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有时候要命的牙痛,可能和牙没关系,它可能是一种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表现为骤发骤停、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疼痛。此病常见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病人占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右侧多于左侧。
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膜增厚、动脉对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的压迫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是脑膜炎、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等导致。通常情况下,由于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三叉神经痛。另外,多发性硬化、肿瘤压迫三叉神经、脑部病灶、手术造成的损伤、中风、面部创伤等也会导致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和牙痛的区别
三叉神经痛常误诊为牙痛,往往将疼痛牙齿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齿仍无效,方引起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多局限于齿龈部,局部有龋齿或其他病变,X线及牙科检查可以确诊。一般牙痛在经过治疗后会消失。而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牙疼不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不积极治疗会越来越严重,不会自愈。三叉神经痛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发作性剧痛刀割样、烧灼样。临床特点为骤发、扳机点、阵发、反复、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痛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很多病人说起三叉神经痛就会想到“痛不欲生”这个词,这种痛常表现在面部、口、鼻、眼角等部位,发作起来如“刀割样”“电击样”。说话、打呵欠、刷牙、漱口、洗脸、刮胡子、咀嚼、吞咽等动作,或者进食过冷或过热的食品时均可诱发三叉神经痛。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着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很多病人因为三叉神经痛甚至不敢刷牙、不敢漱口、不愿进食、不愿说话,严重影响生活。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是首选药物,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也可用于三叉神经痛。药物遵循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若止痛效果不佳则须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药物可能会伴发某些不良反应,如头晕、走路时左右摇晃以及走路不稳、漂浮感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视力障碍等。另外,药物治疗存在耐药可能,随着病程进展可能症状控制越来越差。
手术治疗:当药物控制疼痛欠佳或患者因药物副作用不能服药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等。针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且患者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可以考虑通过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它的机制主要是在X射线或CT引导下,通过手术以球囊压迫传导痛觉的神经纤维,以达到止痛的目的。此手术无须开颅、风险低,术中患者几乎无疼痛不适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缓解有立竿见影效果,远期效果好,深受患者好评。
三叉神经痛日常生活防护
1.饮食规律、清淡,选择质软、容易嚼的食物,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热、过冷食物。
2.吃饭、漱口、刷牙、洗脸、说话等动作宜轻柔,避免刺激扳机点,诱发三叉神经痛。
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风吹,特别是空调风扇的直吹。避免局部受凉,禁用太冷、太热的水洗脸。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日常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5.保持精神愉悦,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情绪调节,及时疏导各种不良情绪,可适当听听音乐,放松心情。
6.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突然停药容易导致病情反弹,三叉神经痛有再次发作的可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停药。
7.如有不适,要及时去专科门诊就诊。
三叉神经痛常被误认为是头痛或牙痛,从而被忽视延误治疗。疼痛无小事,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贵港市人民医院 杨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