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发现一甲子,“巢湖龙”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12 22:53: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在安徽巢湖,埋藏着一种距今约两亿多年的原始海生爬行动物——巢湖龙。1965年,巢县水泥厂的工人在开山采石的作业面发现了一块鱼龙化石,交给了安徽博物院(原安徽省博物馆),让人类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发现一甲子,“巢湖龙”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2025年正值“巢湖龙”化石面世60周年,9月1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会在巢湖开幕,来自国内外30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和博物馆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及其对三叠纪生物圈复苏过程的响应”为主题开展研究成果的讨论。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汪谦慎在致辞中表示,“巢湖龙”是我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代表,其发现与研究推动了对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解,也为探索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关键实证。近年来,安徽开展巢湖动物群化石的系统性发掘与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显著提升巢湖在全球古生物研究格局中的影响力,推动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建东在现场为大家做了“巢湖龙发现、发掘与研究”的生动报告。1965年,巢县水泥厂的工人在采矿时,意外发现一块形状奇特的化石,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种原始鱼龙化石,被命名为“龟山巢湖龙”。更令人兴奋的是,这块化石并不是唯一的,专家学者后来又在巢湖马家山陆续发现了多种鱼龙形动物和鳍龙类化石,它们生活在三叠纪早期,是目前全球已知最古老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群。

近年来,随着抢救性发掘和持续研究,巢湖地区不断有新的化石惊喜亮相。2016年,由于环巢湖矿山环境治理的需要,对原巢湖市水泥厂所属矿山马家山部分废弃采面进行了削坡治理,意外发现另一巢湖鱼龙化石层位,经过项目组35天的抢救性发掘,采集脊椎动物标本31件;2018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组织相关人员历时一个多月分别对巢湖马家山和野猪山矿山环境治理现场进行化石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海生爬行类化石61块,鱼化石15块。其中在自然层638层,发掘石方量200立方米,采集到海生爬行动物近50件;2020年,在马鞍山市和县狮子山废弃矿山治理现场,研究人员开展抢救性发掘,在早三叠世和龙山组、南陵湖组地层中共获得各类化石标本176件,其中脊椎动物化石91件,包括海生爬行类化石42件、鱼类化石49件,进一步扩展了巢湖(龙)动物群的分布范围。

通过在巢湖马家山、和县狮子山的化石发掘,已经采集到海洋爬行类化石近400件,以及数量丰富的鱼类、菊石、双壳、节肢等伴生生物化石,进一步明确了巢湖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扩大了巢湖动物群的分布范围,极大丰富了巢湖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组成。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蓉揭晓
...文学性更甚。刘洋连出佳作,是刘慈欣之后很有潜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青年作家。”捧着奖杯,刘洋谈道,《井中之城》与此前创作的作品世界观一致,这是他一直以来致力于做的事——把所有作品
2024-05-19 08:22:00
樊嘉:临床肿瘤研究要形成创新性和突破性成果
...和疾病形成新的判断和诊疗策略,并进一步形成创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樊嘉将研究成果定义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从0到1”的突破性研究,另一方面是“从1到100”的渐进性研究。“肿
2024-12-18 10:06:00
...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在水稻耐盐碱和耐高温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刊载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该研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策略,对盐碱地的
2025-01-30 15:39:00
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26名中外科学家获奖
...自:滨城时报2023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双届盛典举行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26名中外科学家获奖时报讯(记者 牛婧文)日前,以“科学无界 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23中源协和生命医学
2023-09-15 03:24:00
来不及入选“十大”的人类科技突破性成果
...华社 发 张炯强每年,世界著名科技杂志都要对人类科技突破性成果做出点评。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或许是时间的原因,人类科技的一个里程碑,来不及入选世界十大科技成果。去年12月13
2023-01-20 14:17:00
嫦娥五号重大突破!获月表元素图,美6次登月,为何给不出答案?
...并有超过18000个撞击坑被标定了地质年代。这就是本次的突破性研究,所以,大家不用看开了,应该联合起来看。反过来说,美国的单独数据也不可能给出,除非还有中国的,这就是大概的情
2023-11-27 10:51:00
突破!超分辨光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光存储
...刊《自然》(Nature)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光存储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国际首
2024-02-22 11:57:00
山东啤酒未来怎么干?鲁啤骨干企业有话说!
