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聚焦县域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雷明:推动县域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产业化
人民网 陈叶欣 实习生崔甜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人民网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近日联合举办的“县域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金台圆桌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雷明表示,应以“绿”为“新”、向“绿”而“新”,加快推进以生态环境为导向、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
雷明在研讨会上发言。人民网 杨铁虎摄
县域经济是庞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挖掘内需潜力的重点区域。雷明表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产业优势不突出、体系不完整、资源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
“长期以来,县域发展的主要难题聚焦于‘绿’和‘穷’两大方面。”雷明表示,“绿”要靠保护,“穷”要靠发展,有效平衡保护与发展,应加快推进以生态环境为导向、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
雷明建议,首先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现代县域生态经济体系。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县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同时,推进县域社会、经济、生态融合发展。“释放绿色生态产业有效需求,推动县域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产业化。”雷明建议,各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环境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产业,探索建立产业收益补贴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良性机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雷明建议,鼓励综合实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市场主体投身县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县域产业发展。鼓励延伸产业链,通过有效增“绿”,提高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效率。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能够激发县域经济更多活力。雷明建议,从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入手,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县域有效的政府债券、政府投资基金、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开发性金融、环保贷等投融资模式,持续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战略。推动建立多元化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的县域经济体系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8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