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您一直会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06:25:00 来源:四川日报

□胡建文

黄老,您真是太洒脱了!我知道您不怕死,您说过您对死毫无畏惧,可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我还在等着跟您的第五次见面,等着您的“百岁画展”呐。

今天,风雨湖畔飘着细雨,我轻轻地走进坐落在湖畔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负责人何伟老师的陪同下,把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都走了一遍。何老师说:“老爷子立遗嘱了,不搞任何纪念活动。到博物馆来走一走、看一看,就是对黄老最好的纪念。”

在博物馆序厅您的巨幅自画像前,我给您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您依然像往常一样,身穿休闲装,左手拿着烟斗,右手插在裤袋里,目光从容,仿佛能穿透无数个世纪。

您的画像让我感到踏实不少,足以弥补心中那个突然出现的巨大空洞。

黄老,都说世事无情,说来说去,还是时间最无情。我是1998年大学毕业那年跟您第一次见面的,您看,一晃25年就过去了。25年,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啊!

回想起来,第一次见到您的时候,您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精神的抖擞。套用您对70多岁易中天先生说的话,就是两个字:少壮!

那一次,您是应邀回来参加沈从文国际研讨会的。顺便,也给我们做了个讲座。您没有准备讲稿,讲到哪算哪。您讲沈从文的故事,讲您的艺术人生。您讲得神采飞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可讲到一半,您突然停了下来:“我不会讲了,就讲到这里吧。我这个人不会讲话,回答问题还可以。接下来大家提问,我来回答好吗?”70多岁的您,率真得就像个孩子。接下来的提问环节,气氛非常热烈。

我坐在最前排,得近水楼台之便,给您提了个怎么理解朦胧诗的问题。您说您虽然不写朦胧诗,但对朦胧诗还是比较欣赏的。至于有人说读不懂朦胧诗,您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人说看不懂毕加索的画,毕加索问,你听过鸟叫吗?对方回答,听过。毕加索又问,好听吗?对方回答,好听。毕加索最后笑着问,你听得懂吗?大师毕竟是大师,我觉得,您的回答跟毕加索的回答一样巧妙,一样智慧!

第二次见到您,是2006年10月1日,在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的开馆典礼上。80多岁的您和夫人,牵着一对小孙子和小孙女的手,从齐鲁大楼铺着长长的红地毯的台阶上健步走下,格外精神。剪彩过后,您作了简短的发言。

这一次,您谦虚得真是太过分了。您说:“我的收藏,我的作品,跟全国的收藏水平,全国的创作水平相比,算不得什么。这只是我离开故乡在外浪荡了一辈子,羞涩行囊里的一点点对家乡的奉献而已。”

2013年12月,您再次回到博物馆。您兴致勃勃,主动亲自给来宾和师生们担任讲解。您站在自己的画像前,仔细地打量了好一阵,笑着对大家说:“像戴了两个大耳环。”您说的两个大耳环,就是照片背景上您自家两扇仿古大门的门环,刚好“挂”在照片中您的两只耳朵上。

在艺术人生展厅,工作人员指着一张您早年摄于文昌阁小学的老照片问:“黄老,他们说从右边数起的第二个孩子是您。今天向您求证一下,请问是您吗?”“有点像我。”一行人都被您那独具魅力的黄氏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跟着您参观黄永玉艺术博物馆真是太有意思了。对博物馆中的那些宝贝,还有谁比您更熟悉它们呢?您在您的每一件宝贝面前驻足停留,跟我们一一介绍它们的来历、价值和背后的故事。

您在博物馆即兴创作过一幅画,画的是一只长翅膀的老虎。开始大家都不懂,您为什么要给老虎画一双翅膀?画完,您题了一句话“读书就像老虎长翅膀”,旁观者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您是要借这幅画告诉大学生们,要多读书,读书能使人如虎添翼。

时隔6年,2019年春夏之交,您又回了一趟博物馆。这是我第四次见到您。这一次,您看上去明显老了一些,但仍然健谈,进馆后稍作歇息便打开了话匣子。您跟我们谈写作,谈画画,谈人生,尽显黄氏幽默、黄氏智慧、黄氏境界。

