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关注
2022年12月,TheElec曾提到过「Apple已与三星显示、LG显示合作研发20.25英寸可折叠面板」的消息。尽管当时大多数媒体的关注点都在「Apple即将推出采用OLED面板的Mac和iPad」上,但这则关于Apple研发折叠屏幕的消息依旧证实了一个早已板上钉钉的「传言」——Apple早晚会进入到折叠屏领域的争夺之中。
就和其他爆料一样,这条没头没尾的留言本身并不会引起任何关注。不过前段时间,这条消息却又一次被「翻炒」了出来。在2023年7月19号举办的韩国信息显示学会SID评论中,三星显示常务白承仁(BaekSeungIn)就表示当前正和LG显示合作研发可折叠的20英寸屏幕。
图片来源:TheElec
虽然在活动中白承仁主要分享的是折叠屏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未正式透露有关「Apple折叠屏」的消息,但依旧有不少媒体将白承仁的分享与网传的Apple20英寸折叠屏联系起来,比如IT之家就直接表示「三星高管透露苹果正开发20英寸的可折叠设备」。
但如果这则消息属实呢?
Apple需要折叠屏吗?
考虑到三星显示和LG显示确实曾在AppleOLED屏幕项目中有过多次合作,这则关于折叠屏的消息确实也有一定的背景信息。考虑到折叠状态下这块屏幕可以被分成两块约13英寸的屏幕,这款折叠屏有较高可能会像ThinkPad此前发布的ThinkPadX1Fold那样,以「双屏折叠笔记本」的形式出现。
图片来源:联想
而从MacBook笔记本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Apple确实需要利用折叠屏来刺激MacBook的销量。根据IDC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个人电脑数据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了29%,总出货量为5690万台,低于去年同期的8020万台。再加上Apple业绩报告显示来自Mac净销售额正在持续下跌,不难看出PC行业的不景气已经蔓延到「自立门户」的Mac身上。
图片来源:Apple
再加上台积电N3工艺尚未成熟,即使Apple能在今年下半年拿出N5时代的满血版的M系非Pro芯片,MacBook都难以提供足够的吸引力撬动M1时代的MacBook用户。
此时,折叠屏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参考过去手机市场的表现,我们不难从销量数字中察觉到折叠屏「强心剂」的作用:DSCC报告指出,2022年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4%至160万部,三季度出货量则暴涨140%,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大增,也侧面证明了折叠屏手机的火爆。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折叠屏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63%至660万片。
图片来源:Apple
甚至连「不可一世」的iPhone都曾传出过验证折叠屏型号的消息:去年4月,长期追踪苹果动态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苹果正在测试一款约9英寸的折叠屏产品,从尺寸来看介于iPhone和iPad之间,预计2025年之后发布。用折叠屏来刺激Mac的销量,这对暂时在芯片工艺上挤牙膏的Apple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以说至少在硬件层面,Apple已经做好了折叠化的准备。但是此时此刻,折叠款的Mac还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这款20英寸的折叠设备会以怎样的产品定位出现在Apple产品序列中?
折叠屏不是缓冲区
考虑到小尺寸的MacBook已经和大尺寸的iPadPro形成一定的产品重叠,「折叠MacBook」应该不会以缓冲区的形式出现在Mac和iPad当中,而是像AppleWatchUltra、VisionPro一样的高端平行产品。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折叠MacBook」会是一款支持触摸输入的设备,毕竟在折叠状态下「折叠MacBook」始终需要解决输入的问题。考虑到Apple始终没有放弃TouchBar的这一概念,近期还想给触屏输入装置加入压感反馈,「折叠MacBook」有较高概率会采用全触屏的交互方案。
图片来源:Apple
但与此同时,Apple从未在macOS上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触摸交互,甚至连光标指点系统都和iPadOS有所差距,如果「折叠MacBook」提供、甚至强调触摸交互功能,这款「折叠MacBook」在交互上很可能会和现有的Mac、iPad都不一样。
再加上macOS和iPadOS目前已经有完整的软件生态,即使「折叠MacBook」带有触屏功能,Apple也不会从根本上重做macOS的软件生态,基于Swift的通用App或针对触摸输入模式的专项优化,比如更精确的ApplePencilPro,更有可能成为「折叠MacBook」的主打特性。
换句话说,「折叠MacBook」很可能会以「平行分支」的形式,独立于常规的MacBook。但摆在「折叠MacBook」面前的挑战还没有结束,除了MacBook的内部竞争外,「折叠MacBook」还必须面对来自VisionPro的挑战。
折叠屏和VR谁能走得更远?
无论折叠笔记本还是MR头显,生态和价格始终是绕不过的话题。从短期来看,背靠macOS的「折叠MacBook」显然更具优势,在使用场景上也胜过VisionPro。
首先,科技圈风口更迭向来以快著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ChatGPT、AI大模型成为舞台中心唯一的主角,本就饱受质疑的元宇宙热度骤降,逐渐被遗忘在角落。和元宇宙概念高度绑定的XR行业,难免受到拖累。
图片来源:Apple
而从应用生态来看,VisionPro同时发布的VisionOS是苹果第六个操作系统。尽管VisionOS和iPadOS等系统一样都是基于iOS开发,可以兼容苹果庞大的应用生态。比如AppleArcade的上百款游戏,还有iPhone、iPad搭载的原生办公应用都无缝接入VisionOS,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苹果还透露将推出全新的VisionOSAppStore和专有开发者平台,未来将提供更多定制化应用。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VisionPro作为MR行业的后来者,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因此在短期内,「折叠MacBook」的风头很有可能会超越VisionPro,甚至再次掀起Windows折叠屏设备的风潮。
但从长远来看,Apple融合MacBook与iPad的路线已经越来越明确,独立于现有硬件的AppleVisionPro会成为Apple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小雷大胆猜测,「折叠MacBook」未来在大屏交互方式上可能会和VisionPro看齐,甚至利用折叠屏的大屏属性,作为VisionPro全触控交互的另一个硬件载体。
雷科技自制演示图片,非真实产品图
某种程度上来说,「折叠MacBook」或将面临AppleSilicon芯片版MacPro的困境:两者归根结底都是Apple在无法利用现有芯片性能丰富用户体验时的「临时作品」。只不过两者定位尴尬的原因不尽相同,MacPro体现的是Apple的ARM架构面对传统x86生态多样性时的无奈,而「折叠MacBook」要面对的是macOS与iPad「暧昧不清」的关系。
综合来看,我并不看好折叠MacBook,不管是从为用户带来的价值还是单纯的产品售价来看,其都不会是可以和VisionPro形成竞争的产品。与其说「折叠MacBook」是macOS和iPadOS融合后的产物,倒不如说「折叠MacBook」是VisionPro时代之前的开发者套件。
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Apple在MR领域的伟大愿景能否由VisionPro实现,「折叠MacBook」都不会是Apple在Mac领域的终点站。
举报/反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