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徐进)“从医学角度讲,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南阳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刘志远说,临床发现,年轻人猝死的病例时有发生,80%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男性、冠心病、扩张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都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风险人群。
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为何会猝死
“一些中青年人看似身体很健康,平时无任何症状,但如果长期处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持续熬夜等疲劳状态下,就很容易诱发潜在的心脏病或心电异常。”刘志远称,一旦发生上述症状,中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因为他们工作节奏快,往往忽略了发生猝死的先兆症状,最终因抢救不及时导致猝死。
诱发青壮年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过度运动可引发运动性猝死,心脏是人体的“泵”,过度运动引发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导致猝死的发生。病毒性感冒可诱发心肌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也是诱发猝死的内因。熬夜过劳,是引发猝死的重要外因。从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气温较低的季节发病更多。
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刘志远介绍,除了确诊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外,家族三代内有猝死家族史人群、高血脂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也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诱因。
应该做哪些筛查?除了常规的心电图外,建议做深度的检查,比如24小时、48小时的动态心脏监测、超声检查、电生理检查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治疗。
刘志远建议:家中常备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当出现胸闷、眼前发黑、心脏不适症状时,取出药物含服在舌下,若服药后5分钟症状没有缓解,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心脏骤停后抓住黄金4分钟急救
刘志远介绍,一旦出现心脏骤停情况,要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一定要在救护车赶到之前,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刘志远称,首先要迅速判断其是否丧失意识,大声在其耳侧呼喊看是否有反应,若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用手指按压患者颈动脉,若没有脉动,说明心脏骤停,需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施救者进行心肺复苏时,要让患者躺在平整的地面上,确认呼吸道通畅,头部后仰,迅速进行心脏按压。按压时要交叠双手,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地按压,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两次人工呼吸。
户外急救时如果没有条件进行人工呼吸或现场没有AED时,要一直进行胸外按压,一定要按够5个循环,每个循环按压30次左右。持续进行心脏按压,可以给心脏持续性供血供氧,大脑就不会缺氧,为随后的救治争取时间。
做到以下几点避免中青年猝死
刘志远表示,平时生活要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做到规律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最佳,每周至少3至5次。
在膳食方面,建议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香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定期到医院体检,做到防患于未然。30岁以上市民应每年做一次体检,常规体检项目若检查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可以及早干预,避免危险因素。
【编审:钟乾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