谈到个人近况,您说:“上午写东西,下午画东西。上海有一个杂志,《收获》杂志,一期3万字,连载12年了。”您笑笑,“活一天就写一天。”您还说:“画画嘛,准备两三年以内,开个画展,开个新作的,不是回顾的。不要倚老卖老,要看你怎么样好好活着。”

您女儿黑妮向大家介绍,您的时间抓得特别紧,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说您不想浪费时间。您又微微一笑:“时间不多了。”“长寿药也没有卖的。每天,不要糟蹋身体,不要糟蹋光阴,干活。”“干活”两个字,您说得斩钉截铁,真是令比您年轻几十岁的我辈感到汗颜。

果然,您的勤奋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2021年,您出版了多卷本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之《走读》,创造了文坛的奇迹。加上之前出版的《朱雀城》《八年》,您写了将近300万字啊!几个月后,您的新诗集《见笑集》又火热出炉。忘了告诉您,我们第一时间在风雨湖畔作了《见笑集》的分享朗诵会,以示对您的致敬和祝贺。

忙忙碌碌中,时间又过去了两年。黄老,您可知道,我们热切期盼着您的百岁生日的到来。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您离去的消息。但我还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尤其是,看了您立下的不留骨灰、不要任何仪式的遗嘱,我的心更加坦然。

诚如易中天所言,您活得太通透了。于是,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文字:“黄永玉先生走了。朋友们,不要悲伤,这个有趣的老头,最不喜欢的就是悲伤。读一读他的诗吧,这,应该是送他远行的最好的方式!”

从博物馆出来,风雨湖畔,诗意的细雨还在飘着。一抬头,我又看见,您正衔着烟斗,从齐鲁大楼长长的台阶上健步走来。我突然懂了,您不需要仪式,真正的有价值的生命,永远不会告别。

是的,您一直会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08: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丑上热搜的兔子邮票,有点冤
...的蓝兔“有妖气”不要紧,在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和广西博物馆主办的活动上,蓝兔化身真人玩偶现身,对网友们造成了更严重的心理攻击,在遭到部分家长投诉后光速“下岗”,也让稍微平息的兔
2023-01-18 22:24:00
...10月10日电 (记者 韩星童)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10日公布2025年的展览。M+博物馆将与法国、日本及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博物馆合作,展出包括“毕加索:
2024-10-10 21:28:00
澳洲一博物馆策展人自曝:展陈的毕加索油画是她自己画的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新旧艺术博物馆(MONA)今年三月曾被一男性观众起诉,原因是他认为在博物馆受到了性别歧视——该馆2020年起单独开辟了仅限女性入内的特别展厅,陈列了多件包括毕
2024-07-15 13:38:00
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走完嬉笑的一生
...情,黄永玉给出这样的答案。今年3月27日,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开展前夕,黄永玉向博物馆捐赠新创作的作品《扬州慢》。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尽量不让人
2023-06-15 15:09:00
当年犹太人逃纳粹迫害低价卖出毕加索真迹,他的后代想把画要回来
...前几天,一位犹太人后裔对美国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归还一幅毕加索的真迹。其实博物馆收藏这幅画时既没偷也没抢,相反,是原告所在家族的祖辈自己把画卖掉的
2023-01-30 14:28:00
网上关于黄永玉的评论多矣,什么“老顽童”“赤子”“最好玩儿的人”、率真、畅快、恣肆……人们毫不吝啬地把世间的好词都堆在老人家面前,却总不及他自己说得好——还是去读他的诗集吧!黄老
2023-06-15 15:48:00
「毕加索:纵情寻美」全球首展盛大开幕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承诺。由左至右:毕加索故居博物馆文化推广处处长Mario Virgilio Montañez先生
2025-07-28 08:19:00
这大师99岁了,今天一出手还是让全网吵翻天
...的蓝色兔子其实师出名门,它的绘制者是著名的艺术大师黄永玉。集邮圈的很多专业人士表示,黄永玉今年已经99岁,这只蓝兔子很可能是他的收官之作。也得说,黄永玉成功地帮兔年生肖邮票完
2022-12-29 23:29:00
中国最好玩的老头走了,我很想念他
...多绿颜色,颜色鲜艳的意思。”2013年8月2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黄永玉九十画展”,当时九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莅临现场。(图/视觉中国) 他也多次笑谈“死”这件事。“死了就烧
2023-06-15 13: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