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31 10:31:00 来源:快乐生活20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又叫慢性感觉运动性神经病变,一般由肢体远端逐渐向近端发展并加重;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的病变,其中以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具代表性。由于诊断标准不同,大陆糖尿病患者DPN患病率差异较大,为28%~90%;台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21.3%、其中神经性疼痛的患病率在台湾成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占21.2%;欧洲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合并神经性疼痛的患病率为6%~34%。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

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元醇通路激活、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多种机制。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药物也是治疗DPN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DP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营养神经药物、抗氧化应激药物、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及一些中药等。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

日常护理

再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加强足部护理

①选择合适的鞋袜:无论是外出或居家,均应避免光脚走路,尤其是石子路;不穿过紧或高及膝盖的袜子,每日更换。穿松、宽、软的布鞋或透气的皮鞋或高跟鞋,穿鞋前对鞋进行检查,穿鞋前要磕一下、避免有硬物;不要穿太紧、边缘粗糙或缝线不平的鞋。

②足部(包括趾缝)检查:每日检查足部情况,当足温度显著升高或出现水泡、切口、擦伤甚至溃疡时,应及时就诊;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烫伤,擦拭要轻柔,尤其是趾缝之间;谨慎使用暖脚的设备或仪器。

③足部处理:勿擅自使用任何化学药或膏药去除鸡眼或胼胝,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皮肤干燥,可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但需避开趾缝;足部指甲不宜过长,平时应及时剪平,避免嵌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科普下
2型糖尿病朋友们都了解,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可能患上心脏病、脑梗死、肾功衰竭等严重的疾病。除了这些并发症外,2型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时间久了,还会患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种并发症
2023-07-07 21:44:00
腿上有3个表现,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糖尿病这一曾经陌生的名词,如今已悄然化作潜藏在我们身边的“甜蜜杀手”,无情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在糖尿病的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尤为常见,且容易
2024-07-15 16:15:00
当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来临的时候,最易引起腿部的异常
...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血糖高了。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得了糖尿病,而且会出现并发症?侯先生一时难以理解。医生告诉他,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很典型,有些并不典型,只是在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才
2023-10-27 08:41:00
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世一堂
...各种并发症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神经系统的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大表现 1、“麻”有糖友说:夏天穿着凉鞋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什么虫子在脚上爬,一看又没有。过一会又来了,还以
2023-04-25 15:26:00
医生提醒:多吃这些食物能营养神经
王爷爷患有糖尿病已经十多年了,是个老病号了。目前联用两种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医生和家人老劝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但是王爷爷一直改不掉多年来的饮食习惯。比如每天三顿正餐更喜欢吃
2023-10-09 12:01:00
糖尿病除了控糖,还要注意什么
说起糖尿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糖尿病是现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这种疾病出现以后给患者带来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有可能还会引起并发症,
2023-09-16 21:14:00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如何?
相信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中,比较常见、治疗却非常困难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会出现肢体感觉障碍,出现麻木、疼痛、蚁行感、烧灼感、发凉等症状,可导致糖尿病残疾
2023-06-01 15:43:00
健康问太和 |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有效控制周围神经病变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显著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这一病
2024-06-19 19:59:00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说到糖尿病与心血管的关系,大家都非常清楚,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欧洲心脏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中,43%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68%合并糖代谢异常;而“中国心脏调查”结果:52%为确
2024-12-25 08:4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
爱羽乐新国标奶粉:创新配方,改善宝宝睡眠
在当今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爱羽乐新国标配方奶粉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科学的配方设计,成为越来越多智慧父母的选择。作为一款严格遵循国家最新奶粉标准的产品
2025-08-13 18:39:00
省钱不纠结!大润发均一价专场让你轻松囤好货
鲁网8月13日讯当蝉鸣渐盛、暑气蒸腾,大润发携八月最新促销活动强势登场,为沉闷夏日注入消费活力。这场覆盖全品类的购物狂欢
2025-08-13 16:14:00
8到15岁的儿童喝的奶粉有哪些,谁才是真正的“多边形战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3岁还是5岁的儿童,或是8-15岁的少年,都需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支持来应对身体快速发育、免疫力提升
2025-08-13 12:00:00
运动饮料是夏日“补水神器”?专家:并非人人适合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实习生赵梓君)夏日高温难耐,人体出汗量大,补水成了日常刚需。运动饮料因宣称“能补充流汗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
2025-08-13 07:46:00
AKK菌市场迎来“爆炸性增长” 为啥原衍生物最快做到市占率第一
近日,国内AKK菌领域传来重磅消息:行业头部企业上海原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原衍生物”)助力的AKK001菌株,率先完成了品牌方1500万市场成交
2025-08-12 11:55:00
特调小饮料 专治夏季痛风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攀升,烧烤、海鲜和冰镇啤酒成为许多人消暑聚会时最受欢迎的选择。然而,在享受这些诱人美食的同时,一个健康隐患——痛风发作的风险也随之悄然升高
2025-08-12 14:00:00
营养过剩时代 还要不要贴秋膘
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贴秋膘的理由是,夏日的炙热和闷湿让不少人胃口不好、食欲不佳,由于吃得少了,体重往往有所减轻
2025-08-12 14:00:00
了解乳腺X线摄影 解读其中的“小钙化”
针对乳腺的影像学检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主要包括乳腺超声检查、乳腺数字X线摄影和乳腺MRI。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各有利弊,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质的乳腺疾病诊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025-08-12 14:55:00
你吃的AKK菌 为何不减肥?
近两年,AKK菌无疑是益生菌界的“顶流”。从原料企业到终端品牌,都在押注这个被冠以“瘦子菌”名号的菌株。但许多消费者反馈在服用AKK菌产品后
2025-08-12 14:55:00
滨城区区直机关医院督灸治疗再现小高峰,为居民健康“添暖加力”
鲁网8月12日讯当下,中医传统疗法备受关注。近日,滨城区区直机关医院顺应居民多元健康需求,推出督灸治疗服务,带来全新健康体验
2025-08-12 14:55:00
中原首张处方落地郑州!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开启干眼治疗新选择
2025年8月11日,郑州尖峰眼科医院刘保松院长为一位长期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困扰的干眼患者开出中原地区首张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处方
2025-08-12 14:57:00
滨城区区直机关医院、市中中心开展“三伏贴”活动,为市民健康“加把劲”
鲁网8月12日讯入伏以来,气温攀升,正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节。近日,滨城区区直机关医院、市中中心启动“三伏贴”贴敷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
2025-08-12 14:58: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韩爽大夫:小小银针应对慢性咳嗽
韩爽,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工作5年余。曾侍诊于国医大师李士懋,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擅长治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025-08-12 15:0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程发峰:为何血液会“变稠”?探寻高脂血症的源头
程发峰,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出身四代中医世家,先后师从于刘清泉和王庆国教授,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入室弟子
2025-08-12 1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