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湖北交投集团投资4.98亿元实施的“小田并大田”全域国土整治项目,正让荆州八岭山镇10个村的14.18万亩土地焕发新生。作为湖北省首个整镇域推进的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系统性重构农业生产空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农”答卷。
“农,天下之大本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耕地则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湖北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5.65%。只是,细碎化、分散化的耕地格局如同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湖北农业前进的脚步。“巴掌田”“补丁地”随处可见,大型机械难以施展拳脚,基础设施难以均匀覆盖,统一耕作标准难以落地,宝贵的土地资源在沟壑田埂间白白消耗。这种传统小农经济下的土地形态,日益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的突出瓶颈。
坚持不懈迈向农业现代化,必须打破地界,整合资源,释放土地潜能。2023年起,湖北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探索出了“按户连片”“互换并地”“确权不确界”等多种整合模式,注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紧密结合,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放眼整个肥沃的荆楚大地,昔日散落的“小田”变成了平畴沃野的“大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画卷徐徐展开。大型收割机、无人机植保等现代装备驰骋纵横,生产效率大幅跃升;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等绿色技术落地生根,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
小田并大田,并出的不仅是规模经营的农田,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田,是美丽乡村的风景田,是记得住乡愁的文化田,不仅让农民和村集体尝到了改革的甜头,还为科技兴农、机械强农、产业富农奠定坚实的土地基础,交出了一份让人惊叹的优异成绩单。如襄州区朱集镇刘湾村探索出“一户只耕一块田”模式,打破原本小块耕地的界垄,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通城县北港镇方塅村通过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赤壁市成立国企“两山”投资公司,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村民通过拿租金、赚薪金、分股金。
沃野田畴,是孕育希望的所在,书写着粮食安全、农业强国的时代答卷,也描绘着亿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继续深耕这片希望的田野,不断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涂亚娟(“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