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0 19: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2008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长江村渔民沈天正在长江上准备捕捞作业(翻拍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6月29日,沈天正在自己开的沈九鱼庄里准备食材,这些食材来自附近的水库鱼(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退捕上岸后,沈天正利用政府发放的一次性补助,将原来的船上鱼馆搬到了村里自家院落继续经营。如今,长江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我们世世代代都以长江为生。”沈天正说,“看着长江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感觉非常满足。”

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进入“十年禁渔期”。近年来,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沿江20余万渔民逐步告别“水上漂”,退捕上岸开启新生活。沿江各地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捕渔民适应新职业新生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2023年7月9日,在湖南省岳阳县荣家湾镇,退捕渔民陶波在自家开的玻璃店内留影。

陶波16岁开始随父亲在洞庭湖打渔。2019年底,在洞庭湖启动全面禁捕前,陶波离开洞庭湖,做起玻璃生意。今年,陶波的大儿子考上武汉大学。“相比过去打渔,现在不用受风吹日晒,收入也高了一些。”陶波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湖南省岳阳县渔民周界武(右)在洞庭湖上打渔(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9日,退捕后担任岳阳县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护渔员的周界武在岳阳县麻塘渔民新村渔民驿站留影(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周界武和他的祖辈、父辈都是洞庭湖上的渔民。2019年底,在洞庭湖启动全面禁捕前,周界武上缴渔船、网具转产转业。由于熟悉洞庭湖中情况,周界武“上岸不离水”,成为岳阳县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的护渔员。周界武说:“禁渔之后,洞庭湖里的鱼明显变多了。我们在湖里巡逻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小江豚跟在母亲的身后游动,这说明洞庭湖的生态正在慢慢变好。”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1998年,湖北洪湖渔民陈玉祥(左一)与朋友在船上(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21日,陈玉祥在湖北洪湖一家鞋业公司工作(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今年45岁的陈玉祥,曾经在洪湖里整日与渔网、船桨为伴,住船屋、守围网、养螃蟹、捕鱼虾。2017年,陈玉祥一家响应号召上岸,他用购房补贴、扶贫搬迁补偿和政府收购渔船的钱购置了住房,告别了在船屋上风吹雨淋的生活。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陈玉祥接受职业培训后到一家鞋业公司工作。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湖北省洪湖市船头嘴村渔民李金存和女儿在一起(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21日,李金存在家中留影(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出生于1987年的李金存自小和长辈生活在船上,只读完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帮助家里捕鱼。2017年,李金存一家响应号召上岸,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进了安置小区。这些年里尝试过一些行业的李金存计划开始自己创业,承包农田种稻养虾。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2023年7月16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退捕渔民甘华滨在自家开办的“甘哥烧菜馆”留影。

甘华滨今年49岁,从小就和家人在鄱阳湖捕鱼。2020年禁捕之后,甘华滨用一年时间在外地学习厨艺,第二年用政府给的10万元贴息贷款,在镇上开办了餐馆。“烧菜比捕鱼还是安稳多了。”甘华滨说,“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日子才能过得长久。”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2020年3月20日,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退捕渔民何桂花与自家渔船合影留念(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16日,何桂花和丈夫徐礼渊在自家开的餐馆里留影(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禁捕后,何桂花和丈夫徐礼渊在镇上开了一家餐馆。如今,随着当地打造“候鸟小镇”的旅游开发项目,秋冬季节有不少游客来吴城镇观鸟,餐馆的生意也好了起来。何桂花还常常拍摄视频,通过互联网平台给自家的餐馆做推广。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9年5月15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退捕渔民陈兰香搬迁上岸(毕琛 摄);右图为2023年7月24日,陈兰香在马鞍山市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陈兰香和丈夫结婚后一起过了20多年渔民生活。2019年,当地政府启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渔民退捕转产工作。陈兰香用退捕转产的补偿补助款购置了新房,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和其他渔民合伙开办了马鞍山市三姑娘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保洁、绿化养护等服务。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渔民杨金海在渔船上留影(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18日,杨金海在浦口区的长江边留影(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今年48岁的杨金海祖祖辈辈在长江边捕鱼为生。2016年,浦口区启动滨江岸线企业搬迁和复绿行动,成立了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浦口)分站,杨金海弃渔上岸,和其他11名渔民一起成为江豚监测员。2020年长江江苏段全面禁捕退捕,杨金海又加入护渔员队伍。“现在环境好了,江里面鱼多了,虾也多了,江豚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增加了。”杨金海说。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退捕上岸后,他们有了新职业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7年3月10日,上海市崇明区向化镇六滧港渔业村村民张红伟站在渔船甲板上(资料照片)。右图为2023年7月26日,在上海市崇明区长江口江面,担任中国渔政31101船大副的张红伟在船上整理缆绳(郑佳庆 摄)。

张红伟从小就跟随父辈在长江口捕鱼。2018年上海市崇明区实施长江口退捕,张红伟所在村从事捕鱼行业的村民由政府统一安排在岸上就业。张红伟说,从捕鱼变成护渔,每天驾驶巡逻小艇在长江上海段巡逻,看到长江生态越来越好,他为自己的新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湖北鄂州:从围湖养鱼到结网种草 湖乡美景催生“美丽经济”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武汉7月29日电 题:湖北鄂州:从围湖养鱼到结网种草 湖乡美景催生“美丽经济”新华社记者王自宸“只有管好草,才能护好水。”夏日炎炎,59岁的杨一新一大早就划
2023-07-29 19:48:00
渔民退捕上岸稳转身(一线调研)
...摇摇晃晃”的漂泊生活渔民退捕上岸稳转身(一线调研)长江干流示意图。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供图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核心阅读2021年1月1日零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
2023-02-01 05:34: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丨长江村里话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7月12日电 题:长江村里话发展新华社记者骆飞、吴箫剑从贵阳出发,驱车向东60余公里,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有一个不在长江边上的长江村。早
2023-07-12 20:31:00
协同共治,绘就海上新“枫”景
我省深化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江苏实践协同共治,绘就海上新“枫”景7月11日,第19个中国航海日,深化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江苏实践战略协作会在南京召开。会上,11家协作单位共同
2023-07-15 07:36:00
四川省“三年强基础”助力长江十年禁渔
9月27日讯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四川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9月27日,四川省长江十年
2023-09-29 01:37:00
江苏帮扶四万退捕渔民开启新生活,谱写新鱼米之乡“渔家乐”
长江禁捕后,渔民怎么办?作为长江禁捕退捕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江苏共计4万多渔民退捕上岸。渔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事关长江禁渔退捕工作成败,事关广大渔民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近日,新华
2023-08-22 20:50:00
...崇明区堡镇堡渔村60条船上渔民上岸前的职业人生。因为长江十年禁渔,自2018年以来先后上岸的堡渔村渔民开启了各自不同的职业生涯,而带头上岸的徐素明和谢锋这两位渔民兄弟于202
2024-02-06 03:41:00
...国新闻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专门对持续做好安置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4月2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
2024-04-02 22:09:0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 守好长江上游每一滴水 重庆构建治水“神经网络”
...重庆感受山水间的新活力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这里是长江重庆段的一条支流,刚刚新增了漂流等旅游项目。在炎热的夏天感受漂流带来的清凉,也成为周边游客的新选择。不仅如此,像农家乐、
2025-08-20 23: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