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4 15: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榆木川)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

内蒙古多伦西北,榆木川。

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正无限接近他生命的终点。

作为一名马上治国的皇帝,生于战火,死于征途,无疑是他最好的结局。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临死之际,却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更无什么语重心长的嘱托,而只是在最后的关头,说了一句十分奇怪的话:

夏元吉,还是爱我的。

朱棣认为夏原吉是“爱”他的,但他不知道,夏原吉从来没有“爱”过他,因为夏原吉从始至终,“爱”的都是整个天下。

朱棣喊出的这个夏原吉,如果要深挖一下,是有很意思的。

夏原吉出生于元末,当时民生疲敝,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过的是举步维艰。

当然,这个举步维艰的人,也包括夏原吉本人。

夏原吉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母亲寥氏拉扯他长大。

他祖籍何处现如今已不可考,只知道夏家有过好几次举家搬迁,最终定居到了湖广长沙府湘阴县。《湘阴县志》:群籍靡不通,尤精《诗》、《春秋》。

夏原吉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不仅聪明,还十分刻苦,长大之后精通诗书,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文化人。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私塾授课)

十六岁,为了补贴家中生活,夏原吉选择到乡间私塾去做教谕,也就是教书先生。

读史到此,不禁感叹。

今人六十尚且不通事理,浑噩无知,而古时十六却可为人之师,教书育人。

做了几年教书先生之后,由于工作十分出色,夏原吉也评了几次职称,也获得过几次全乡优秀教师的名额,更因此被乡里推荐到了朝廷的国子监读书。

夏原吉步入国子监,那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元朝已经灭亡多年,明朝建立,值班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

国子监,那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是专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离开了小小的湘阴县,夏原吉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

大到让他迷茫,让他困惑,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很正常,夏原吉不过是一个走出乡村,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在庞大的世界面前,他难免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然而,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只要是你内心向往的地方,哪怕你只有一双草鞋,你也要穿着它前往。

因为,人的一生其实原本就是一场逆行,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的事儿呢?

很多作家都说,苦难不值得歌颂,作者当然深表同意。

苦难当然不值得歌颂,但问题是,有些生命中出现的苦难,是无法避开的。

所以,尽管如夏原吉一样向着目标出发吧,就算是只有一片芦苇叶,也可以扬帆起航。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国子监)《明史·夏原吉传》: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

不过老实说,国子监的日子,其实也是很无聊的。

那些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被一朝被召集至此,本来一个一个都心怀理想和抱负,然而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他们越能发现大明政坛就如同深不可测,深不见底的湖水,想要游上岸,那难度是很大的。

他们一开始努力工作,奋力表现,可无论他们搞出什么花儿来,上司和领导却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

他们从少年变中年,中年变老年,荒废了年华,蹉跎了岁月,直到昏眊重膇的一刻,他们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从国子监到奉天殿的距离并不如我们看上去的几步就能抵达,为了能亲自跪伏在大明天子的脚下,有些人往往要付出一生的代价。

长期郁郁不得志的国子监学生们很快出现了消极不良的情绪,他们不再认真读书,不再辛勤工作,反而是整天聚在一起插科打诨,放任自流。

而这一幕,早已经被时常来国子监暗暗探视的明太祖朱元璋尽收眼底。

然而,朱元璋虽然对大多数国子监生略感失望,但他每次来,却都能发现一个不受外界干扰,也从不自怨自艾,而总是在攻读圣贤书的人。

这个人,正是夏原吉。

朱元璋如获至宝,因为在他看来,能在一切都彻底败坏的环境中还能保持自我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这句话与其说是在认可夏原吉,倒不如说是朱元璋在认可他自己。

朱元璋没有犹豫,他立刻把夏原吉从国子监捞了出来,升任其为户部主事。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明太祖朱元璋)

京师里高官如云,户部主事只能算是比较低级的办事官员,然而,这并不妨碍朱元璋对夏原吉的喜爱。

朝廷里有几个同僚平时和夏原吉素来不和,所以时常跑到朱元璋的面前去罗织罪名,告夏原吉的黑状。

我们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属于是宁错杀不放过的类型,他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好人,更非良善之辈,不然他也不会搞出洪武四大案来,所以面对这种准备充分的诬告,朱元璋就算是不相信,也难免会对夏原吉心生芥蒂,抓过来拷打一顿总是应该的。《明史·夏原吉传》:原吉能佐尚书理部事,汝欲陷之耶!

