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9:13: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入关以后,顺治一心一意想出家,占着皇位不作为。继位的康熙,十六岁擒鳌拜、平三藩、多次亲征西北、反击沙俄,一生励精图治,没有任何闲言碎语。但是康熙之后,继承皇位的雍正却一直陷入篡改康熙遗诏,皇位名不正言不顺的传闻。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清朝前期,并不是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而是部落协商推算的办法,像皇太极继位就是八大贝勒共同推举的,顺治也是八旗共同协商的。到了康熙,由于他在位时间长,足足六十一年,而且多次废立太子,使得继任者扑朔迷离,引发了野史中津津乐道的“九龙争嫡”,甚至兄弟相残的故事。也正是如此,雍正虽然胜出,但却总有闲言。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关于雍正篡改传位遗诏一事,野史中描绘的活灵活现的是遗诏到底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而野史给出的结论大多是传位十四子,作为皇四子的雍正在“十”字上多加了一个折勾,使诏书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许多电视剧对此乐此不疲,导致今人大多信以为真。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不过,历史虽然繁杂,但并不任人玩弄。专家经过严密的考察、论证后,却十分得出了一个十分肯定的结论——雍正登基是名正言顺,不存在所谓的篡改传位遗诏的事情。当然,之所以能得到这种结论,也是有理由支撑的。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首先,传位诏书在“圣旨”中级别最高,是一件很重要的信物,所以不管是书写方式、行文格式,还是印章使用都异常严谨,这就排除了伪造一份的可能。当然,像这么重要的文件,一般都会保留原件,以供验明真身。在故宫博物馆至今仍保留着康熙“传位诏书”的原件,虽然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但它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传位四子”,既没有“于”也没有“十”字,而且由于诏书的格式很规范,几乎不存在增删文字的可能。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其次,从当时的现状来看,康熙在传位时也考虑得很周到、符合人情:在康熙的儿子中,二皇子两次被立为太子,但是又两次被废,由此可见康熙对于二皇子是很矛盾的,不可能传位给他;而大皇子由于人品性格的问题,并不适合做皇帝,倒是三儿子,饱读诗书很有儒雅的风范,但他却缺乏魄力,担不起重任。八儿子为人阴险狡诈,十三儿子脾气火爆……唯独四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堪大任。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最后,除了考证与人情分析,最重要的是制度,清朝是女真族的后裔,他们在学习汉文化之余,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满文,所以传位诏书一般都是两种语言同时书写,就算野史中说的“于”字被雍正篡改了,但也仅限于汉字版本而已,对于满文版就没有那么好改了,不存在也加一个“折勾”就能通顺的假设。

因为这三个原因,专家认定雍正没有篡改传位诏书

所以从最后一点来说,篡改诏书是完全臆测。作为开启盛世的康熙,他看人还是比较准的,所以雍正继位后,清朝依旧得以不断发展,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康熙的选择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真看懂《雍正王朝》了吗?其实有三个疑点能证实:雍正篡了位
文丨卿心君悦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大结局中,有这样一段诡异的剧情:雍正在亲自审理老生员曾静为何要写信劝岳钟琪造反的过程中,基于曾静的讲述,一段有悖于整部四爷升职记的剧情片段浮现了
2025-01-05 12:50:00
雍正的年号并不符合传统礼法,为何会选用
...顺,但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位皇帝的年号显得与众不同。雍正的含义每当形容清朝早期的国力时,总是会遇到一个词,那就是“康乾盛世”,不过这四个字的形容并不恰当,因为这段盛世并不是由两
2023-01-17 20:53:00
康熙传位遗诏亮相,揭开了雍正“夺位之谜”
...一派。不言而喻,最后的胜利者是四王爷,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据野史记载,康熙当时想要传位的并不是雍正,而是和雍正同父同母的弟弟十四阿哥。后来康熙传位的遗诏亮相,于是便解开
2024-03-18 15:23:00
为什么乾隆会颁布多道诏书掩盖雍正死亡的真相
雍正皇帝在位时,不但针对国家官僚机构作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更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总的来说,雍正皇帝其政治功绩十分卓越,后世在评价其时,往往称如果没有其打下基础,康乾盛世
2023-02-06 14:51:00
故宫意外发现圣旨,揭开雍正24岁儿子消失之谜
...知名的帝王,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康熙,乾隆,还有雍正。其实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雍正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具有个人特色的皇帝了,他也确实把清朝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雍正当皇帝
2024-06-09 16:36:00
八王议政时,张廷玉为何不拿出康熙诏书制裁隆科多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最惊险刺激的无非就是康熙驾崩当晚和八爷党联合隆科多以及关外的旗主王爷搞“八王议政”这两幕,这两次的关键都是争夺皇位,而张廷玉和隆科多恰恰是这两次事件的直接
2023-04-26 12:40:00
雍正清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放了有功的张廷玉?
在雍正看来,年羹尧、隆科多、张廷玉是不同功能的棋子。有些棋子用完了一定要弃掉,否则会碍于留在棋盘上;有些棋子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继续留在棋盘上。1、年羹尧的万丈深渊年羹
2023-01-29 20:24:00
康熙甘冒“九子夺嫡”的风险,为何也不扶雍正一把,自己当太上皇?
...人单打独斗,最终获得胜利。而康熙为什么不会退位选择雍正避免夺嫡的情况有以下几点。第一,在众多皇子中,康熙本来就是定太子为储君的,无奈的是后续太子作死,导致二度被废,让康熙伤了
2023-10-11 17:43:00
雍正能登基做上皇帝,是真的靠篡改了康熙的圣旨?这样的讲法是真的正确吗?小编今天就戳穿这历史谣言背后的漏洞,让我们来还历史一个真相。
2022-12-11 12:33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