...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质量提升行动,践行质量强国战略,走出了传统产业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是青岛啤酒120周年华诞,站在历
2023-10-07 14:37:00
...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在该领域,俞大鹏院士团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南方科技大学联合福州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团队,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技术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在国际上首次
2024-03-01 09:40: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诚邀参赛!“我在好运角等你”短视频话题挑战赛即将启动
鲁网11月7日讯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依托“山、海、情、味”一站式旅游体验,连续位居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2025-11-07 18:25:00
合肥工业大学四只黑天鹅“搬家”南艳湖 校方:对“自家孩子”的新家环境很满意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了解到,四只黑天鹅已于7日下午“搬家”至合肥南艳湖公园。“这四只黑天鹅都是在我们学校生态谷孵化的
2025-11-07 18:46:00
晋祠秋意浓(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深秋时节,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银杏林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银杏褪去翠绿换上“金甲”,金黄枝叶与红墙灰瓦的古建相映成趣
2025-11-07 19:07:00
安徽淮河流域首次发现“鸟中稀客” 铁爪鹀凭借伪装色在田间不动,很难被找到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2025年明光市首届生态观鸟赛”拉开帷幕。来自明光、南京、合肥等地的13支观鸟队伍的41名参赛队员参加了此次观鸟赛
2025-11-07 19:22:00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11月7日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
2025-11-07 19:37:00
视频·见闻|一郎来了!邂逅福州秋日“顶流”……
福州新闻网客户端记者滕一郎向各位发来周末邀约:“宝,想看菊花吗?”11月7日,第62届福州金秋菊花展在福州西湖公园开幕
2025-11-07 22:53:00
贵州,层峦叠嶂之间,一座钢铁巨龙横跨花江大峡谷,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近日,新西兰资深焊接工程师帕特里克·丹尼斯(Patrick Dennis)站在刚通车不久的花江峡谷大桥前
2025-11-08 00:12:00
白鹤翩翩抵鄱湖 万鸟云集盛景启
本报讯(李菁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鹤鸣清唳破寒烟,鄱湖如期赴岁约。11月以来,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的“先头部队”陆续翩跹飞抵江西鄱阳湖区
2025-11-07 06:50:00
太行山褶皱里,捧出一片唐朝种下的“金黄”丨绿美河南有古树④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辉县市白云寺,再度变得耀眼起来。六棵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栽下的银杏树
2025-11-07 07:02:00
市民耕耘“空中菜园”带动南京化肥产业上新园艺肥走俏 上楼“肥”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通讯员博轩郑瑞当前正值秋播秋种的关键时期
2025-11-07 07:50:00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的栖云山曾因采矿伤痕累累,如今在生态修复中重获新生。秋意漫山,红叶如诗,曾经的矿坑岩壁旁早已铺陈上各色油彩
2025-11-06 17:45:00
数据会说话|长春新雪季图鉴背后的“冬日快乐”来了
长春是个好地方。春有繁花秋有月,夏有清凉冬有雪。随着新雪季的到来,长春将再次成为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今天,就用数据带你扒透
2025-11-06 17:47:00
走,到郑州航空港“捡秋”去!丨港视角
大河网讯 落叶如信,秋色如诗,所有美好都在俯身之间。“捡秋”的风,正轻轻拂过郑州航空港的每个角落。就在这个秋天,郑州航空港的街巷转角
2025-11-06 18:15:00
80万尾鱼苗跃入长江 引江济淮工程助力江豚保护
大皖新闻讯 11月6日上午,桐城市鲟鱼镇杨棚渡口,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滑道欢快地涌入长江,它们将在这里安家。11月6日
2025-11-06 18:25:00
桃花潭公园有丹顶鹤?工作人员确认照片上的大鸟为苍鹭、白鹭
“昨天下午,我在逛桃花潭公园的时候,看见水里有几只黑翅膀、腿约两尺长的大鸟,很像丹顶鹤!”11月6日,西安市民刘先生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称
2025-11-06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