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医学+混合现实:不只是影像“升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6 07: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健康报

前沿访谈

医学+混合现实:不只是影像“升维”本期访谈嘉宾:叶哲伟

骨科专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智能医学研究室主任。在国内率先定义并践行智能医学概念,带领团队完成世界上第一台混合现实技术支持下的髋部骨折微创手术,主编我国第一部《智能医学》国家教材,担任“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智能医学系列教材总主编,主编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医学混合现实》。

本报记者 崔芳 王潇雨

健康报:提到数字技术,大家常听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以往人们常认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是游戏,您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它们在医学场景中如何发挥作用?

叶哲伟:这些技术都是架设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

虚拟现实(VR)就是在电脑屏幕上或者头戴式显示屏上,由计算机模拟出一个虚拟环境,从而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增强现实(AR)和VR类似,也需要使用配备屏幕、配备传感器的设备。和VR不同的是,AR的工作方式是在现实世界中叠加数字世界、虚拟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简单的数字或文字通知,也可以是复杂的虚拟图像。我们常见的实景导航、视频中面部叠加眼镜或头盔的场景,就是AR技术的应用场景。

混合现实(MR)让数字图像影像技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不再依赖屏幕,就能在三维空间对数字世界进行立体呈现。该技术的出现给医学创新带来无限可能。例如,把MR技术应用到骨科领域,医生在手术中就可以在不关闭常规视野的情况下打开一个数字化视野,我们能看到隐藏在软组织中的三维立体人体结构,可以细致观察到骨骼及其附近的血管、神经分布等,能对其进行实时放大、缩小、旋转。这样一来,手术医生如同拥有了透视眼,操作时可以避免损伤血管、神经,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安全。我们应用这项技术,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MR引导下的髋部骨折手术。

MR的三维立体重建影像都是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影像生成的,有做CT、磁共振需求的科室都可以应用该技术进行影像“升维”,在三维空间立体地观察三维医学影像。

健康报: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手术很多时候是分秒必争的;对于患者来说,费用也是要重点考虑的。应用MR技术时,重建三维影像的速度怎么样?费用会很高吗?

叶哲伟:速度方面不用担心。现在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三维重建软件,4~5分钟就可以对传统医学影像进行个体化三维重建。而且,应用该技术时,患者不需要做额外的检查,已有的CT、磁共振数据就足够了。至于MR的呈现设备,目前费用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相信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成本会快速下降。

健康报:这么有未来感的黑科技,可以搭载其他新技术吗?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您还带领团队完成了全球首例5G环境下MR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其突破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叶哲伟:2019年7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一位76岁的老太太胸椎骨折,需尽快救治,但要转到武汉的大医院,路程太远,耗时过长。我们通过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MR云平台技术,对咸丰县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进行远程指导,为老人实施远程会诊手术。术中,远在武汉的医生可以看到600公里外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我们用标记笔远程下达手术指令,指导现场手术的医生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完成复杂胸椎骨折手术。

这次远程会诊手术不但要用到MR、云平台技术,5G技术的加载也至关重要。以往应用的4G技术有高时延、低带宽的局限,当远程会诊手术进行多场景、高维度交互的复杂操作时,会因秒级的延时带来较大的风险。应用5G网络技术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G通信具有高带宽、超低时延的特点,传输速率因此大大提升。快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当我们的手碰到一个针尖,会迅速地缩回来,这个时间平均是200毫秒,也就是0.2秒。而5G的时延是1毫秒,比人类的反应速度快200倍,人类不借助仪器是感受不到这种时延的。这意味着,远程操作的时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精准度、安全性得到了极大保障。

通信技术越往后迭代越快,应用场景越多,叠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医学领域拓展的全新场景会越来越多。

健康报:您提到了未来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MR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会有哪些?

