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21:28:00 来源:上游新闻

“这些故事都是小时候,在夏天的夜晚,外婆一边打着蒲扇一边讲给我听的,影响了我的成长,我想把它们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知晓。”近日,重庆知名绘本作家刘何跃新作《中华传说真奇妙》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绘本集共10册,以温暖细腻的文字、风格迥异的艺术手法带着读者踏上心灵之旅,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刘何跃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除了绘本作家,他还有插画师、平面设计师、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等多个身份,出版过《红舞鞋》《母亲的故事》《金竹寺》《呼归石》《洞》等绘本作品,作品曾荣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美丽中国·地名寻梦”活动一等奖、第三十三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等奖项。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刘何跃花了三年时间,创作了《中华传说真奇妙》这部作品。在创作时,他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代入情节构思画面、设计细节。为了一个人物的衣着、动态和表情,他甚至几十次修改,力求达到最真实、最动人的表达。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他花费最多心血的是跟重庆有关的两个故事。廪君是巴人尊奉的英雄式国君,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在巴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但现在知晓他的年轻人却不多。为何要选择这个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的历史人物进行创作?刘何跃认为,正是因为很多人没听说过廪君,才有将他搬上绘本的必要。他认为,用绘本形式讲述传说中的重庆历史名人,可以打捞渐行渐远的历史,为传承弘扬巴渝文化尽一己之力。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刘何跃创作《廪君》故事时,恰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办“神秘的巴国”展览,他多次参观,了解巴文化,并将感受融入作品创作。他说:“廪君带领族人开拓进取,凭着坚韧自强,最终实现了美好愿景。无论我们处于怎样的时代,都应秉持锲而不舍的精神。”

除了《廪君》,绘本集中还有一则关于重庆的传说——《金牛过江》。这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彰显了劳动人民勤劳的美德与不屈的抗争精神。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读者可以在绘本中看到南滨路、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老君洞、文峰塔、吊脚楼等重庆元素,感受重庆这座江城、山城的独特魅力。“能将家乡的历史文化印迹融入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作为重庆绘本作家的责任。”

弘扬巴渝文化 重庆小伙把外婆讲的中华“老故事”搬上绘本

绘本集中还有《五羊仙人》《梁山伯与祝英台》《阿凡提》《孔雀公主》《霍元甲:行侠江湖》《霍元甲:精武英豪》《猎人海力布》等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故事。

创作之余,他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在行走中感受各地风土人情,收集或脍炙人口,或默默无闻的传说。在苏州同里古镇旅游时,他专门拜访了当地的老人,听他们讲了“吴璋寻母”的故事,“这份拳拳孝心令人动容,希望这则故事能够启发读者孝老敬亲,传承温暖家风。”刘何跃说,在创作作品时,他的家人给予他无限支持,这更让他坚定信念,创作出更为动人心弦的作品。

他说,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故事,流传千百年,仍给当下的人带来启迪与力量。

“这些传说故事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流传了很多代人,这是外婆讲给我听的,她又是她的外婆讲给她听的。”刘何跃说,希望读者在其中感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光芒与精神力量,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编辑:邓晞责编:林祺审核:吴忠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女婿“马大哈”的中国年:带着母亲感受地道“年味”
这个春节,在重庆定居多年的美国小伙马大哈(本名James Wemyss)和妻子刘洪伶将马大哈的妈妈接到中国乡村过新年,并把老太太在儿媳妇的老家准备过新年的经历发到了网上,引起了无
2024-02-07 17:54:00
跨越千里的友谊之约 渝港学生共赴南山植物园探索自然
...11日,渝港“童”心行——“乐享自然”主题科普活动在重庆南山植物园举行,来自香港女童军总会的香港学生代表携手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渝北区、沙坪坝区等地的学生代表,合力种下“友
2023-08-12 20:28:00
叮~33道春日宴美食打卡 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实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4月13日,第十届全国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菜花节在西安汉长城未央宫遗址顺利收官。以“寻味外婆乡 传承春日宴”为主题,外婆乡小榨菜籽油广发春日宴邀约,陕菜大师现
2024-04-17 02:05:00
外婆的离歌
...手织造的梦幻世界中。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村子,去到城里。渐渐地,我们那个曾经热闹非凡的小伙伴圈子变得冷清许多,而我因为忙于学业,不能再像以前
2024-03-22 09:07:00
夜雨丨刘德:外婆家的皂角树
...的童年之梦,那种幸福的感觉,至今感到温暖。(作者系重庆散文学会会员)版面欣赏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2023-07-17 11:14:00
缙云丨龚农: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文/龚农不能忘却的纪念——历史的年轮碾过了83圈,但83年真的遥远吗?一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从未随着时间的久远而丝毫消退。山城上空再次响
2024-06-05 06:37: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重庆巴南:让做好事的人更有荣誉感作者:本报记者 李宏 张国圣《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1日 04版)“杨外婆,您在家没有?”临近春节,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
2024-02-21 03:03:00
缙云丨王雨:藏匾人
...超声医学书写小说,有共同的话题。雨兄,你是作家,是重庆市文史馆员,你该看看我那匾额博物馆呢。我欣然应邀,我的长篇小说《填四川》《开埠》《碑》里都写到了匾额。悠悠嘉陵江南岸李子
2023-08-22 06:57:00
...而生的。该剧讲述了三年级小学生“乐小宝”和一群同龄小伙伴共同解救外婆的生命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小宝最喜欢外婆,可是外婆生病了,日游神告诉小宝,他要把外婆带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小
2023-07-28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