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低温津贴被“忽视”,低温环境下工作带来的危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7 12:44:00 来源:阿宅社会

冬天对于北京市丰台区的环卫工人老魏来说最为难熬,气温骤降,“速冻”模式让他在工作时不得不多戴一副手套来御寒。

像老魏这样大冷天依然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中绝大多数并不知道低温津贴为何物,在他们看来,单位发放的手套、帽子等御寒衣物已经算是“福利”了。

“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应当予以重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关于低温津贴的国家政策较少,且低温津贴的发放缺乏标准和监管,因此低温津贴年年“遇冷”,难以让符合条件的户外劳动者受益。

“低温津贴落地还需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刘俊海建议,低温津贴要像高温津贴一样,由国家层面出台专项制度,明确低温津贴界定和发放标准,明晰法律责任,彰显法律“温度”。

被“忽视”的低温津贴

“现在还不算最难熬的时候,手起码还能握得住家伙。”做了8年环卫工人的老魏早已习惯了在寒风刺骨的天气下工作,他最怕下大雪的时候,因为凌晨三点多就要到马路上铲雪,即便“全副武装”,干完活下来,手也会冻得“连手套都摘不下来”。

棉袄、棉帽、手套、护膝……公司配备的御寒物资在老魏看来比较齐全,但至于经济上的直接补贴——低温津贴,这么多年他不仅从来没收到过,甚至从没听说过。

和老魏相比,快递员刘臣刚更“悲催”,每年冬天他只能从公司领取到印有公司标识的棉服,其他御寒装备均需自备。每到冬天,他都得自行购买电动车把套和防风车衣,但对于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骑行的快递员来说,这些装备聊胜于无。

刘臣刚每次看到价格便宜的裤子,都会多买几条大号的,这样就能通过多穿几条裤子来御寒。刘臣刚的工资是按件计费,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享受低温津贴,只希望冬天的风别吹得那么猛烈。

从记者调查来看,低温津贴的发放情况并不乐观。事实上,与炎炎夏日的高温津贴相比,寒冬腊月的低温津贴确实一直鲜被提及。

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曾明确提到过“低温津贴”,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刘俊海指出,目前除了在《最低工资规定》中有所涉及外,国家层面并没有针对低温津贴出台专项规定,低温津贴一直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沦为“纸上福利”。

尽管低温津贴被“忽视”,但低温环境下工作带来的危害性却不容小觑。

记者注意到,2013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15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也将“低温”列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进行管理和防护。

各地政策标准不一

谈及低温津贴,不少人联想到了高温津贴,与低温津贴的“遇冷”不同,如今国家高温津贴的发放已经相对完善。

2012年6月,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高温天气和高温作业作出界定,其中明确规定“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办法》同时规定了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办法》的出台使高温津贴有了法治保障,得到了较好落实。”刘俊海指出,相较于高温津贴,低温津贴在国家层面一直缺乏全国性、系统性的规定,对于低温津贴如何发放,当前也并无明确标准。

在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低温津贴地域性较为明显,而且相较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温影响较大,低温影响的连续性和广泛性相对较小。

记者注意到,一些气温相对寒冷的地方针对低温津贴出台了相对细化的地方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曾在2013年10月出台高温高寒天气室外作业的高温高寒岗位津贴支付标准。凡是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25℃(含-25℃)以下高寒天气室外连续作业4小时(含4小时)以上,劳动者可领取每个月230元的高寒岗位津贴。

但对于这一低温津贴发放标准,不少户外劳动者觉得过于“苛刻”。

根据199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规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即为低温作业。此外,要在-25℃以下的温度下室外连续工作4小时的条件也很难达到。

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市寒冷季节室外劳动保护规定》明确了寒冷季节是指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劳动岗位、工种的劳动者发放低温津贴,具体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所需费用从用人单位成本中列支。

2021年11月,吉林省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全省高温和低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中也规定,低温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亟待出台专项法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

“低温津贴与高温津贴都是对特殊天气环境下的劳动者给予的法定津贴,不应区别对待,低温津贴同样需要法治护航。”刘俊海建议参考《办法》,在国家层面出台低温津贴专项政策法规,明确并细化低温津贴的界定、发放标准等关键内容。

考虑到我国南北方冬季气温差别较大,刘俊海认为国家层面可以在发放条件、费用标准、范围等方面提供基本制度设计,相关省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进一步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制度。

除地域外,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认为,应针对行业特点,对环卫工人、室外装修工、快递外卖员等明显具有低温工作性质的行业,完善薪酬制度规范,促进低温津贴落地。

要避免相关制度沦为一纸空文,必须要明晰监管职责并强化法律责任。刘俊海指出,国家层面出台的低温津贴专项制度应明晰监管部门和监管机制,明确用工方拖欠低温津贴的法律责任,建立相关追责制度,增强落实低温津贴的可操作性。

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当前国家低温津贴相关政策仍需完善,但用人单位也应给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护,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刘俊海说。