但神奇的是,朱元璋听完这些小报告,不仅积极为夏原吉辩护,表示小夏同志工作认真,作风优良,斥责臣下胡说八道,更是直接把这俩泼脏水的大臣给处死了。

太祖朱元璋对夏原吉十分喜爱,二代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对夏原吉也十分看重。

朱允炆在位的时候,夏原吉得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大明采访使。

这个工作,相当于朝廷从中央安排到地方出差的特派员,官阶不大,但权力极大,在地方上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并且,在数以万计的朝廷官员中,能担任该职务的,只有二十四人。

这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这是百万之师走钢丝。

那么特派员夏原吉到地方的视察工作做的怎么样呢?《明史·夏原吉传》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人皆悦服...

夏原吉每到一地,必然认真考察当地官员的工作,同时还会下到基层去体察民情,所以他的政绩那是有口皆碑的。

靖难之役结束之后,朱允炆凉了,明成祖朱棣成了大明的新主人。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明惠帝朱允炆)

作为太祖提拔的臣僚,惠帝重用的大臣,夏原吉的成分对朱棣的新朝来说,是很没有优势的。

毕竟你是前朝骨干,建文旧臣,搁谁谁能放心用你?

然而朱棣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之一,他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方针,坚定不移的继续任用了夏原吉。

并且,朱棣十分豪气,直接一步到位,给夏原吉安排了户部尚书的职务。

户部,古代财政部,尚书,朝廷一等一的大员,户部尚书,这就等于是大明王朝的财政部部长。

从这一刻开始,夏原吉正式开始掌握起了朝廷的钱袋子。

只是因为偶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夏原吉一眼,皇帝从此后就再也没能忘掉他的容颜。

朱棣和夏原吉的君臣情谊,由此结下。

做经济工作,那日子应该就是比较轻松的,每天在办公室里算算账,吹吹空调,搞不好还有空暇时间能在电脑上玩两把蜘蛛纸牌。

然而,夏原吉却不是一个闲人。

浙西发大水,他被朱棣派去治水,夏原吉宵衣旰食,往往身穿布衣,在第一现场奔波,风来不加衣,雨至不打伞,随行的官员们认为夏原吉太过辛苦,不必如此苛刻,夏原吉则说:

百姓日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哪儿有那个脸贪图享乐?

一言一行,足见夏哥为国为民之心。

浙东闹饥荒,夏原吉又被委派下去赈灾,他尽职尽责,夙兴夜寐的把朝廷提供米面粮油送到各家各户,百姓们欢声一片。

当年那个失去父亲,被母亲拉扯长大的苦孩子,穷孩子,如今正在以一种别致的方式,开始反哺这一片片养育过他的土地。

当然,夏原吉所以是名臣,不仅仅是因为他对百姓好,还因为他的性格色彩中有着极强的悲天悯人之心。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姚广孝)

guijiao帮助朱棣造反成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曾经评价夏原吉“古之遗爱也”,意思是说他这个人很有春秋时代古人的仁爱之心。

谓予不信,请看下文。

朱棣迁都北平,紫禁城落成后没多久,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就因为雷击起火,一夜之间烧了个毛也不剩。

天降大火焚烧宫室,闹得人心惶惶,朱棣很快召开大会,要求大臣们讨论这场火是怎么回事儿。

朱棣开会,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希望大臣们可以懂点事儿,在会议上多多安慰自己,说点吉祥话,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因为,敏感多疑的朱棣怕有些大臣们拿紫禁城失火说事儿,说是上天示警,而上天示警的原因不外乎一点,那就是你朱棣这个皇帝做得不到位。

