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5 15:42: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2018年,家住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格沙苗寨的6岁苗族女孩吉雪,与家人一起从缺水、耕地少、海拔高的格沙苗寨搬迁至50公里外的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走出大山,开启了新生活。

五年过去了,在吉雪和家人的新家园里,小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幼儿园、小学、初中、社区医院、超市等就在家旁边。原来她上幼儿园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现在从家到学校步行不到十分钟路程。

吉雪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像社区里的树木一样,她的个子长高了不少。她说,她更喜欢现在的新家,因为上学、放学、吃饭、购物更方便快捷,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她和妹妹将一直在这里读书,直到初中毕业。

吉雪一家搬迁前后生活的变化,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代巨变的缩影。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左一)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给同学们展示自己写的英语作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中)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食堂里享用免费营养午餐。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左)与妹妹吉婕放学回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老师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指导吉雪(左)画画。 新华社发(陈熙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中)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操场和同学跳皮筋。 新华社发(陈熙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中)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身后就是她和同学们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右)与同学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打羽毛球。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12月22日,吉雪(二排右一)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左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右图为2018年4月22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吉雪背着书包经过一辆帮助搬迁的货运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放学回家;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吉雪(左三)带着妹妹、堂弟妹在安置点的小区里玩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跟着老师学习绘画;下图为2018年4月21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的老家收拾书包。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与同学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操场跳皮筋;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吉雪与家人们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搬迁前的老房子前留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听课;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吉雪跟小朋友们在安置点的新幼儿园里玩玩具。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和妹妹吉婕放学回到安置点的家;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吉雪(右)和堂妹在安置点的家门前玩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吉雪(右)和妹妹吉婕跟着老师做游戏。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的食堂领取免费营养午餐;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老师给吉雪盛早餐。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二)与同学们放学回家;下图为2018年4月22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奶奶带着吉雪(右一)和堂姐弟一起从家里出发去乘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3年12月22日,吉雪(左)在安顺市西秀区启新学校跟着老师学习绘画;下图为2018年4月23日,在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的安置点幼儿园,老师给吉雪试穿新校服。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帮助吉雪家搬迁的货车行驶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的乡村公路上(2018年4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家人在搬离老家前帮助吉雪(右二)穿上新苗衣(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吉雪(左二)和家人搬迁时抵达安顺市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贵州女孩还好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

↑ 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龙潭村的一家私立幼儿园,吉雪在搬迁前跟幼儿园老师告别(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李劼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情陪伴,重获新生!医护人员为双下肢畸形女孩庆祝20岁生日
...住铜仁市石阡县的童永珍,3个月前因双下肢畸形就诊于贵州华夏骨科医院进行畸形矫正,住院期间正好是她20岁的生日。独自一人在医院的她,在医护人员的陪同和温暖中,不仅度过了她的生日
2024-06-24 16: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贵州荔波县洪江村 大山深处 老屋新生本报记者 苏 滨随着最后一根废木被扔进货车,莫万强的老屋仅剩几面旧砖墙。“旧墙为啥不拆?不能大拆大建,得修旧如旧,老房子才好
2023-02-17 05:49:00
“踢出大山”的留守女孩:在足球的“梦工厂”,找到更多可能
...。三河小学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是一所大山里的小学。2012年,新上任的校长孙晓鸣在学校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专业教练的情况下,克服困难组建了一支女子足球队,希
2023-09-07 10:00:00
14岁女孩被残忍掳走做新娘,父母视而不见?最终结局令人窒息
...了自拍,两人独处的时候,旺还拉起了她的手,往另一个大山走去。导演简实在有点担心,于是出口阻止了,但小琪不肯回家,决意跟着男孩离去。导演回去后,把消息告诉了小琪的母亲。小琪母亲
2024-03-02 09:48:00
探访贵州赫章搬迁安置点:这里的生活让人艳羡
...何?近日,记者走进贵州赫章金山银社区探访搬迁民众的新生活。航拍贵州赫章县金银山社区。瞿宏伦摄春日时节,走进金银山社区,灰白相间的居民楼错落有致,平坦干净的柏油路纵横交错,三五
2024-04-14 15:45:00
有技能 好就业:重回大山,贵州水族姑娘让“黔货出山”
...,提高自己的审美。”渐渐地,她也慢慢适应了在广州的新生活。返乡创业时光流转,两年的专业学习结束,紧接着就是一年的实习期。潘晓优的第一份工作实习是在黄埔帮扶馆,主要从事采购工作
2024-05-06 17:07:00
...态传承非常重要,要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让非遗参与到新生活方式和美学态度的创造中。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是多民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辽宁人夏华是这里的常客。2003年
2023-02-23 20:53:00
...——“爸爸,我和孙女来看您了。”7月14日下午,在地处大山深处的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下称“印江县”)太阳山烈士陵园,来自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原余江县)锦江镇团黄村的村
2023-07-19 17:59:00
...贫安置区的几辈“新村民”,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3年前,30多岁的李洋把家搬到了皂沟易地搬迁社区。搬迁前,他们一家就住在长山峪三道梁山区,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李洋
2024-02-15 11:2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