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30 20:49:00 来源:杭州网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1日,我们党迎来103周年诞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航拍革命圣地西柏坡

75年前,党中央离开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2013年7月,党的生日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考卷常新,本色依旧,“赶考”永远在路上。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河南安阳红旗渠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一渠清水穿山而来。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历时近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终于在太行山腰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回望过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奋斗为笔,将一项项伟大成就写进史册。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来到红旗渠。总书记说,“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征程前后相继,奋斗一脉相承。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这是通车前工人在做最后的检修和装饰。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稳经济、促发展,应变局、化危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回顾奋进历程,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港考察。

黄海之滨,山东日照港,碧波荡漾。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岸边,举目远眺。远处码头,一字排开停靠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万吨货轮,展现出港通四海的宏大气魄。

从寂寂无名到异军突起再到挺立潮头,日照港奋楫扬帆、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

“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让我们共同努力!”总书记的一番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这是一份特殊的“答卷”——

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6人、厅局级干部3533人、县处级干部2.8万人。

有人感叹,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我们党已经执政70多年,还要长期执政下去。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一孔窑洞,留下了第一个答案——1945年7月,黄炎培一行来到陕北。在后来的《延安归来》一书中,他将同毛泽东主席在窑洞里的一段谈话记录了下来。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的回答简洁有力,“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总书记触景生情:“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给出的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我们党经历了从延安到北京,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经验,收获的政治智慧。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单行本

今年年初,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每次集中学习教育,都是理论武装的重要课堂,都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融汇于心,见之于行,将学习教育、检视整改贯穿始终,以更高标准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丰富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思想成果。

历经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从当年的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坚持自我革命,是蕴藏其中的成功密码。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中间部分最高,整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

北京人民大会堂,“山”字形的建筑平面,是人民江山的生动写照。为迎接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3万多名建设者参与施工,3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人民大会堂整个工程10个多月就全部完成。翻身当家做主的人民,用满腔热情创造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奇迹。

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延安梁家河插队,住窑洞、睡土炕、忍虫咬,同乡亲们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正是在这里,他立下从政初心——“要为人民做实事”。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陕西延安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

延安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张思德负薪前行的雕像,巍然屹立,“为人民服务”5个鲜红大字,熠熠生辉。“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党的七大上被写进党章。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回到延安,饱含深情地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

“人民的党”“自家的党”“老百姓的党”……回望来路,习近平总书记穿越时光隧道的感悟掷地有声——

遥观乌江的悬崖峭壁,指出“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瞻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感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走进新四军纪念馆,强调“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历史的回响,现实的路标。

时政微观察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年轻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让中国航天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更加稳健;一百多万名河长、湖长积极履职,护佑一江清水向东流;数百万名驻村干部投身脱贫一线,让“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古吟唱得以实现……唯有依靠人民、万众一心,才能拥有不断闯关夺隘的力量。

一路攻坚克难,自信迎考前行。

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患难与共,凝聚起强大合力,形成了撼天动地的感人画卷。

发表二〇二四新年贺词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新的“赶考”,清醒而坚定——只要99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就一定能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微观察丨徙木立信,久久为功
3月17日至20日,全国两会闭幕后的首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贵高原。4天时间,总书记进村寨、到古城、看产业、听汇报,为两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新局面、展现新风采指明方向。
2025-03-25 08:53:00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陕青宁行
仲夏六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延安,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并赴青海西宁、宁夏银川考察。17日下午,习近平带领军委一班人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瞻仰王家坪革命旧址。随后,习近平
2024-06-22 12:01:00
时政微观察丨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全国的教师们,节日愉快!”9月7日,正在黑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并向全校教师、全国广
2023-09-10 16:28:00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土特产’文章。”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
2023-02-17 17:00:00
时政微观察丨逐梦苍穹 探索不停
...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天事业发展,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勉励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
2025-04-24 09:07:00
3月17日,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暖人场景——在村寨的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亲切交流。大
2025-03-19 12:32:00
时政微观察丨东北全面振兴的“天时地利人和”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的林场、乡村、高校等考察调研,期间专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谋划部署东北全面振兴。在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东北地区
2023-09-14 16:31:00
时政微观察丨粮稳天下安
“谁来养活中国?”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
2024-10-16 12:24:00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搞好特色农业,总书记划重点
5月11日,在河北沧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黄骅市仙庄片区一片旱碱地麦田,仔细察看小麦长势,了解当地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总书记向正在田里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专家询问旱碱麦
2023-05-14 16: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萍乡傩文化绽放全国赛场 校企携手斩获国家级荣誉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传来捷报——江西省萍乡市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西财经大学22级邹玲源同学领衔的“千面傩韵团队”深度合作
2025-09-09 18:26:00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残联携手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石家庄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县100余位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
2025-09-09 18:29:00
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技师学院
9月9日,由西安市人社局技校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才中心、就业中心、职介中心、职鉴中心、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政策赋能·匠心筑梦——启航新学期 职引新未来”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西安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09 18:30:00
西安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40支志愿者服务队接受授旗
空巢老人吃饭难,在家无人陪伴,总盼着有人探望,爱心志愿者们建起免费敬老互助餐厅“和乐之家”,让老年人在这个“家”有热饭吃有人聊天
2025-09-09 18:30: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2025-09-09 18:40:00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徐之的 赵鹏飞 通讯员 焦新民)九月胶东,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彩旗与浪花共舞,笑语伴鸥鸣齐飞。9月8日到9月9日
2025-09-09 18:41:00
齐鲁大地上,超过1400万家民营经营主体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作为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5-09-09 18:46:00
在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山东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5-09-09 18:46:00
互动人数超1200万!这堂“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
大河网讯 “看着屏幕里的实验,我手心都攥出了汗,这堂安全课比课本上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年级一位蒋同学在观看河南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后说道
2025-09-09 18:46:00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9月8日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州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陆续到校报到注册。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
2025-09-09 18:47:00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紧扣崂山区“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2025广场周周演活动部署
2025-09-09 18:47:00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
2025-09-09 18:4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通讯员 刘文研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关工作和2025年第一批政务服务基层典型案例
2025-09-09 18:47:0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值此全民国防教育月,重温这一深刻警示,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应对风险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09-09 18:47:0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历久弥新。全国科普月的开展,不仅是集中的科学传播活动,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理性思维、助力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2025-09-09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