那朱棣这皇帝为什么做得不到位呢?那理由可就多了去了。

什么远征漠北耗费兵力,迁都北平耗费财力,下西洋耗费民力等等,反正只要想指责你朱棣,理由有的是。

朱棣想要听吉祥话,但大臣们却一点面子也不给朱棣,一帮大臣在会议上对朱棣猛烈抨击,猛烈开炮,差点没把朱棣的鼻子给气歪了。

朱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数以百计的大臣们被下了诏狱,听候发落,和此事本无关系的夏原吉却毅然决然的为这些臣僚们去求情。

要知道,这些下狱的大臣们,有些是夏原吉的政敌,有些还给他使过绊子,但夏原吉却肯为了他们直言犯上,并且还真就三言两语把朱棣劝的心平气和,把大臣们给放了出来。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明成祖朱棣)

这样的事情,并不在少数。

山东地区曾经爆发过民变(唐赛儿起义),朝廷逮捕反贼三千,夏原吉认为这些人多是被胁迫从反,所以恳请朱棣从轻处罚。

朱棣的兄弟谷王朱穗反叛,朱棣牵连甚众,抓了不少无辜之人,夏原吉心里不落忍,为了救下这些和自己素昧平生的人,竟然以全家百口性命做保。

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行为和举动,似乎已经超越了当前的那个时代。

朱棣很器重夏原吉,在多年的工作中,皇帝和夏原吉建立起了十分复杂的感情。

于千万人中,朱棣看到了夏原吉身上独一无二的性格特点。

夏原吉真诚,善良,勇敢,仁爱,他不像是自己的臣下,反而更像是自己的朋友。

然而,就算是好朋友,也会有关系不愉快的时候。

夏原吉对朱棣的君王言行,一直没有什么可挑的,他唯一稍微有些不满的,就是朱棣总喜欢跑到漠北去打仗。

头两次去还很有必要,因为王朝稳定的基础就是国防安全,你不把鞑靼瓦剌兀良哈打服了,北疆就一直不会安定。

但朱棣北征,前前后后一共去了五次,后几次去的时候,就完全属于是别人跑,朱棣追着打了。

在夏原吉看来,这样的行为,很符合“穷兵黩武”四个字。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夏原吉)

君不见汉武帝在军事战场上取得全盘胜利的同时,西汉的民生陷入了全盘的崩溃,君不见隋炀帝四处征战的结果,是使得空前强大的隋朝成为了黄粱一梦。

夏原吉很担心,而作为好朋友,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朱棣不能老是这么搞,于是立刻建议朱棣不能再往出跑了,得消停一段时间。

朱棣同志的内心,想来是很强大的。

靖难之役的时候,为了蒙骗建文朝廷,他可以在街上装疯卖傻,登基称帝的时候,他可以笑着面对一群骂他是乱臣贼子的建文旧臣。

因为,朱棣不在乎。

猛兽都是单独行动,只有牛羊才会结队。

朱棣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人理解不了,他也不指望别人理解。

还因为,朱棣有朋友,有理解他,有关心他,有可以走进他内心的朋友。

这个朋友,就是夏原吉。

可现在,就连夏原吉也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朱棣实在是很委屈。

朱棣坚硬骨骼下的柔软内心,被夏原吉割伤了。

朱棣很伤心,后果很严重。

他直接革去了夏原吉的所有功名,把他下了大狱,顺便还把他的家给抄了。

抄家的锦衣卫没有抄到什么东西,这位正二品大员,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家无余财,只有几件破烂的衣裳和几个瓦罐。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朱棣抄完夏原吉的家,气冲冲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远征漠北。

也许老皇帝想要等从漠北回来之后再处理夏原吉,找他谈谈心,找他聊一聊,但朱棣没有想到,这将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征北——他死在了榆木川。