低温津贴落实还需多部门发挥合力。王天玉补充指出,工会组织应为劳动者“撑腰”,通过行业工会、企业工会等,掌握劳动者低温作业相关情况,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地方劳动监察部门也应积极履职,督促用人单位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严格落实低温津贴的发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仍年年“遇冷”?
“只听说过高温津贴,还有低温津贴吗?”被问到有无低温津贴时,北京环卫工李明很惊讶。她问了工友们,都表示不清楚这项津贴。入冬以来,大风降温接踵而至,这给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2024-12-21 20:32:00
...日 06版)阅读提示近来,多地开启“速冻”模式。然而,低温津贴等低温劳动保护工作仍存在落实难的情况。专业人士建议,根据地理分布和行业情况制定低温津贴发放标准。“天儿太冷了,我
2024-01-01 03:05:00
近来,随着气温骤降,全国多地开启“速冻”模式,低温津贴也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据《工人日报》报道,发放低温津贴等低温劳动保护工作仍存在落实难的情况。记者在长春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外卖骑
2024-01-04 15:35:00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随着多地气温聚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应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
2022-12-19 16:36: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随着多地气温骤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温暖户外劳动者。对于低温的职业危害缺乏足够重视
2022-12-21 09:35:00
随着多地气温聚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应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温暖户外劳动者。
2022-12-19 12:44: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冯海宁 低温津贴能否落地,主要取决于低温地区有关方面是否将心比心。把低温条件下的劳动者视为亲人,才能充分感知、理解劳动者的境况,继而为保障劳动者低温权益建章立制
2022-12-20 09:02:00
...时候。怎样更好保障户外劳动者权益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低温津贴的发放就是舆论关切之一。低温津贴,顾名思义,就是给予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津贴。有研究显示,长时间在低温环境
2022-12-23 03:20:00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张淳艺随着多地气温骤降,低温津贴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低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给予低温作业劳动者的法定劳动津贴。然而,不少地方这笔津贴年年呼吁,却年年“遇冷”,难以真正
2022-12-20 06: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网上流传广泛的网红“求婚”视频竟是为吸粉引流、推广带货所策划的剧本闹剧。近日,西安警方对策划低俗“求婚”剧本并持续进行炒作的5人处行政拘留
2025-09-06 20:17:00
众点关注 | 东营“谷子经济”悄然崛起 何为“谷子”?记者实探东营多家“谷子店”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近年来,“谷子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注:“谷子”是英文goods的音译,指二次元相关产品)这一以二次元文化IP为核心的新兴经济形态
2025-09-06 20:32:00
四十斤铅衣下的生命重托 一位冠脉介入医生的使命与担当——泰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一科主任孟宪亮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周宁 通讯员 张男)“主任,如此复杂的病变如何处理才更稳妥?有何诀窍?”“老师,面对这类病变,您是如何制定手术方案的
2025-09-06 21:07:00
小院不大,却装得下二十代的杂技传承。在这里学艺的不仅有吴桥娃娃、全国各地的杂技爱好者还有国际面孔。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回家”之际,看小院如何把绝活传遍天下。
2025-09-06 21:21: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亳州市谯城区接连发生多起诈骗案件,多人中招,亳州谯城警方汇总了近期案例,以案示警,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2025-09-06 21:25:00
临沂市中心医院PET-CT正式启用
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守护生命健康的重要基石。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精准诊疗水平,满足市民对高端影像诊断的需求,经过前期精心筹备
2025-09-06 22:58:00
临沂市肿瘤医院实施带蒂侧胸及肋间血管穿支皮瓣乳腺癌保乳整形
在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对术后外形恢复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优质专科建设的核心,不仅在于攻克肿瘤根治的技术难关,更在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2025-09-06 22:56:00
【多彩新论】“七月半”火爆网络,意义不止于祭祀
夜幕低垂,火光点点,宛如大地上的星河。近日,贵州“七月半”的祭祀场景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民众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绵延的火光构成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
2025-09-06 21:23:00
村民被马蜂蜇伤多处命悬一线 休宁警民携手救援
大皖新闻讯 据黄山市警方消息,日前,休宁县公安局流口派出所接群众求助称有位村民不慎惊扰蜂群,被马蜂蜇伤数十处,晕倒崖底
2025-09-06 21:25:00
重病老人忘密码取不出钱 武平农行上门服务解燃眉之急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黄国栋 温慧娟) “这可怎么办啊?我爸躺在ICU里,补助款取不出来,这可是要用来治病的钱啊……”2025年8月的一个上午
2025-09-06 13:56:00
中国田径队世锦赛名单公布 巩立姣杨家玉冯彬等参赛
北京时间9月5日晚,世界田联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国田径队将派出73名运动员(男运动员41人
2025-09-06 13:34:00
广平镇焦集小学二年级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创意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闫泮泮暑假的余温尚未散去,广平镇焦集小学的数学课堂却已迎来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展示。新学期伊始
2025-09-06 11:10:00
吴桥杂技博物馆将于9月10日试运行,总展览面积1744平米,分为7个单元,囊括吴桥杂技艺术的11大类,讲述吴桥杂技的发展史以及吴桥对中国杂技和世界杂技的影响,并运用科技的手段为文
2025-09-06 10:42:00
4小时,187毫升!聊城“02后”民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刘宝虎“希望他在接收到我的造血干细胞后,能够战胜病魔、摆脱痛苦……”9月1日,在济南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
2025-09-06 10:36:00
温情救助暖人心——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救助流浪老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我父亲还要受多少苦……”9月5日上午,在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位中年妇女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06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