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告别“穷窝窝” 乐享新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15 11: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设施齐备的乡村广场、崭新校舍、柏油马路……短短数年时间,滦平县扶贫安置区的几辈“新村民”,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3年前,30多岁的李洋把家搬到了皂沟易地搬迁社区。

搬迁前,他们一家就住在长山峪三道梁山区,吃水靠挑,生活靠天。在李洋的记忆里,打小“离开大山”的话题就被村里人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大家还生活在山上。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李洋开始下山打工,去过县城,远走广东,奔赴深圳……不管走多远,山里的家都拴着他。

2020年,他所在的村子实现了集体搬迁。在新村,他家经营蔬菜日光温室,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春节一过,李洋盘算着再多承包几个大棚。“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消除了“后顾之忧”,他有了更多精力致富。

不只是“搬个家”,换一方水土也富一方人。在滦平,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同频共振,让搬迁群众走出大山,乐享新生活。

目前,滦平县易地搬迁4402户15077人,其中脱贫户1966户6946人。全县共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15个,共配套产业园区16个,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等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宽群众产业、就业等增收渠道,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7079人全部实现就业。

也是在3年前,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姚淑珍一家住进了安纯沟门易地搬迁社区。

春节期间,51岁的姚淑珍换上漂亮衣服,跟家人一起出门走亲访友。

姚淑珍是滦平李栅子村村民,在她的记忆中,过去村民出行只有村头的那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吃的井水里还有泥沙,说停电就停电,时不时的点着蜡烛过日子。

2020年,姚淑珍作为最后一户搬迁人员,住进了“新家”。干净的房屋,宽敞的柏油路,随时可用的自来水……这一切生活的变化都让姚淑珍倍感幸福。

现在,姚淑珍的丈夫在村里成立的食品公司和工程队里务工,年收入2万元。一双儿女在外地上大学,生活越过越好。

好日子“激活”希望、点亮未来。2023年以来,滦平县搬迁户安全饮水到户率、生活用电覆盖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通讯集中覆盖率、就医条件改善率均达到10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蔬菜大棚“种”出美好生活(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大棚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为滦平农民带来了美好新生活。蔬菜种植带动群众增收早上8点半,位于滦平县大屯镇兴洲村的滦平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200余台自动卷帘机同时启动作业
2023-02-02 05:54:00
葛淑珍:30年前被赵本山抛弃,如今成餐饮界女强人,让人刮目相看
...询问以及整理商品销售情况等工作。新身份犹如赋予了她新生。即使每天面对的工作任务还是那样沉重,但是她内心的喜悦却是无法掩饰和阻挡的。每次当客户散发出满意的微笑并满意地离去时,她
2024-11-01 18:06:00
毕淑珍:十余载坚守三尺服务台 一腔热爱“辅”出最美“警”色
...题,逐一解决。最终经过多方努力,顺利完成了全市首例新生儿“跨省通办”业务,解决了赵先生的燃眉之急。主动到群众中去将服务做到极致“随叫随到”,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随着北海经济开
2023-11-15 22:40: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空置房变成“金窝窝”——湟水河畔“民宿小镇”见闻
...大笔拆迁补偿款,不知道怎么用。”村民回迁后如何适应新生活,让孙有春头疼不已。孙有春和一起回迁的其他村干部想尽办法,让乡亲们找到新的收入来源。“每年旅游旺季,西宁一房难求,咱们
2023-09-22 18:09:00
民歌新生代闪亮登场 多元时尚令人耳目一新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富有活力的新生代民歌手 本报记者李洋 摄扫码看更多本报讯(记者李宗文)年轻嘹亮的嗓音唱响《壮乡歌圩》,柔美婉转的歌声演绎《广西尼的呀》;五彩的绣球划出优美
2024-04-14 07:57:00
...南大学朴诚书院党委书记李洋笑容满面,目光里充满了对新生们的期许。“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到海大已经14年了。”多年来,李洋在辅导员岗位上全情投入,收获了许多荣誉,是第十三届全国
2023-09-10 07:16:00
...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村大部分都是穷沟沟,搬迁新村是富窝窝,许多搬迁过后的老村除了特殊时期外,人迹罕至。但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许多搬迁后的老村却依旧焕发着活力。在民和县核
2024-03-25 00:05:00
我年薪百万,男友妈觉得我太能赚钱,让她儿子在婚前定要把控住我
...朋友,留着干嘛?长痛不如短痛,哭过这一场,明天就是新生活的开始。第二天,李洋不断地在楼下等我,甚至还闯进店里,力图挽回分手的决定。他解释说,是他妈妈出的馊主意,认为一个太能挣
2024-02-05 14:46:00
吉林“9·8消费节”启幕:“吉”遇新消费“质”造新生活
...写下了闪亮的一笔。全省联动十一个地市州同启缤纷消费新生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持续推广特色消费品牌,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9·8消费节”是由吉林省委、省政府谋划打造的吉
2024-09-07 21: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