纵观朱棣一生,五征漠北,六下西洋,编《永乐大典》,铸就永乐盛世,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如果非要说有遗憾,那么就是那个被他关在监牢里的夏原吉了。

老朋友啊老朋友,我们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你说的,也许是对的。

朱棣溘然长逝的消息传回紫禁城,夏原吉痛哭流涕,不知所言。

诚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不负伤而走出人生的竞技场,但这对君臣之间的羁绊,却永远的停留在了这一刻。

成祖死仁宗立,夏原吉官复原职。

仁宗死宣宗立,夏原吉又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五年后,终于病逝。

从朱元璋到朱瞻基,夏原吉经历了数不清的时代。

允你五朝自由身,了却人间凡尘事。

这漫长的一生,夏原吉做到了。

让朱棣都为之“神魂颠倒”,临死都还念念不忘的男人是谁

(千灯古镇)

江苏省昆山市有一个千灯古镇,风景很好,这里是大儒顾炎武的故乡,也是昆曲的发源地。

千灯古镇里有一条尚书浦,北到吴淞江,南连淀山湖,年轻时的夏原吉就曾经在这里治理水灾,且卓有成效,更广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尚书浦原本叫做千灯浦,正是因为纪念夏原吉,才改了名字。

斯人已逝,夏原吉早已魂归天外,但尚书浦清风流水,却还仍然保持着百年前奔流不息的样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偏骑骏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今天就来说一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朱元璋坐了天下后,非常重视教育,除了在地方大办社学,在南京城还建了一座国子监。这座国子监规模很大,正堂支堂
2023-08-17 13:48:00
朱元璋反贪腐:严苛法规与官员之痛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非常有个性的皇帝,他一介布衣出身,经历过社会最低层的贫困和挣扎,非常在意社会上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明朝立国后,朱元璋对那些欺压百姓贪污腐化的行为,深恶痛绝,制定了
2023-09-23 10:24:00
...还设立社学,社学是一种启蒙式的小学校。明朝开国后,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等学校,地方上,在内地省份设立府学、州学和县学,边疆省份
2023-09-03 17:02:00
在明代上国子监是种什么体验
...亲帛各四,月与粟钱,务得其欢心,勿惜有司费。”太祖朱元璋可见明代监生的待遇可谓十分优厚,衣食住行的费用皆由政府承担,并且帮忙赡养家属,免其丁役,每月发钱,且平时都有些许赏赐。
2023-06-27 22:07:00
明朝中后期清官生存现状:海瑞贫穷到无钱养家
...是在中后期,若是当一个纯粹的清官,那基本就得要饭,朱元璋制定官俸的时候,是对当时的情形进行了一定评估的,对市场环境进行了一定的估算,朝廷所分发的俸禄是足够官员正常生活的,而且
2023-11-15 14:51:00
他创造了明代士子衣冠的标准,做出了流传后世的政绩
...,每每能够依照法律做出适当的处理,宽严得宜,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很快就被擢升为工部侍郎。当时大明王朝创立不久,到处都有大量的宫殿急需要营缮,所以这个时候,六部之中当属工部的事
2023-06-27 09:44:00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2023-07-07 22:30:00
朱棣临终前为何会对夏原吉念念不忘
...间是在洪武和永乐年间,这才是奇迹的根源。众所周知,朱元璋是穷人出身,年少时吃尽了人世间的苦头,平生最痛恨贪官污吏。因此,他当上皇帝以后,对于贪腐行为零容忍,弄出了许多规定来防
2023-04-20 09:39:00
聊聊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爱情法宝——委婉劝谏
两人成亲时,朱元璋二十四岁,马皇后二十岁。夫人知书达理,精通女红,既贤惠又能干,是当之无愧的贤内助,给了朱元璋心灵的慰藉和温暖。郭子兴虽然欣赏朱元璋的才干,但是架不住别人说三道四
2023-03-15 22: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