叶哲伟:很多。首先,一定会为医生诊疗带来更多福祉。以骨科为例,医生在做微创手术时需要在狭小的空间中操作,常常要依赖透视设备如X线进行对比、确认。这时,医患都会暴露在射线内。患者做一次手术,射线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但医生一天要做很多台手术,职业生涯里要做很多年手术,放射剂量肯定是超标的。应用MR技术,可大大减少手术过程对X线检查的依赖。未来,随着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医生职业伤害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实现术中零透视、零伤害。

其次,随着MR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实现对人体手术部位进行一比一的数字孪生并精准定位,应用于外科可以实现手术的精准导航。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偏远地区、农村的老百姓如何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从一名医学生成长到专家,培养周期非常漫长,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如何弥补经验欠缺期的不足?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加载MR技术,可能实现对基层医生的AI辅助诊疗、高维度高精度的远程教学和会诊指导,这对于偏远地区患者、基层医生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将MR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培训,可以虚实融合,大幅提升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学生的试错成本,并显著增加医学生对疾病的认知。

另外,将MR技术应用于医患沟通,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时候,医患沟通不顺畅,主要原因是双方医学知识背景不对称,对同样一个事物的描述,医生的解释与患者的理解之间时常存在偏差。应用MR技术,在三维空间进行三维立体的医学沟通,更接近真实世界本来的样子,诊疗方案更加一目了然,沟通更加便捷,沟通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诊疗的依从性会显著增强。

健康报:如果MR以及相关技术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临床医生会不会依赖这样的高科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条件不具备、没了这些技术的帮助,医生会不会能力退化、不会做手术了?

叶哲伟:目前,医学教育大量使用的还是二维医学影像,医学生接触的主流信息载体也是二维的。通过三维医学影像进行学习,认知复杂人体和疾病的三维立体结构,本质上相对于二维医学影像是一种“升维”。“升维”后,即使面对二维影像,也更容易在脑中构建出真实的三维结构,相对于基于二维医学影像的认知,可以形成“降维打击”。

