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宋燕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金 通讯员 宁人宣
“南京是长江沿岸历史悠久的大型港口城市,南京文化依江而生,伴江而兴,为六朝古都积淀下厚重的‘家底’。”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建议,在南京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2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随后,江苏提出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南京提出努力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的璀璨明珠。
“南京长江岸线总长约280公里,对照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在南京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有优势、有底蕴、有基础、有空间。”宋燕告诉记者,据南京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显示,长江文化和旅游资源类型涵盖9个主类、25个亚类、93个基本类型,共计860个文旅资源单体,丰富的资源禀赋为南京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提供了支撑。
如何在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中讲好南京故事?宋燕建议,通过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把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把长江文化内涵展示传播好,把长江文化精神价值阐释弘扬好。她说,6000年前,长江流域江南地区的史前文明在此孕育,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完整而集中地反映出长江文化的沧桑和变迁。(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建设,应该依托丰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包括越城遗址、石头城遗址、南朝陵墓群、明城砖官窑场遗址、宝船遗址等及颐和路、长江路、浦口火车站等历史风貌区,打造长江文化的集中展示窗口。
宋燕说,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对于在长江文化带中凸显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带动南京公共文化体系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