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湖评论:科技为丰产丰收“添码加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3 22:12: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据央视网10月12日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丰收是粮农一年最关键的时刻,今年9月底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丰收活动。据统计,全国各地累计开展3000多场次庆丰收活动遍布全国各地的庆祝场景,不仅晒出了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更让科技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清晰可见。

科技赋能延链升级,实现农产品“身价跃迁”。过去,农产品多以初级形态上市,附加值低。如今,科技正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环都变成“增值点”。“仙桃黄鳝”早已跳出“地方特产”的局限,通过液氮锁鲜技术制成的预制菜,靠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成为价值306亿元的农业品牌,端上全国乃至全球的餐桌。从养殖环节的科学管控,到加工环节的技术突破,再到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科技精准打通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堵点。这样的“身价跃迁”从不是偶然,而是科技为产业链升级注入动能的必然结果。

科技助力提质创优,筑牢消费者信赖基石。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特色提出更高要求。今年10月1日,湖北省即将实施《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通过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双标识制度,实现投入品使用、检测数据、物流信息实时上链。在潜江小龙虾、宜昌柑橘等特色产区,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既增强了消费信心,也提升了品牌公信力。以科技为核心的质量管控体系,正推动湖北农业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实现经济效益与市场信誉的双向提升。

科技助力可持续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生态基底。尽管作为水资源丰富的大省,湖北仍着力探索节水、减排、循环利用的科技解法。在江汉平原等重点区域,智能灌溉系统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自动调控,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30%以上。同时通过推广水稻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已实现连续五年负增长。这些科技的落地,不只是保护了田畴间的生态环境,更让农业长期发展的“抗风险力”显著提升。科技正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让农业发展既有“金山银山”,也守得住“绿水青山”。

从单个产业的升级突破,到全省农业的整体提质,科技正让湖北“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这股科技力量,不仅带来了产量的增长、效益的提升,更让农民的腰包更鼓、获得感更强,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它为湖北乡村振兴写下了最扎实的注脚,也为农业强省建设指明了清晰的前行方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瑀哲(武汉市蔡甸区玉贤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语,道尽了湖北作为“鱼米之乡”的丰饶底蕴。当六月的风拂过江汉平原,现代农耕的韵律正与古老的沃野交响共鸣。6月10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研究
2025-06-13 13:39:00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主题
2024-02-04 15:07:00
金气秋分,桂子飘香。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一副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徐徐铺开——战春旱、抗洪涝、抓“三夏”,湖北夏粮总产量488.63万吨,创近7年最高,连续4年
2023-09-28 17:38:00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农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承载着民生保障与经济腾飞的重任。自2021年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工作扬帆起航,湖北全省上下一心,以省级领导领衔推进为引领,相关
2025-07-22 21:13:00
...色杠杆”。近年来,从福建漳平的千亩樱花茶园,到武汉东湖畔的百亿经贸签约,“赏樱经济”已从单纯的文旅消费,跃升为融合文化、产业、科技的复合型经济形态,一朵樱花的“跨界蝶变”正书
2025-03-31 09:33:00
6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这场聚焦“链”上发力的重要部署,为湖北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农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2025-06-12 00:03:00
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这项关乎“国之大者”的基础性工作,恰似一面映照三农发展的明镜,为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关键坐标。在荆
2025-07-01 00:18:00
“农,天下之本也。”2018年,国务院将每年的“秋分”正式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今年的9月23日秋分当天,我们将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
2023-09-21 17:10:00
6月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这场聚焦“链”上发力的重要部署,为湖北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打造现代化“鱼米之乡”
2025-06-13 16:18:00
近日,在湖北供销农特优品华中运营中心,2024湖北供销年货直播节启动,单日直播6小时销售助农产品101万元。本次年货直播节的成功,为深化供销改革、实现供销品牌联动提供了“荆选”经
2024-01-30 10:1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西部协作】情系教育!广州市南沙区开展爱心捐赠,助力紫云县教育发展
10月10日,在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民族小学,秋日的暖阳倾洒在学校的玻璃窗上熠熠生辉;教室内,孩子们坐着摆放整齐的崭新课桌椅
2025-10-13 21:32:00
青春华章|让青春同时代同频共振
青春是人生最滚烫的篇章,更是时代最激昂的旋律。它从不缺少厚重的注脚,从燕山下扎根乡土的“拼命书记”,到沙漠中传递知识的支教群体
2025-10-13 21:40:00
10月13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福州市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举办。
2025-10-13 22:0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开展便民活动,让数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在茌平区安居康城、阁三里等多个社区持续开展“移动爱家,服务到家”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
2025-10-13 22:04:00
2025年10月9日,山西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正式迈过1000列大关。这列从大同铁路物流中心驶向莫斯科的班列,载着55个集装箱的白色家电
2025-10-13 22:07: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国潮美食嘉年华通信保障工作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2025年第二届国潮美食嘉年华在临清东宛园举行。活动融合国风文化与地方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打卡
2025-10-13 22:07:00
“上车即入院”!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5G赋能“鲁云急救”平台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联合多家医院共同打造的“鲁云急救”综合救治平台正式启用。该项目依托5G技术,对救护车进行信息化
2025-10-13 22:08:00
“海旺杯”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成功举行
10月8日上午,国庆假期期间,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在无棣城西钓场成功举行,来自全县各单位、镇街的近百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2025-10-13 22:11:00
持续阴雨告一段落 滨州迎来晴好天气
云开雨歇,阳光重现。连日来笼罩在滨州的连绵秋雨终于按下“暂停键”。从“双节”假期开始就几乎天天“打卡”的秋雨,让滨州人民体验了一把“江南梅雨”的滋味
2025-10-13 22:12:00
据央视网10月12日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丰收是粮农一年最关键的时刻,今年9月底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10-13 22:12:00
高标准引领高品质住宅建设丨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发布
9月27日,中青建安集团正式发布《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体系》,标志着集团公司在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025-10-13 22:12:00
定陶区滨河街道|姚庄社区开展“墨香浸邻里”经典共读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董潇通讯员 贾蒙然为深入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社区氛围,10月12日
2025-10-13 22:13:00
雨里抢收、预赔解困!菏泽人保财险让玉米保险有温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时值秋粮收获关键阶段,菏泽遭遇多年罕见持续阴雨天气,局部农田积水,秋粮收获受阻、霉变风险上升
2025-10-13 22:13:00
滨州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走进市实验学校寄语新时代少先队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金秋十月,队旗飘扬。10月13日上午,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滨州市中小学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崔建国应邀参加市实验学校2025年秋季入队仪式
2025-10-13 22:14:00
东亚装饰获评首届山东省优秀诚信企业——诚信经营铸就行业标杆
近日,在首届山东省建筑企业诚信建设峰会上,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在诚信经营、合规管理及品质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2025-10-13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