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仅仅只有10个月,这位十月皇帝性格稳重、喜好读书、儒雅仁爱,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朱高炽体态肥胖,行动不便,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可想而知,对于武功非凡的朱棣来说,这个儿子并不讨喜。因此朱棣早有废储之心,好在关键时刻,大臣解缙对朱棣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所谓好圣孙也就是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和喜静厌动的父亲不同,朱瞻基擅长骑射、喜欢研读兵法,工于权谋。
虽然朱高炽不得朱棣之喜,但是想了想,如果让朱高炽继承大位,那么将来朱瞻基就是皇帝,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在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立储之事非同小可,一个皇帝的贤明与否,将会深深的影响国家的命运,所以立储不光要考虑太子,更要考虑皇孙。而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之中,康熙当时还未决定太子人选,恰好雍正生下一个女儿,就干脆狸猫换太子,把陈老倌的儿子换了过来,也就是乾隆。康熙在雍亲王府见到了弘历之后,颇为喜爱,连带着雍正的储位,也就稳当了。
虽然康熙对弘历喜爱非常,雍正也对这个帮助自己上位的儿子多有照顾,可是垂涎皇帝宝座的人自然多的是,弘时就是这么一位挑战者。弘时出生于1704年3月18日,是雍正帝的第三子,和弘历属于异母兄弟,然而在1727年时,弘时忽然遭到了雍正帝的处罚,雍正以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为由,将其削除宗籍。这还不算完,雍正将弘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禩做儿子,轰出了紫禁城,意为断绝父子之情。
可想而知,雍正直接连亲儿子都不认了,弘时的政治生命彻底宣告完结,弘时越想越郁闷,最终在一年半后身亡,年仅24岁。而实际上雍正和弘时这位三阿哥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了在秘密建储初期,皇室因为帝位传承问题,父子间的激烈冲突。而在以前的许多清宫影视作品中,雍正帝杀子的情节更是被过度渲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许多研究人员更是认为,弘时的死并非是郁闷而死,而是败雍正帝下令赐死,不得不说,还真是冷酷无情帝王家啊。
不过登基之后的乾隆皇帝,倒是对自己这位哥哥,很是同情。1735年10月,刚刚登基的乾隆帝颁布诏令:从前三阿哥年幼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慎,所以父皇加以严惩,为的是教导我们兄弟等任。如今三阿哥已经故去多年,朕念在兄弟情谊的份上,仍将弘时收回谱牒之内。至此,被削除宗籍的弘时总算是得以回归宗室名录当中。其实按照常理来说,弘时应该是雍正帝择嗣的首要人选。
因为弘时虽然是雍正第三子,但是两个哥哥都是早夭,大哥活了7岁,二哥活了3岁。所以在诸子当中,弘时排行最长,而且已经成人,更是诞下子嗣。但是弘时和父亲的政敌允禩等人交好,所以雍正秘密建储的时候,当然也就把这个心怀异志的儿子排除在外,而且秘密建储3个月后,消息便被泄露。弘时得知自己无法得到储位后,更是彻底倒向允禩一方,最终导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仅仅只有10个月,这位十月皇帝性格稳重、喜好读书、儒雅仁爱,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但是朱高炽体态肥胖,行动不便,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可想而知,对于武功非凡的朱棣来说,这个儿子并不讨喜。因此朱棣早有废储之心,好在关键时刻,大臣解缙对朱棣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所谓好圣孙也就是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和喜静厌动的父亲不同,朱瞻基擅长骑射、喜欢研读兵法,工于权谋。
虽然朱高炽不得朱棣之喜,但是想了想,如果让朱高炽继承大位,那么将来朱瞻基就是皇帝,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在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立储之事非同小可,一个皇帝的贤明与否,将会深深的影响国家的命运,所以立储不光要考虑太子,更要考虑皇孙。而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之中,康熙当时还未决定太子人选,恰好雍正生下一个女儿,就干脆狸猫换太子,把陈老倌的儿子换了过来,也就是乾隆。康熙在雍亲王府见到了弘历之后,颇为喜爱,连带着雍正的储位,也就稳当了。
虽然康熙对弘历喜爱非常,雍正也对这个帮助自己上位的儿子多有照顾,可是垂涎皇帝宝座的人自然多的是,弘时就是这么一位挑战者。弘时出生于1704年3月18日,是雍正帝的第三子,和弘历属于异母兄弟,然而在1727年时,弘时忽然遭到了雍正帝的处罚,雍正以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为由,将其削除宗籍。这还不算完,雍正将弘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禩做儿子,轰出了紫禁城,意为断绝父子之情。
可想而知,雍正直接连亲儿子都不认了,弘时的政治生命彻底宣告完结,弘时越想越郁闷,最终在一年半后身亡,年仅24岁。而实际上雍正和弘时这位三阿哥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了在秘密建储初期,皇室因为帝位传承问题,父子间的激烈冲突。而在以前的许多清宫影视作品中,雍正帝杀子的情节更是被过度渲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许多研究人员更是认为,弘时的死并非是郁闷而死,而是败雍正帝下令赐死,不得不说,还真是冷酷无情帝王家啊。
不过登基之后的乾隆皇帝,倒是对自己这位哥哥,很是同情。1735年10月,刚刚登基的乾隆帝颁布诏令:从前三阿哥年幼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慎,所以父皇加以严惩,为的是教导我们兄弟等任。如今三阿哥已经故去多年,朕念在兄弟情谊的份上,仍将弘时收回谱牒之内。至此,被削除宗籍的弘时总算是得以回归宗室名录当中。其实按照常理来说,弘时应该是雍正帝择嗣的首要人选。
因为弘时虽然是雍正第三子,但是两个哥哥都是早夭,大哥活了7岁,二哥活了3岁。所以在诸子当中,弘时排行最长,而且已经成人,更是诞下子嗣。但是弘时和父亲的政敌允禩等人交好,所以雍正秘密建储的时候,当然也就把这个心怀异志的儿子排除在外,而且秘密建储3个月后,消息便被泄露。弘时得知自己无法得到储位后,更是彻底倒向允禩一方,最终导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