人类对健康始终高度关注,前沿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进入医学领域。通过智能医学,这个世界的前沿科技和医学之间开始建立起系统性关联,孕育出一种全新的科学范式。未来已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市首例!泰安市中心医院利用3D联合全息引导借助混合现实技术,为脑肿瘤患者再添福音
...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利用3D打印联合全息精准透视引导,在混合现实技术(MR,mixed reality)辅助下,成功开展全市首例颅脑肿瘤显微镜下切除术,填补了泰安技术空白。患者为
2024-05-30 16:55:00
让医生多双“透视眼” 重庆西区医院神外科利用全息影像技术精准切脑瘤
华龙网讯 佩戴着MR(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眼镜,获取“脑中”的全息影像,在超高清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巨大脑膜瘤被完美切除……这犹如电影《钢铁侠》里的科幻场景,近日
2023-12-13 15:40:00
给医生一双“透视眼”,「锦瑟医疗」专注开发MR手术导航解决方案|早期项目
...视野和操作空间狭小,对外科医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混合现实技术能辅助医生‘穿透’患者的身体结构,同时辅以相应的精准度调节工具,就能达到精准手术操作的目的。”常州锦瑟医疗信息科
2023-10-31 22:52:00
泉果基金调研联影医疗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录得34.88%。截至2025年2月20日
2025-02-27 12:01:00
医疗数据如何“海纳”?华为“高性能存储”奠定医院数字化发展基石
...直在寻找这样的 “终极解决方案”。方案 “华为新一代混合闪存存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的最终选择,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融合性存储技术:“华为新一代混合闪存存储”。华为新一代混合闪存存
2024-02-02 21:41:00
“混合现实”黑科技!95岁老人打破“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魔咒
...和医院骨科团队为一名95岁重度骨质疏松高龄老人,在“混合现实”黑科技的助力下,成功实施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老人1月9日接受手术,目前康复顺利,即将出院。95岁高龄的赵奶奶最
2023-01-16 20:47:00
在黑白影像中探寻人生华彩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在黑白影像中探寻人生华彩——记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宋春仙仔细阅片精准报告 病例讨论服务患者业务传帮带文/本报记者 温媛图/本报记者 邢永红端坐
2023-07-30 01:05:00
发现肺结节,不必太惊慌(名医讲堂)
...,均匀半透明影,似磨砂玻璃,不掩盖支气管血管结构;混合性结节,实性与磨玻璃成分共存,恶性风险较高。肺结节由哪些原因导致?一是感染与炎症。细菌或真菌感染,如结核杆菌、隐球菌感染
2025-04-18 06:48:00
中大附一院东院教授团队科研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发表
...,积累大量病例。作为通讯作者,他曾报道了世界首例“混合型小汗腺毛囊错构瘤”,修订了“丘疹性汗腺增生伴透明样改变”等多个英文命名,并先后报道了多个我国首例病例。
2024-01-19 16: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投洽会期间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41个项目完成签约 计划总投资约433亿元
投洽会上,火炬高新区企业展示的芯片产品吸引客商关注。(本组图/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剑豪 摄)多家位于火炬高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亮相投洽会
2025-09-09 08:44:00
刚刚过去的暑假,“工厂游”火爆出圈。多地工厂纷纷敞开大门,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而在社交平台上,“工厂游”的攻略被大量转发
2025-09-09 08:46:00
东南网9月8日讯(通讯员 苏培婷)9月5日,由大田县总工会、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联合主办,国网大田县供电公司工会承办的首届“电力工匠”职业技能竞赛AI技术应用项目比赛圆满落幕
2025-09-09 09:28:00
本报讯 作为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主办的行业盛会,第45届(2025)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与第17届中国国际日化产品原料及设备包装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国际日化展”)将于今年10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09-09 10:44:00
摩登中国时尚展传递中国皮革强音
本报记者 解 磊 文/摄为了满足人们对鞋包服饰等消费需求,为国际国内品牌企业、特色区域、独立设计师提供一个高端商贸合作
2025-09-09 10:44:00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涌现出许多新亮点,其中一个令人意外却极具代表性的现象是:碳纤维最大应用市场,竟然不是航空航天或风电叶片
2025-09-09 10:45:00
获SIAL创新金奖:纸沙拉沙拉脆片掀起零食健康新主张
消费日报网讯 9月1日,在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举办同期,第24届SIAL创新大赛获奖榜单正式发布。湖南立方体食品有限公司选送的产品纸沙拉沙拉脆片荣获金奖
2025-09-09 11:17:00
王腾发微博辟谣:有失职,但没有窃取机密出售
9月8日,王腾发布离开小米的微博,当天,“小米王腾因泄密被辞退”登上热搜。此前,2023年8月25日,王化曾发博表示,欢迎王腾回京~好好干
2025-09-09 11:18:00
王腾深夜发文离开小米,其曾被赠“谨言慎行”T恤
9月8日晚,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发布微博: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2025-09-09 11:18:00
前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创业:20人团队,能干上百人的AI定制项目
文|周鑫雨编辑|苏建勋国内市场、ToB、定制化——每个词都踩到了当下AI创业的雷点上。但这恰恰是前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戴宗宏
2025-09-09 15:19:00
不再低调的二次元,正在经营一种「痛系生活」
撰文|深海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上海俨然变成了一座二次元年轻人的“痛城”。 7月开始,几大动漫展会接连袭来
2025-09-09 21:51:00
全棉时代官宣孙颖莎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9月8日,全棉时代官宣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为旗下棉柔巾品类代言。双方将携手传递舒适、健康、环保的全棉生活方式
2025-09-09 14:30:00
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新战略 未来三年用户数从3亿将增至5亿
京东超市11周年发布会8日在北京举行,全球快消行业超400家知名品牌负责人、高管齐聚一堂。面对全球零售业遇到的多重挑战
2025-09-09 15:02:00
中秋至味 团圆共飨|好太太2025中秋礼盒上线啦!
月满人间,礼寄相思好太太中秋诚挚献礼好太太中秋礼盒是家的味道,更是爱的传递礼盒产品线下各大商超均有售卖欢迎各企事业单位
2025-09-09 15:19:00
让每个临沂人吃上48小时的健康好蛋 ——雁行天下商务驿站“斗蛋”比赛活动
大众网记者葛世艳 临沂报道9月2日上午,雁行天下全景溯源工厂体验店高朋满座,一场围绕新鲜健康好蛋的“斗蛋”活动在此热闹展开
2025-09-09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