秘的事件引起了当时清朝民众的广泛猜测,甚至还有一些人说弘时就是被自己的父亲雍正所杀害了。

这件事情其实一直都有着很多的说法,但是以前鉴于历史资料的稀缺,大家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来判断弘时究竟去了哪里,不过后来一直等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中发现了一个来自清朝的圣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知道了弘时发生的事情。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上文当中我们那个也提到了雍正的那些孩子们,除了后来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弘历以外,其他两个孩子都死去了,而单纯从辈分上来说,弘时其实是要比弘历更大的,弘时才是最有资格继承后来皇位的这一个人,不过后来也一直没有什么属于他的记载。

首先排除民间的那些说法,我们确实很难以知道弘时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一直到了乾隆登基以后,可能是看在亲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乾隆才让弘时重新回到了玉牒,而这个时候的弘时也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看来弘时之前是被皇家玉牒除了名。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原因是为何

乾隆也写过一本属于自己的自传,名字就叫做《清高宗实录》,根据有这样一本书当中的记载,乾隆认为弘历因为自己性格比较年少胆大、做事放纵以及不是很谨慎,所以鉴于这些方面的原因,雍正便将其从玉牒除名以示惩戒,不过要说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乾隆自己的说法其实也是显得有一些笼统了。

后来根据一些相关历史专家们的判断,如果单纯只是因为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弘时也不至于直接被皇家除名,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那个时候雍正正在忙着处理胤禩,弘时不仅没有太帮父亲的忙,反而是对于胤禩产生了同情的感情,这就基本相当于站错了队。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那么作为皇子的弘时,为什么不去帮助自己的父亲,反而是选择同情胤禩呢?其实具体的原因也并不是很复杂,雍正自己本身当上皇帝就不是很容易,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这样的情况,雍正便想到了一个“秘密立储”的做法。

其实雍正刚当上皇帝以后,他就已经专门写下了自己心目中的传位人选,并且把这样一个诏书给放到了牌匾的后面,同时也告诉其他人自己也已经定下了合适的王储,而那个时候雍正只有三个孩子,分别就是弘历、弘时和弘昼,但是鉴于弘昼身体不好,也基本可以排除。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不过雍正好像也并不是一个什么事都瞒的住的人,他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展现出对于弘历的偏爱,甚至会把天坛祭祀的肉专门赏赐给弘历去吃,而弘时也肯定会将这些事情看在眼里,他为了能够得到皇位,也肯定得想一些办法才行。

后来的经过

单纯是想办法的话也并不是很好,刚好那个时候胤禩这件事情爆发了出来,弘时为了能够让自己得到皇位,便希望能够借助胤禩的力量来稳定自己的局面,这基本相当于是一场豪赌,赌赢了自己就可以当皇帝,赌输了后果也很严重。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后来就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次收拾和整理旧时档案的时候,工作人员却意外地发现了曾经雍正留下的一条圣旨,而上面写的话用目前的白话来翻译的话,就是说“胤禩已经被皇室所除名,鉴于弘时是他的‘干儿子’,所以弘时也不得不被除名。”

在得到了这样一条重要的消息以后,学者们马上就开始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在外加上一些其他的资料辅助,大家就已经清楚的知道了弘时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在后来神秘消失,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雍正原本正准备敲打胤禩,而弘时却公开和雍正唱反调。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这个时候的雍正其实已经非常生气了,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于是雍正就选择把弘时过继给胤禩当儿子,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胤禩和弘时两个人给全部从皇家当中除名,雍正的这种手段也确实是够狠毒了。

结语

纵观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皇家内部一直都不能说的上是非常太平,各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是皇位,父子相残、兄弟相杀都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了,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一些事情,很多帝王都是有所防范的,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弘时原本莫名其妙消失的这样一件事情,在清朝的史书当中确实也没有什么记载,可能这也是皇帝所授意的,毕竟是算得上是一个丑闻了,但是根据我们上文当中记载的这样的新的调查,相信我们也对于弘时的这样一个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宫发现雍正旨谕,揭开了百年“谜题”,乾隆的身世不简单
...那些隐蔽的角落里,有人偶然找到了一份很久没被打开的雍正皇帝的命令,这段一直被埋藏的历史因此重见天日。这道旨意里藏着的信息,不光跟皇帝的来历有关,还扯出了宫里藏了上百年的秘密。
2024-12-16 08:56:00
...其神秘的面纱,为我们展现真实的历史面貌。一、四阿哥雍正帝登基,却没想过要传位于乾隆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辞世,皇室瞬间陷入储位纷争的漩涡。康熙帝虽勤政爱民,但皇位传承之事却处理
2024-05-28 09:51:00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精图治,没有任何闲言碎语。但是康熙之后,继承皇位的雍正却一直陷入篡改康熙遗诏,皇位名不正言不顺的传闻。清朝前期,并不是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而是部落协商推算的办法,像皇太极继位就
2023-05-17 19:13:00
坊间为何会不断传出关于乾隆帝身世的流言
...为乾隆帝的生母,她这一生可谓享尽荣华富贵,年轻时为雍正皇帝侍妾,后因母凭子贵得以入主慈宁宫,为太后42载。乾隆帝自即位起,就发誓要以天下孝养生母,每逢出巡江南、五台山,亦或是
2024-01-14 20:27:00
...够当上皇帝康熙的九个儿子纷纷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最终雍正在众多的皇子中胜出成为了下一任皇帝。在很多民间野史中记载雍正的皇帝来路并不正当,在众多民间版本中最多的便是雍正篡改了康熙
2024-05-25 13:21:00
...子继承了皇位,而这个皇四子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雍正。这篇文章咱们好好聊一下康熙在那么些儿子里选择了雍正当皇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雍正相比其他的阿哥到底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历
2023-03-14 20:52:00
雍正下圣旨让大学士尹泰给小妾下跪,为何尹泰之子反而感恩戴德?
雍正十年(1732年)之际,向来以严厉而闻名的雍正帝颁布了一道颇为诙谐的圣旨。这道圣旨的内容为册封尹泰的侍妾徐氏为诰命夫人,然而在圣旨的末尾,却传达了这样的指令:让尹泰先朝着新册
2024-12-06 10:13:00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重兵却未参与九子夺嫡
...是手握重兵的十二皇子却没有遭受任何打击。而且不仅是雍正,就连乾隆也十分认可这位皇叔的实力。十二皇子胤裪不喜争权,得到康熙喜爱康熙有十多位皇子,几乎每个皇子都为了争夺皇位做过斗
2023-08-30 17:40:00
故宫发现雍正旨谕,揭露百年“谜题”
...民间传说和野史对乾隆皇帝的身世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雍正的儿子,有人说他是后汉。然而,近年来出版的一份雍正谶语,似乎有乾隆世系的蛛丝马迹,这个千古之谜能否解开呢?关于乾隆的生平
2024-04-28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